[試題] 110-2 張宇衛 訓詁學下 期中考

作者: zuisi (醉臥海棠花下死)   2022-07-02 00:27:52
課程名稱︰訓詁學
課程性質︰必修
課程教師︰張宇衛
開課學院:文學院
開課系所︰中文系
考試日期(年月日)︰2022.03.31
考試時限(分鐘):110分鐘
試題 :
一、訓詁學與文字學皆會談及「假借」,二者所指有何異同?請舉例詳細說明。另外,請
解釋「古今字」與「假借」的關聯。(20%)
二、 「同源詞」是「訓詁學」的重點嗎?現在為何又要與「語源學」做出區分?試問「
訓詁學、語源學」涉及的語源概念差異為何?請舉例說明。(20%)接著請閱讀以下這則
蔡偉的考釋後,說明其在說解過程中如何運用訓詁學與語源學?(15%)
《治政之道》簡6云:
  黃帝不出門〔木八言〕(檐),以智(知)四海之外。
關於「〔木八言〕」字,整理者僅括注為「檐」,而無說明。檢《韓詩外傳》卷五有相關
文句分別作:
  天子居廣廈之下,帷帳之內,旃茵之上,被躧舄,視不出閫,莽然而知天下者,以其
  賢左右也。
  聖王在,彼躧舄,視不出閫,而天下隨,倡而天下和。
又劉向《新序・雜事五》有類似文句作:
  天子居闉闕之中,帷帳之內,廣廈之下,旃茵之上,不出襜幄而知天下者,以有賢左
  右也。
其遣詞命意皆與清華簡相近。
其中《外傳》「視不出閤」與清華簡「不出門〔木八言〕(檐)」之文義尤近,并且「〔
木八言〕(檐)、「閤」古音亦極近,二者應為同源關係。
案《說文》作「〔門詹〕,云「〔門詹〕謂之樀,廟門也。」《說文》「〔門詹〕」字廁
於「闈、閎、閨、閤」之間,而宋本《玉篇》及《篆隸萬象名義》又皆以「〔門詹〕」、
「閤」二字相鄰,如右圖:
https://imgur.com/a/0vKNUn6
是許叔重、顧野王皆知「〔門詹〕」字古義有「門也」之訓。又《集韻・上声・五十琰》
:「〔門詹〕,門屋。」傳世文獻中如《國語・吳語》云「王背檐而立,大夫向檐」,韋
昭注云:
  檐謂之樀。樀,門戶掩陽也。
所以,清華簡《治政之道》「不出門〔木八言〕(檐-〔門詹〕」之「門〔木八言〕(檐-
〔門詹〕」應為同義複詞。「門〔木八言〕(檐-〔門詹〕」,猶云「門闥」耳。
案《廣雅・釋器》云:「〔巾囟比〕、〔巾炎〕,〔巾兼〕(簾)也」王念孫《疏證》云

  《太平御覽》引《通俗文》云:「障牀曰襜。」《釋名》云:「牀前帷曰襜,言襜襜
  而垂也。」《新序・雜事》篇云「不出襜幄而知天下」,襜與〔巾炎〕同。
  《爾雅》「衣蔽前謂之襜」,襜與〔巾囟比〕皆是障蔽之名,〔巾兼〕謂之〔巾囟比
  〕,亦謂之襜,屋梠謂之〔木囟比〕,亦謂之檐,〔木囟比〕與〔巾囟比〕,檐與襜
  ,聲近而義同也。
則《新序》作「不出襜(?)幄而知天下」,殆漢劉向所改。總之,《外傳》《新序》等
相關文句有其共同的來源,即來源於清華簡《治政之道》篇之「黄帝不出門〔木八言〕(
檐-〔門詹〕),以智(知)四海之外」。
我們知道,出土文獻最重要的意義之一,就是大大地豐富了古代漢語的詞彙和詞例,補充
字典詞書書證之不足,讓我們對於古代語言有更深入更确切的了解。通過本文的考證,正
足以說明這一點。
    蔡偉:〈清華簡《治政之道》小札一則〉,武漢大學簡帛網
    (http://www.bsm.org.cn/?chujian/8175.html)
三、《廣雅・釋詁》「拌、墽、捐、振、覂、投、委、〔扌左月〕、撥,棄也。」一則,
請依照王念孫《疏證》的說明以及下列所附語音訊息,試著分析其中哪些可能屬於同源字
,請詳細說明背後的理據。(25%)
拌(滂母元部)、墽(溪母宵部)、
捐(喻四元部)、振(章母文部)、
覂(幫母談部)、投(定母侯部)、
委(影母微部)、〔扌左月〕(喻四歌部)、
撥(幫母月部)、播(幫母月部)、
棄(溪母脂部)
四、 下列是「孟浪」一詞在兩處的說解,請說明二者何者較可信?何者可能有誤?其背
後致因為何?請詳細論證。(15%)
漢語網:
疏闊而不精要;荒誕而無邊際。
《莊子・齊物論》:「夫子以為孟浪之言,而我以為妙道之行也。」成玄英《疏》:「孟
浪,猶率略也。」
《隋書・禮儀志四》:「文理孟浪,無可取者,奪容刀及席。」
宋司馬光《乞罪刺陝西義勇第五上殿札子》:「若以臣所言皆孟浪迂闊,不可施行,則臣
之智識愚闇,無以勉強變更,不可久污諫諍之列。」
明 吳承恩《壽王可齋七秩障詞引》:「得手應心,奚事揣摩之計,入經出傳,恥為孟浪
之談。」
教育部國語辭典:
言行輕率、冒失。
《莊子·齊物論》:「夫子以為孟浪之言,而我以為妙道之行也。」
《聊齋志異・卷一〇・葛巾》: 「偃臥空齋,自悔孟浪。」
五、請分析以下「滔滔、陶陶、繇繇、怞怞、悠悠、遙遙」的聲音條件,以及句中字義,
並試著論述影響字義的原因為何?(10%)隨卷繳回。
《楚辭・九章・懷沙》「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
《詩經・鄭風・清人》「清人在軸,駟介陶陶,左旋右抽,中軍作好。」
《莊子・秋水》「嚴乎若國之有君,其無私德;繇繇乎若祭之有社,其無私福」
《楚辭・九懷・危俊》「卒莫有兮纖介,永余思兮怞怞。」
《詩經・小雅・車攻》「蕭蕭馬鳴,悠悠旆旌。徒御不驚,大庖不盈。」
《吳越春秋》「歲遙遙兮難極,冤悲痛兮心惻。」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