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 向生態借鏡-社會資源配置行為的生態啟發

作者: shenerica (一朵小花兒)   2014-09-30 22:24:38
2014年秋季
台灣大學全球變遷中心系列演講
生態與社會研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時間:
2014年10月至2014年12月的第一個星期一
中午12:30-14:00
地點:臺灣大學全球變遷研究中心後棟4樓403室(近台大醉月湖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06
[向生態借鏡-社會資源配置行為的生態啟發]
沈聖峰博士(中央研究院 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助研究員)
演講大綱:
我們能如何向生物借鏡?又如何以數學來描述生物運用資源的最佳模式?經長時間蒐集大
量資料後,沈聖峰博士藉由在野外長期觀察降雨對冠羽畫眉(Taiwan Yuhina)群內個體合
作與衝突行為,以及在實驗室和中橫沿線沿海拔梯度,研究氣溫對尼泊爾埋葬蟲
(Nicrophorus nepalensis)的群內動態、與對主要競爭者蒼蠅互動的關係,發現在惡劣的
生態條件下,社會群體內個體的合作相比個體間的競爭,更能增加繁殖與存活的機會。這
項發現在人類面對資源較少的困境時可同時作為應用──相互合作比明爭暗鬥來的有利得
多。這點沈聖峰博士已藉由賽局理論模式證明:惡劣環境會讓社會生物減少衝突(2012年發
表於Nature Communication與2014年發表在eLife)。除此之外,沈博士也藉賽局理論探討
了動物群體大小與社會衝突的關係以及群體大小對於利他行為的發生時機(timing)的影響
(2010與2013年發表於American Naturalist)。種種貢獻可說是以數學作為工具向生態行
為借鑑的展示。
講者介紹:
沈聖峰,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助研究員,臺灣大學生態與演化研究所兼任助理
教授。美國康乃爾大學動物行為學博士,英國劍橋大學博士後研究、訪問學者。
主要研究領域為演化生物學、社會行為學與生態學,專長結合數學模式、理論與實際生物
進行整合性研究。目前以臺灣的冠羽畫眉、尼泊爾與紅胸埋葬蟲,以及肯亞的灰頭織巢鳥
(grey-capped social weaver),作為主要的野外研究題材。
贊助單位:氣候變遷與人類永續發展跨科際主題導向課程群組發展計畫
學術召集:林俊全主任、陳正平教授、簡旭伸教授
行政聯絡:陳盈蓁小姐(02-3366-5082)
報名網址:即將上線
作者: shenerica (一朵小花兒)   0000-00-00 00:00: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