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一覺人文夢,贏得台大薄倖名
作者:簡醇瑋(學生)
上課鐘聲沉吟、低響了二十四聲,流洩校園內各間教室,包括尚未蓋起的人文大樓。窗外
學生已然歸棲各間系館,而我們中文系學生卻因沒有系館,只能瑟縮在狹小的共同103教
室上課。不過這間教室目前只有學生們,因為授課教授都會固定遲到。這十五分鐘內柯慶
明老師並非走在舟山路上慢賞旖旎春光,反而是在喧鬧的行政大樓內振聲疾呼,只盼為後
代莘莘學子抓到空中樓台一隅。這是我大二那年的現代小說課。
五年過去了,我從稚嫩的大學生移身至肅穆的研究生涯,只見他系系館逐棟蓋起,卻始終
看不到人文大樓的動土儀式,徒餘殘留的片面想像,彷彿只要喊出「蓋好人文大樓後…」
,一切疑難雜症便迎刃而解,但這華麗又蒼涼的遐想什麼時候才能脫離我們口中,找到一
個實際的座標點立身呢?
張小虹教授近日投書蘋果〈五億四拍賣大學校門口〉,疾斥葬送人文精神的黑箱會議,但
就一位學生而言,不管是黑箱還是灰箱,只希望趕快找到一處棲身之地,誰又明瞭古色古
香的三級古蹟內竟有三系擠身一起?遑論遠在水源校區的人類、哲學二系,整日惶恐蔓延
璧癌的系館,或許就在下一秒嘎然倒下了。
有一首情歌叫做〈輸了你,贏了世界又如何〉,我覺得拿來比喻人文大樓更是貼切──「
輸了你,贏了天際線又如何?」,人文精神固然是鑲嵌在空間肌理內,但更重要的是,因
有居處其中的人們互動才有活化中性空間的動力。若是守住了虛渺的天際,卻遺棄了甫立
地紮根的幼苗,相信張教授也不會肯認這種人文精神。
五年過去了,不知還有幾個五年,才能見證「人文精神」與「人文大樓」妥協?希望那時
的台大天際仍如現在一般澄藍湛遠,而台大的文學院學生亦如現在一般不失想像的本真。
http://ppt.cc/pC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