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article/2553
我是1961年進台灣大學就讀的。當時,正對著校門入口,是一排臨時搭建的矮平房,灰黑
的屋頂,灰白的外壁,與椰林大道整排的原有建築很不搭調,有點突兀,令人直感覺到彷
彿是進入一個破落的大戶人家,看到的是,在原本是輝煌的家門口,蓋了一幢違章建築應
急使用一般,有著相當傷感的諷刺意味。但是,畢竟,這不會讓人們有著強烈的壓迫感,
同時,也知道這只是一時應急用的臨時建築而己,遲早是會拆除的。在那個一切為反攻大
陸的「艱困」時代裡,這樣的應急作為似乎可以理解,甚至可以原諒的。
後來,果然把臨時教室全拆除了,換來的是我們學生慣稱的「洞洞館」,原先是兩棟,一
棟是面對著大門的農業陳列館,另一則是在其左側農業經濟學系與農業推廣學系共用的系
館。有些年後,考古人類學系需要一個完整的陳列館,於是,依照原有兩棟的格式,於右
側加蓋了一棟,形成一座ㄇ字型的聚落建築。儘管,一樣的,與椰林大道兩邊原有建築的
風格是不協調的,但是,因為整個建築群的高度不高,突兀是有點突兀,倒也因此一不協
調,把洞洞館的風格突顯出來,勉強有了具崇高(sublime)或震撼(shock)作用的美學
效果,說來,至少是可以「忍受」的。更不說,
據說這座洞洞館的聚落在建築學上有其特色,堪謂台大一景,值得保存,儘管現實上或許
是不好使用。
把原有的兩幢洞洞館拆除了,或許是台大校園建築史上的一大敗筆,但是,如今從校門口
往校園內一望,看到的是一片開敞的空地,賜予人們的是一種悠閒、平靜、和詳的感覺,
讓人們有著想立刻走進入校園的念頭。一走進,只要驀然往右一望,一幅開敞暢通的景象
立刻在眼前流動地展開,兩旁聳立的大王椰群搭配著一座座不是很囂張的建築恭迎著來客
。我必須坦白承認,我是不懂學院裡的建築美學原理,對建築史也相當陌生,但是,憑著
一般人所具有之感應力的經驗,我還是可以感受到,椰林大道兩旁原有建築紅黃調配的色
調令人感到的是溫馨、平易近人而不誇張。建築的線條顯出的,是平實堅毅、但卻又不至
於令人感到呆板窒息,剔透出一股肅穆端莊的氣息。但是,問題在於這樣的感覺怎樣營造
得出來呢?這樣看來當然是頗為主觀的感覺,因此是我們應當細細討論的問題。
我不知道當初日本人設計校園時為什麼把校門安置在現在這樣的位置上,而不是在新生南
路上讓校門直對著椰林大道。對我來說,當前這樣的校門設計,頗有讓人們在視覺上有著
緩衝停頓的美學效果。倘若大門是在新生南路旁而讓校門直對著椰林大道,那麼,在視覺
上,就會讓人們未進校門前立刻就把整個椰林大道一覽無遺,在視覺上展顯出來的,只會
是讓整個椰林大道的氣勢赤裸裸地爆發在眼前,有的只是一種跡近暴發戶般的囂張和低俗
。我在前面所提到整個椰林大道配合著兩旁之建築所可以營造的那種溫馨、平易近人而不
誇張的感覺,自然也就跟著剔透不出來。
但是,依著現今的校門安排,整個視覺效果則全然不一樣了。在進校門前,先即面對一片
開敞的空地,在心理上留給人們一個停頓喘息的等待空間,準備在一進大門即可以在驀然
一望之下接受到視覺上的「崇高」震撼感覺。這一轉折,使得整個震撼不是囂張,而是可
以在開敞之中流暢地泌出一種具有著謙遜、寧靜、平易色調的內斂性格。這可以說是充分
地展現著東方文明特有的人文精神的。在此,我要特別地強調,這樣之精神所以剔透得出
來,完全在於一進校門口就留有一塊開敞的空地所發揮的心理「轉圜」作用使然的。我始
終認為,正是這樣的「轉圜」空間讓椰林大道所代表的台大精神得以成形,也才得以衍展
出來。
如今,倘若我們在這塊空地上蓋了一座龐然大物突兀地聳立在眼前,不管把高度壓得多麼
地低,都會把天際線的美學效果破壞無遺,除了確實可以讓人感到「震驚」之外,卻絲毫
起不了「崇高」的美學效果,有的將只會是一種極為誇張炫耀的低俗暴發戶感,絕對是把
原本所具謙虛而內斂、但又不失有個性的精神破壞無遺。
大學,尤其具標竿性質的領頭大學,是反映一個社會之文化品質與格調的重要指標場域,
其中,校園建築風格可以說即是可資觀察參考之最起碼的具體指標。這些年來,我們不是
一直強調著什麼追求卓越,要擠入世界百大嗎?依我個人的見解,卓越指的不應只是以數
字來堆砌的那些建制性的指標,這是極端沒有自信心與自我主見、且有著文化自卑感的人
們的一種庸俗「無聊」作為。今天在此,我不擬以長篇大論的方式來批評時下高等教育之
領導者心目中對所謂「卓越」的想法,而僅僅闡明一個基本的立場,這個立場是:要卓越
,首先即表現在於校園的建築門面,這是最容易做到,也是最起碼的要件,因為這最能立即呈現出這個社會裡之菁英的文化水準。我不願
完全否定這半個多世紀來所有台大同仁們的用心努力,也不懷疑大家熱愛台大的感情,但
是,單就這個建築的整體設計來說,我不得不極不客氣地說,學校裡頭有權做決定的這群
領導者的文化品味與基本美感是令人質疑,更是叫人擔心。說來,這可以看成是長期來整
個人文教育徹底失敗的最佳指標。
位居整個大學的首席學院,文學院確實需要一個像樣的「家」,但是,絕不是有著如此一
般之一個囂張、粗野的龐大家居空間。對負有形塑人文氣息之教育宗旨的文學院來說,這
無疑地是一項極大的諷刺,不是嗎?沒錯,整個台大校總區缺乏空間,這是大家都有的共
識,誰都知道,學校當局確實是有困難,但是,辦法總是人想出來的,只不過,我們需要
用上心、用上情,也需要有著最起碼的文化(特別美學)品味,否則,只會讓整個世界的
文化人恥笑,成為世界大學史上的負面教材。當然,對很多手握決定權力的學院領導者,
或許,他們並不在乎什麼文化品味或建築美學,
因為他們在乎是另外的東西-這讓大家自己去想像吧!若是,我也就沒話可說,更不需要
據理力爭了。
其實,話說回來,校方何不考慮把水源校區規劃成為文學院、未來的藝術學院,甚至包含
社會科學院的專屬校區。如此,既可以讓這些性質較相近的學院在一起,發揮相互支援、
交流與砥礪的作用,更重要的,這樣更可以疏解總區擁擠的空間壓力,同時,也藉此永續
地經營出一個具有特殊人文風格的新校區,展現台大人的文化水準。說真的,我實在不明
白何以非在校門口蓋這麼一棟大樓不可?十分奇怪!!
最後,讓我再強調一次,一個大學卓越與否,並非首在於強調在什麼SCI或SSCI這類之制式指標上面的排行。對一個大學經營來說,以這樣的期許作為學校發展的首要標的,是一種懶惰的表現,是低俗,更是墮落的。一個大學的卓越與否,首在於孕育與矜持一種具有著一定品味之特殊風格的人文精神,而校園門面建築的表現無疑地是最起碼、且經常立即可以做到的基本要件。
希望有權力做決定的領導們聽得進這些話!!!
(作者為台大社會學系退休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