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舉正:興建人文大樓的教育與民主意涵
獨立評論@天下 20150330
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article/2603
臺大興建人文大樓的事情,延宕至今,歷時九年,已經出現問題,讓臺大的教育功能
與校園民主深受打擊。
幾年裡,我參與興建人文大樓相關的各種會議。我發現,在人類學系與哲學系遷居至
水源校區後,學生的態度出現轉變,讓我們在臺大的根本目的:教育,出現無法挽回
的風險。
因為此事荒謬,哲人兩系的學生經常以「哲人日遠」自我解嘲,但學校沒能履行承諾
,又每每在校務會議通過興建後,橫遭阻絕,讓學生覺得分外諷刺。於是學生分為兩
派:消極派與激進派。
消極派的學生最可憐,他們在社會一片唱衰年輕人的同時,好不容易考上臺大,卻分
配到原國防醫學院的破舊房舍,一待四年。無奈之至,見人無言以對,讀的又是冷門
中的冷門。精明者,努力轉學轉系;善良者,徒呼負負,不知人生何用?
激進派的學生則不然,他們愛校愛系,認為公理不得伸張,正義無法長存。去年學運
的洗禮,讓他們產生自信,理解「當荒唐成為事實,罵人就是義務」。於是,每當有
人在「臉書」提出謾罵文字時,「哲人婉君」猛按讚。協調會中,學生飆髒話,爆粗
口時,眾人喊爽!
對此,我很憤慨,也很擔憂。
我憤慨我自己,為什麼會走到這一步,連制止學生的功能都「自宮」了。我擔憂未來
,因為我沒有聽說過哪一個校園發生的學運,來自於「荒腔走板」的事實。臺大原以
教育自我期許,但在校園民主擴張至「熱心民主」時,少數社會「菁英」在批評臺大
,忘記我們其實在同一條「民主船」上。
民主講的不單是批評的權利,也有捍衛價值的責任。我們向學校提出空間的需求,是
我們作教師的權利,但一旦空間到位時,我們必須戰戰兢兢,拿出成績,出版作品,
作育英才。不能實現這個價值,我們愧對責任。學生也一樣,他們的權利是優質的學
習環境,但他們也有責任,學習如何作一個有教養的好公民。
請大家想想,教育功能喪失後的臺大,還算大學嗎?民主機制不彰的臺大,還是學府
嗎?再請大家自忖,修改到第十案的這棟樓,還不能興建的話,我們消極與激進的學
生,將來會怎麼看這個孕育他們的社會呢?
人文大樓,一定要建。
(作者為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