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台大校園天際線之錯誤認知
2015年04月23日18:38
作者:梁德莎(台灣大學日文系三年級生)
台灣大學人文大樓一案月底即將送都審會,然而,反對方一再提出的校門口天際線謙遜說
、周遭建築的「歷史意象」以及「人文精神」等,看似切合現今古蹟和景觀保存的趨勢,
但反對方真正理解「台大校園歷史景觀」--即台北帝國大學--的歷史嗎?而景觀保存
和天際線,又是否必定與學生的空間需求衝突?本文以帝大歷史回顧出發,試圖釐清人文
大樓所引發關於校園景觀的爭議,同時,也呼籲校方、都審會和關心台大校園景觀的民眾
,能正視文學院師生的空間需求、校園空間和資源分配的不均,唯有正確理解建築歷史和
回應空間使用者需求,完善的景觀保存才有可能。
首先,張小虹教授一再提到的天際線問題。對2015年的我們來說,帝大時期的建築--無
論是舊總圖(今校史館)、文政學部(今文學院)或台北高等農林學校本部大樓(今第一
行政大樓)--與其餘建物相比顯得低矮,也構成所謂「校門口謙遜的天際線」。但天際
線,在當時真是為了展現謙遜而限縮建物高度嗎?
實際自台灣舊照片資料庫搜尋台北帝國大學相片比照,便能發現張教授極欲保留的「謙遜
天際線」,在當時根本是高怪的「大怪獸」。圖一右方突出的龐大建築物,便是現今的第
一行政大樓和已拆掉的農學部大樓,圖二為其近照,而其餘台北帝國大學陸續落成的建物
與周遭民宅的高度落差,也可從圖三中看出。
換言之,「謙遜天際線」其實是隨著時代變遷,與校園和城市發展所生成的高樓景觀相比
較才構成的。將現代人對建築高度的觀感套回日治時期,實是對帝國大學的一大誤解。
而葉啟政教授在<一個老台大人的心聲>中,將椰林大道兩側校園建築風格認為是「溫馨
、平易近人而不誇張」、呈現出大學「謙遜、寧靜、平易色調的內斂性格」,則是對帝國
大學本質的誤解。當然,至今仍未有關於建物設計的第一手文獻出土,但從台北帝國大學
所佔預算、使用空間和學生數等面向,卻能看出帝國大學絕非謙遜或平易近人,而是鋪張
和過於寬廣。
依據『台北帝國大學一覽』,即便是學生總人數達到高峰的1943年(昭和18),台北帝國
大學也僅有649位學生,卻坐擁現今台大校園、台科大乃至蟾蜍山一帶的廣大校地;若翻
閱『台灣總督府學事年報』,帝國大學佔總督府全國教育費比例自建校起便已逾6%,1929
年甚至高達12.42%;而帝大所編列的營繕費, 昭和元年到昭和六年的六年度預算更是高
達279萬日圓。
對帝國大學和校門口意象的理解,在欠缺建築設計文獻佐證下,不應單從主觀的建築風格
判斷或「感應」隨意論斷過去殖民者的意圖,甚至以此作為校門口景觀應為如何的依據。
在人文大樓爭議中,除了正視殖民歷史和帝國大學本質外,更重要的是,對身處空間中「
人」的需求做出回應。建築無法脫離人而存在,無論是帝大時期的文學院或預定興建的人
文大樓,終究是藉由人的使用,建築的設計才有意義。
因此,在討論台大校園天際線和景觀保存前,應先檢討校總區學生人數的逐年上升以及各
系所空間、資源配置的不均。文學院長年處於使用空間不足的窘境,同時,校園空地卻紛
紛被教學大樓、電資學院等其他單位所預定,在非一般認為「台大校園重要景觀」的地區
建起幢幢高樓。如此失衡的空間配置,真能構築理想的台大校園景觀嗎?
人文大樓被反對方以歷史景觀和校園意象包裝,簡化為「空間需求」和「景觀保存」兩者
只能取一的衝突,然其歷史論述多為穿鑿附會、缺乏史實依據,又對天際線認知錯誤,未
真正全盤思考台大校園景觀為何,又能如何保存。而實際上,現今第十案設計中人文大樓
臨椰林大道高度為14.6公尺,已和對面一號館相同,甚至比文學院高度還低。第十案無論
在建物高度和設計上,都已盡力切合椰林大道
軸線上的建築,且經校園民主程序形成共識,反對方再怎麼訴求歷史記憶、美感或人文精
神,也僅是空泛且自大的主觀意識罷了。
《即時論壇》徵稿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50423/5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