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台清交校門好窄 ──正視高教反重分配問題

作者: samconcre (samc)   2015-05-10 17:56:02
感覺這篇文章有個迷思,實際上對於弱勢的補助要到哪個點很值得思考:
一個弱勢學生,可能高中就要打工,所以學習時間變少,結果考不好,要求要加分,或是
更多入學管道,因為這是社會分配不均,弱勢無法被保障。
但實際上,一個小康家庭,小孩子確實很努力學習向上,念得書就是比去打工的學生多,
考的分數就是比較高,你能說這些人就不該進台清交嗎?
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有錢的家庭或是小康的家庭,並不是沒有投資,一個小孩一個月
,補習兩科到三科,補習費就可能要幾千塊以上。如果家教,一個小時幾百塊一千多也是
常見。
也就是有付出才有收穫,這個社會很多事情並非皆能公平,而所謂優勢並非沒有付出代價
,很多家庭其實也是咬牙苦撐,覺得再窮不能窮教育,畢竟並非每個小孩都能自主學習,
都是天才。適當的補習、家教,確實能改變小孩的成績和最終的職業和未來。
這裡面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問題:
1.弱勢學生在台清交的比例要到多少,才算是正確或是社會正義呢?會不會矯枉過正呢?
2.而所謂的教育平等,是否要用台清交來衡量呢? 實際上進台清交本身就不容易,即便是
有錢人家的小孩子,從小栽培,重考,還是不少無法考上台清交。
3.上大學翻身比率本就不高。
4.台灣人上大學比率過高,本就是畸形制度的產物,而真正翻身,技校絕對不會輸給,一
堆中段大學畢業生,出門領22K。
綜上所述,
台清交,弱勢學生過低可以反映一些問題。
但如果說保障弱勢學生到底夠不夠,那可能不是透過台清交比例來衡量。太過武斷了。
如果真的要平等,不是在多加更多分,或是開更多入學管道照顧他們。
我想還是從小就能讓這些學生有一樣的學習時間,和更多在校資源。而透過從小到大的
學習,在考場分出高下,才是真正的公平。當然,能完成這個想法不容易。
至於外頭另外加的補習、家教,那並非國家可以干涉,國家能保障是基礎的受教權益,
而如果個別家庭,願意多投入資源,那是別人的付出,我想不能直接抹煞這些投入。
※ 引述《zkowme (zkowme)》之銘言:
: 【政策想想】 台清交校門好窄 ──正視高教反重分配問題
: 教育一直以為被當成階級流動的工具,給了弱勢家庭子女階級流動的機會。陳前總統出身
: 三級貧戶而能就讀台大法律系進而成為總統,更是為人所稱道。然而今天在台灣,弱勢家
: 庭子弟真能透過高等教育翻身嗎?
: 由於缺乏實證的研究,很難指出有多少比例的弱勢家庭子女真的因高等教育得以進階翻身
: ,但家庭背景影響接受高等教育明星學校的機會卻早從各項研究獲得證實。
: 2009年駱明慶的一篇〈誰是台大學生?〉的研究指出,1982到2000年間,57.6%的台大學
: 生來自雙北地區,而苗栗、嘉義、花蓮、新竹、台東五個縣的比率卻不到1%。另外台大學
: 生父親是中高白領階級、公務員的比例高達77.5%,遠遠高於工農的8.5%。
: 駱明慶研究的是台大學生的家庭背景,同樣看看中低所得家庭子女實際就讀各大學的學生
: 人數比例,結果更是怵目驚心。
: 根據教育部的資料,101學年度就讀台大的弱勢學生數僅351人,在全體三萬多名的台大學
: 生中佔不到1%,可以說是聊備一格!
: 而從各大學弱勢學生就讀比例的資料來看,101學年度全國低收入與中低收入學生就讀大
: 學的比例為2.52%,略低於全國中低收入人口比例。而中低收入學生就讀國立學校,特別
: 是普通大學的比例遠遠低於私立技職院校,比例高低恰好與社會對大學的評價,國立大學
: 優於私立、普通大學又比科大好的印象吻合,難道進大學也有階級問題嗎?
: 進一步看各校的數據,包括上述台清交成等傳統名校,弱勢生比例都不到1%,相反的,比
: 例最高的十所學校,除首府大學是普通大學、台東專科學校為公立外,主要都是私立的技
: 職院校。
: 然而細究這些比例最高的學校,高鳳數位學院與永達技術學院,均已在2014年宣布退場,
: 高美、康寧也因學生數過少,被列入教育部退場輔導名單,東方和和春則因註冊率過低,
: 有退場的壓力。換言之,對弱勢學生來說,儘管九〇年代的教育改革後,廣設大學提高錄
: 取率,但台清交等名校的大門依舊狹窄。至於對弱勢生比較親和的學校,很多都有退場的
: 疑慮。退場的原因很多,但從過去的例子來看,多半逃不開教師流動率高、課程不合理整
: 併、學校資源不足等嚴重影響教學品質的問題。很難想像一間師資與課程不固定、教職員
: 被減薪欠薪的學校,可以提供學生怎樣高品質的教學!
: 雖然就讀台清交等前段學校未必就等同於翻身,特別是在當今高學歷高失業又低薪資的狀
: 況下。然而我們不能不去正視,我們把較多的資源投注在學費較低的公立學校,特別是這
: 些前段明星學校還有頂尖大學、教學卓越計畫大量經費的加持,如果這些高投資卻低收費
: 的學校弱勢家庭子女居然較難進入,恐怕很難說是公平吧!
: 更何況並不是所有叫做大學的就有一定程度的教學品質,並不是人人都有大學念就叫教育
: 機會均等,高鳳、永達顯然不能等同於台清交,我們不能再對弱勢學生就讀前段學校比例
: 偏低的問題視而不見。
: 過去十年來反高學費運動成績斐然,可以說基本上阻擋了大學學費大幅的調漲,但對於扭
: 轉前述高社經地位子女以較低學費就讀較多資源挹助的反重分配現象、教育資源逆分配問
: 題,仍缺乏有效的政策回應。
: 包括學費凍漲、學雜費補助、助學貸款等,充其量僅能減輕弱勢家庭的負擔,卻沒有解決
: 根本進不去前端學校、低補貼高學費的結構問題。透過考試決定誰得以享有較多的教育資
: 源,表面上是公平的,卻忽略家境優渥子女擁有較多的資源而能在考試升學路上有較好表
: 現的結構問題,這是假公平。
: 反高學費十年有成,現在又將到每年爭辯學費調漲的時刻,今年除了抗議學費調漲外,是
: 該對高等教育資源反重分配現象發起作戰了!
: http://www.thinkingtaiwan.com/content/4028
作者: pflim (pflim)   2015-05-10 18:33:00
記得當初沒錢補習,解題反應比有補有家教的同學慢上許多。。後來有些有家教的同學上了國立醫覺得物理這科有補沒補差很多。。。
作者: jason1992999 (茲班牙)   2015-05-10 19:00:00
其實高中的東西還好吧...自己念都是OK的
作者: KWBilly (Billy)   2015-05-10 20:08:00
我自己的感想是,學會“自學”的能力比拿到個高學歷來的重要的多XDD
作者: blue1994t (肥阿)   2015-05-10 20:47:00
贊同樓上XD
作者: woieyufan (微淋管)   2015-05-11 00:08:00
我覺得教育要把教育這件事傳承給每一個人學生終會成為家長 只要每個家長都懂得教育觀念就沒有失教的問題不能甚麼觀念都丟給學校老師去教學
作者: sbtiagr (星奇*天)   2015-05-11 03:05:00
弱勢家庭很常就是因為家長缺乏教育觀念或是生計有問題如果沒有其他社會功能補足家庭教育功能失能 就是缺口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