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cnshwlmiles (duckymomo)》之銘言:
: 大學有很多活動,
: 除了幾乎每一個系(X友會)都有的之夜、
: 杜鵑花節、XX週、系烤、迎新、送舊
: 還有系卡、歲末聯歡點點點
: 杜鵑花節可以理解是一個讓高中生了解科系的活動
: 迎新送舊可以增進大家的感情
: XX週則是一個賺錢的機會
: (還是只是大學版的園遊會?
: 我不懂週的跟風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 據說10幾年前並沒有很多系有「週」
: 現在倒是許多意義不明的週出現
: 比如說oo週並沒有賣oo相關的東西
: 雖然說好像沒有規定這樣啦
: 但是服裝設計週只賣食物好像就是有點奇怪??
: 但是之夜就滿花時間的,
: 我滿想知道究竟是從什麼年代開始有之夜的
: 感覺上好像是某一屆的人突然想到
: 「我們來辦個之夜吧!」
: 結果現在卻變成「因為學長姊都有辦所以要辦」的感覺
: 很多活動都是這樣吧
: 變成一群人花一堆時間花一堆錢做自己不擅長又意義不明的事情
: 是很好玩啦,但是結果不會空虛嗎?
: 大學的活動太多了,
: 有些甚至不是不想辦就能不辦的,
: 大家好像都被「傳承啦」,「聯絡感情」等等給綁住
: 現在的系上活動
: 是不是失去了辦活動原本的意義?
: 還是說因為大家高中都太苦悶,
: 社團玩太少,所以來大學玩?
: 到最後就變成(某些人)一直辦活動就好
: 人手不夠還要用盡各種手段找人參與這些意義不明的活動
: (不管是人情壓力還是服務學習點數)
: 看看這次的事件吧,一群人自嗨出來的東西意義在哪裡?
青春本來就是用來揮霍的,林達德老師接行政職的期間,
就跟柯南的劇情一樣,總是會有意外發生;透過集體協力完成
的創作,讓彼此有一個回憶,也是一個不錯的經驗。
如果是學校的活動,像是全校運動會,如果沒有管院王助教
那類的人帶頭一起拍團照、拿下錦標,會讓人現身湊一腳
的活動根本推不起來,自由校風只有之夜活動是少數可以讓
大家湊在一起,為了某個目的完成的創作。
有些時候自嗨的內容,其實還蠻讓人印象深刻,比如說
三、四年前的獸醫系還是農化系,有一幕戲劇是女生騎獨輪車,
在活大禮堂的舞台能騎獨輪車,那個系的主題就是馬戲團,
就覺得那次晚會表演一定有為此努力擠進這一幕。
每個學期末的民謠之夜,是除了自嗨也帶有某些觀摩表演的意味,
像是宇宙人、周華健、陳綺貞、盧家宏、回鍋念碩班的廖文強,
都曾在民謠之夜上台,看一下這些人的舞台魅力,是很棒的回憶。
如果喜歡舞蹈,也能看到各系的舞團,混音、編舞都自己來,
將來上班要是被抓去當職福會成員,也能把節目企劃的職務
接下,跟這些昔日同學拆帳,不就是替自己賺進額外收入的好管道?
至於一些傳說中的各系名人,透過活動更是可以現場見證實力,
臺大圖資-蔡楚珺就是一例,活生生從雜誌走出來的人。
現在能用設備紀錄,努力在活動上的心血,是可以成為大學生活的永恆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