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維基百科條目原主編,我只希望這篇回文者能提供相關文獻佐證其論點,比如其所說的1932年以前的「擊破」案例以及所謂1932-1934年歐陸科學家的實驗案例與論文*歐美科學家另外「亞洲物理最好的大學是印度的加爾各答大學」也太過主觀,畢竟這不是能以哪裡先出第一位諾獎得主做論斷的別忘了湯川、仁科等人也是當時國際級的物理學者不過也很高興近年來越來越多人對當年台灣物理史漸感興趣希望台灣的歷史課程能注意到科學史這塊,不要都只是些文科的歷史...另外也很高興終於有人出版了介紹荒勝教授生平的專書了QQ(喜極而泣)《荒勝文策と原子核物理学の黎明》政池 明 著 2018.03
http://www.kyoto-up.or.jp/book.php?id=2232想當年寫條目時找資料找了好久...另外這轉文標題有誤荒勝當年在臺大還沒開始研製原子彈,只是進行核物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