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版上大大晚安,
前幾天期中無法花時間好好回文,
然後因為前陣子重新開放時,辦的帳號還沒登入超過20次
所以跟上次一樣先借帳號發文惹QQ
(技術上而言還是我的帳號,只是之前在其他版有代表團體發文過,所以才這樣說,如果
版主認為違反版規願接受處分)
(抱歉造成困擾,是我一時疏忽,帳號是我的名字,所以實際上應該算是用之前代表團體
的帳號代PO個人事務)
※ 引述《amport625 (啟動)》之銘言:
: 標題: [校園] 校園裡的Youbike2.0
: 時間: Tue Apr 21 18:42:05 2020
:
:
: 2.0試辦期最近結束
:
: 在幾位認真學代的努力下 意見傳達與資訊揭露的管道十分充分
:
: 宅宅應該都對這套系統有一定了解
:
: 分享我的一點看法
:
:
:
: 簡而言之 2.0沒有比較好用
:
: 1.用單機感應式刷卡,需先按按鈕啟動,借車時間拉長。
借還時間確實是拉長了一些,雖然我自己不覺得多這一點時間會是個困擾啦,或者該說舊
版Ubike的借還速度在公共自行車裡,不過改成無線連結就會有這樣的狀況,就看業者有
沒有辦法再去縮短一些時間。
: 2.感應器遇故障無法讀取比例高(相對1.0),且不若1.0會事先顯示錯誤代碼
: 往往按了好起次才發現叫不醒,刷了卡才顯示卡片無法讀取。
我也認為這是2.0運作上的問題之一,確實是要在無法租借時提供多一點指引,大家比較
不會原地問號(雖然1.0的錯誤代碼也常常怪怪的啦)
: 3.先前就有人提過,車鎖採龍頭側彎固定,不鎖車輪,遇到自行車架無法臨停
: 且一樣會發生解鎖失敗尷尬無法感應
這點我倒是覺得現在的臨停鎖車想法是比較好的,舊版的機械式鎖車雖然也行,但是操作
上比2.0累很多。頂多比較有問題的地方是沒考量到通常機車跟自行車的龍頭都會左傾,
2.0右傾鎖車的設計在這方面是個問題。
(然後停不進車架喔......就算騎自己的車,台大有多少人是會乖乖停進那個車架的啊
www)
: 4.「更近更密」副作用就是集貨效應遞減,當站數快速增加,看似步行距離減少
: 但沒車的機率也大幅增高,需要更大量調度成本。
: 當一地區僅設置一個適當大的站點時,附近的供需集中在此站借還,不太會沒車
當然這種分散式的作法是較容易導致無車可借/無柱可還,但目前在台大的狀況,我會認
為有另兩個重要因素:一個是車輛數太少,試辦區總共1831個車位,卻只有600台車,這
個比例遠低於正常公共自行車系統的車/車柱比,所以當然特別容易導致無車可借。
另一個是試辦區的使用量本來就高,尖峰流向又特別集中,1.0系統在公館營運時就常常
滿車空車,所以2.0進來時,遇到這樣的狀況也只能說不意外。
或許業者要這樣佈車,有他們自己的考量。如果這點是要說台大試辦2.0的問題,我部分
同意;但如果是要說2.0本身的特性,我認為現在就下結論還太早,可以再多觀察看看。
: 目前為止,看的出來廠商很用心在做這塊
:
: 不過我對於2.0進校園的態度仍然保守
:
: (1)效益問題。目前每個站點的車柱約20柱上下,與尖峰人流不成比例,到底服務了多
少?
: 沒車問題不用我浪費唇舌
: 以台大校內尖離峰人流方向性明顯的現況,必需用貨車調度,是額外成本額外廢氣
: 校內公車各種貨車已經夠多了 還要更多嗎?
: 2.0反而像是「燃油貨車勉強撐起的高級自行車騎乘體驗系統」 比私有自行車還浪費
粗略拿現在平均每日周轉率10~15次(每台車每天被借幾次,2月大概10次,3月大概13次
)?
總使用次數大概就是6000~9000人次。
像小福那個站,抓三月初的資料是一天被借還加總700人次左右啦,那服務到多少人,因
為?
不是學生用,每個人用幾次...),就不繼續講,給大家自己判斷。
: 擴及台北市或許能減緩晨峰昏峰台大沒車問題,取而代之的是台大更加公園化。再者目
: 前要談擴及台北市顯然不適當,新北桃園1.0都還在增站就你台北市砍掉重練弄個2.0?
: 叫他們改系統人家才啟用多久?
但是台北市現在就是要換成2.0了啊,雖然是沒有100%敲定,不過看這幾天的新聞,應該
是大勢底定了。所以適不適當不是你我說了算,2.0現在幾乎就是台北市的既定政策。
: (2)交通自主問題。擴及全市、系統和市府同步,以校內目前這樣密集的站點,將來費
率
: 一要調整、廠商一有更換、服務調度水準降低等問題,台大將一併受波動,何必將校內
: 交通和市區綁那麼緊?沒事找事多負廠商擺爛叫不動、市政府搞你的風險?
看貼文,我想原PO應該也對交通有基礎了解,那我想您應該會知道,台灣上一個在校內獨
立的公共自行車系統,叫做成大的CKbike,目前的營運狀況則是慘到一個可以。
我覺得要喊一喊大學自主還情有可原啦,要喊校園交通自主,本身就忽略了台大學生與周
邊
互動密切的現實。要自己獨立搞一個系統,除了資本量能的問題之外,只設站在校內,效
果大概就像成大一樣,因為無法提供校內外的來往旅次而使用率低落。
: (小結&建議)
:
: 我是覺得台大校內自行車擁擠,事實上就集中在幾個熱點
: 吃飯時間小福、社科後門,上課時間普通、新生 新增停車空間事實上綽綽有餘
: 例如普通前蒲葵道中間另設停車空間 道路一分為二 即造街概念 妥善設計不會突兀
這段就先不從大家比較知道的那套交通切入啦,光是說要在重要道路中間設停車區,
我想對交通有基礎認知的人,應該會知道道路中間是車速最快的地方,然後要在車速快的
地方設需要慢速靠邊的停車區?蒲葵道也才10米寬,基本上這樣做只是讓尖峰時段的行車
糾紛更多而已啦。
從這就可以看出來,所謂的空間還很多,事實上在必須兼顧安全、環境、景觀等等的狀況
下並非如此。
: 長期激進的做法 額外增建
: 如小福全家旁的車棚就應優先考慮興建雙層車塔 以斜坡上下
: 所需費用以一段期間內自行車辦證收費補貼(不怕被毆 沒人想交錢就繼續擠然後被拖吊
)
:
: 短期應加強廢棄車移除
我個人是認同車證要收費啦,但是這個雙層車塔啊......先去說服負責校園景觀的校園規
劃小組再來說吧(而且辦車證的錢說不定還不夠,當然如果錢夠學校是不會有意見啦)。
至於廢棄車移除現在也有在做,只是以目前水源拖吊的人力,大概增加的會比處理掉的快
吧
: 至於公共自行車 最務實的方案仍屬1.0在校內增設少數站點
: 總區設博雅、新生、共同、總圖跟男宿五站 就能發揮很有效的聯通效果
:
: 2.0不用接電設站容易的特性,適合先前未有Youbike的處女地開發
: 以目前擴及全市不適當,維持台大周邊範圍營運空間太小轉乘不便短距離費率過高條件
: 北市1.0站點事實上已經很完整 先前礙於預算未再增站 車舊了點可以更新
: 在既有基礎上稍作擴充 即可對資源做更有效利用 何必大費周章全套拆除過渡重建?
: 應以此為最佳
好啦我們就不先說1.0已經在台北市無望的事情
就假設只在那五個點做站點,那在車柱集中的狀況下,大概每個站少說也要50個位置
現在新生占掉18個、小福占掉20個就有人在哀哀叫了
要在這些熱點又加碼到50個位置,恐怕只是更多人抱怨吧
: 校園空間事實上可以負荷額外增建私有腳踏車停車空間
: 且私車方便性無法取代,校園有其獨立特性
: 將來應以私有車為主 Youbike1.0蜻蜓點水輔助 作為規劃主軸
我也是生活在這個校園裡,但就是感不到目前停車熱點還有什麼增建的空間欸
可能是自己比較沒辦法接受為了停車位,把所有空地都搜刮一遍
最後搞得每天活在車陣中的感覺吧。
順帶一提,1月15號之後我就嘗試著不再騎自己的車,用走路跟2.0在校園移動
以我個人而言,嘗試下來是沒有大問題而且蠻方便的R
當然我同意每個人的使用經驗不同,或許有些人就是喜歡自己的車,這沒什麼問題
但是只把自己的使用經驗無限上綱成面對議題的決策......
或許有更好的論述吧。
然後也回一下原PO在留言區的想法
: 當前交通界是以推動公共運輸為主流
: 但別忘了那是以「環境空間無法負荷私有車交通量」 及 「環保考量」為前提
: 台大條件交通爆量僅侷限特定單點 事實上並不嚴重至需引進額外運輸工具
: 以造街重置私有車空間大有可為 引進Youbike事實上是增加碳排量
: 與都市交通「私有汽機車 v.s 大眾運輸」競爭關係截然不同
: 再者 學校師生是有限額的 增加私有車位不會無限增加需求 與校外情況差異頗大
: 所以我特別強調「校園有其獨立性」
:
: 一聽到「增加私有車位」就跳腳 很明顯是書沒讀通 沒搞清楚狀況 我沒理由怕被噓
: 教授老師雜誌喊公共運輸以人為本就跟著喊 幫忙罵人 什麼交通大神?
: 交通門神還差不多(非針對Sail大 針對部分一味反私有硬噴的交通迷)
:
: 以台大現況 適度擴增私有自行車空間 不僅經濟可行 更能帶給所有人最大方便
: 顯然無須再引入外部系統作為校內主要交通工具
我想原PO會說出這樣的論述,並沒有考慮到台大的廢棄車問題及有極限的管理。
帳面上活動的車輛或許不會增加,但是實際上,每一年離開學校的人,
不見得會把自己的自行車帶走或是處理掉,這些只用了幾年就廢棄的車子長久累積下來,
實質的停車需求就是有可能無限增長,並不會因為是學校就與外界有太大不同。
而且校園師生不會增加,但是熱點區的旅次需求,是有可能因為供給增加而跟著增加的
試想若如果今天看到小福突然多了一堆空停車位,大家是不是會覺得咦這邊有空位,
那我下次也要來停,反正不塞還有位置嘛。
那到最後就是有更多人會來,然後停車位又不夠。
對,學校人數有上限,但這個上限全部擠到停車熱點,又要花多少停車空間才能容納?
我想這是大家可以好好思考的。
只強調校園的獨立性,真的會忽略很多校園交通和都市交通的共通點呢。
我自己不是個逢增設私有車車位必反的人,更精準一點說是依照個案去判斷適不適合。不
過
,你要先搞清楚自己增設這個車位是為了解決什麼問題,實際上又有沒有辦法解決。
大概就這樣,很歡迎各位版上大大繼續來討論,畢竟我也只是個普通大學生,
還不敢說是很專業啦,所以如果真的有好的且實務上可行的論述,那當然是皆大歡喜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