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錄自 cjol 信箱]
作者: smallcan (I am tired)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新聞]高教養巨嬰?台大工科碩士生交不出論文絕
時間: Mon Aug 3 19:28:46 2020
1.媒體來源:
聯合報
2.記者署名:
馮靖惠
3.完整新聞標題:
【研所幼兒園化1】高教養巨嬰?教授嘆台大工科碩士生交不出論文「絕無僅有」
4.完整新聞連結:
https://udn.com/news/story/120986/4751811
5.完整新聞內文:
「研究所大學化、大學高中化」是許多人對高等教育的印象,廣設大學加上少子化,不僅
大學已成基本學歷,考取碩士班也變得容易。一名台大工學院資深教授就感嘆,今年有兩
個碩士生無法在期限內給他論文,甚至連基本的結果圖都沒完成,「這是絕無僅有的狀況
。」有學者認為,研究所和大學已淪幼兒園化,根本成了「巨嬰」搖籃。
碩士生連周報都不交 很少與教授互動
這名台大教授說,過去的學生再不好,也會把做的實驗稍作整理,拼拼湊湊看看是否可以
像個論文過關。氣人的是這兩個碩士生連周報都不交,跟他的互動越來越少。「我不問,
他們根本跟隱形人ㄧ樣。」他無奈表示,現在幾乎所有的大學生都想上研究所,目的是文
憑,根本不認真做研究。
「供給量大到碩士不用競爭,想念就有地方可以念,哪裡還有動力。」淡江大學教授包正
豪說,進研究所太容易,學生不認真,指導教授講也講不聽,時間到了就丟下一句「我要
畢業」。
包正豪不接受「限期畢業」,結果學生換指導教授便如期畢業。「我也從此不接受學生要
求指導的申請。我怕丟臉。」
學生論文胡搞 學者:起因是學校收沒資格念的人
「有些學生論文還沒寫好,就說3個月內要畢業,憑什麼?」包正豪無奈說,這種現象竟
變成常態,他無法接受。不少學生3、4月說,7月要畢業,然後論文一團糟,甚至根本還
沒寫。分析原因,他認為是學校收了「沒資格念碩士」的學生,品管怎麼要求?
包正豪說,他根本懷疑現在碩士的素質。以前指導學生時,只能引用博士論文、期刊論文
等品管較好的資料來源。如果要引用碩論,得要早期的。結果,就沒學生要他指導了。
台灣科技大學副校長莊榮輝說,碩士班學生的整體程度下降,跟挑蘋果一樣,才讓他決定
從台大退休「走人」。做研究不認真、沒態度,讀幾年都一樣無效。
「大學教授們,我們不要再培育『巨嬰』了。」中原大學教授劉士豪說,現在的研究所和
大學都「幼兒園」化了,學生被大學教授訓練成「巨型嬰兒」。在校四年,看在人家賞飯
吃的分上,對學生百般呵護,就怕付錢的大爺不順心。
教授嚴格要求 卻被學生當成「機車」
教授要求嚴謹度很容易被學生當成「機車」。劉士豪說,碩、博士論文有嚴格的格式規定
,很多教授指導論文之餘都要「兼差」幫學生調格式,「確保不要出錯,丟了自己的臉。
」
劉士豪認為,學生也知道,這年頭學位不值錢了,當初沒想清楚就唸了研究所。花太多心
思在上面,大概覺得不划算吧。
連第一學府台大也出現類似情況。台大化工系教授藍崇文表示,在台灣理工科的碩士班,
幾乎都是準時畢業的,但近幾年總有一兩個學生無法如期畢業。他指出,學生多半依個人
志願找指導教授,本來是一個蘿蔔一個坑,但有人不來念,那就有老師收不到學生。
學生若畢不了業 教授也連累變「黑五類」
一旦有教授讓學生畢不了業,那就成了「黑五類」,以後要收學生就困難重重了。也因為
這樣,多半老師都只能選當「好人」,不管學生好壞,幾乎都「準時」畢業。
藍崇文表示,大家心知肚明,學生程度有好有壞,用功程度也不同,總會有學生凸槌,表
現很爛的,那念久一點,應該是很「正常」的事。每年畢業季他總在掙扎,因為總會有交
不出論文的學生。他說,該延畢的還是得延畢,「反正已經夠黑了,再黑一點真的沒什麼
差。」
藍崇文說,樂觀想他這種黑五類教授不也活得好好的嗎?「我們有要求,多少還是可以做
點像樣的工作,沒有要求的,做一堆雞肋研究,浪費研究經費、浪費生命而已。」
研究所與大學不同 學生卻用同樣思維
政治大學研究生學會總幹事張維倫說,大家對研究所的想像跟大學的想像相差無幾,自然
在產出研究或師生溝通上仍抱持著跟大學一樣的思維模式;但研究所的培訓方式其實跟大
學真的差很多。
另外,很多人讀研究所的誘因就是更高的起薪,但反過來思考,能夠得到更高的起薪或許
跟學生的學歷高低並沒有直接關聯。
張維倫以學校的專任助理職為例就好,大學畢業起薪3萬1000元、碩士畢業起薪3萬6000元
,但其實從事的工作內容跟該工作要求的技能或許跟學歷是無關的;結果就是研究所並非
從事學術研究的地方,「只是拿到更高起薪的手段而已。」
張維倫建議,大學在生涯發展、職涯規劃要讓學生更清楚每階段不同之處;讓研究所留給
真正想把研究作為志業的學生,給予獎優及生活補助;適度讓職缺、起薪跟學歷脫鉤,或
許就從公部門開始。
數據顯示,民國99年,碩士班就讀人數超過18.5萬人,為歷史高峰,此後,研究所就讀人
數就慢慢下滑,至108年16.8萬人,減幅達9%。其中,因為少子女化及學生優先選國立大
學,碩士生的減幅主要發生在中後段班的私立學校碩士班。公立大學校院研究生比率,從
106年26.6%逐年提升至108年的27%。
台大博士班學生許瑞福說,個別研究生的現象,確實不太能直接推論世代變遷,或是學生
素質降低,但他認為可以客觀分析,比較能夠討論和觀察出現象。例如,以研究生人數而
言,確實是一路往上衝的,但博士生反而相反往下掉。
碩士生就業取向 學生:投入學術研究動能變低
至於是否因為招收人數增加而浮濫,許瑞福認為不無可能,但應該要更深一層地去思考原
因。他說,有可能是因為在學補助一直很少,加上碩士的就業取向,因此研究生普遍投入
學術動能越來越低。這點在就業市場相對不明確或困難的博士生,反應更加劇烈。
「個別研究生在學期間能夠得到的資源也是被稀釋。」許瑞福說,從前教育部會直接補助
,2、30年過去了,研究生收到的獎助金不僅沒提升,反而因此需要去打工作兼助教,這
些客觀條件差異也需要被考慮。
6.備註:
※ 一個人一天只能張貼一則新聞,被刪或自刪也算額度內,超貼者水桶,請注意
※ 備註請勿張貼三日內新聞(包含連結、標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