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見分享] 「人文新視野」東方新美學

作者: NTUART (台大藝文活動推展工作室)   2010-11-03 14:44:37
主題:東方新美學
形式:藝文講座
時間:99/10/28,19:00-21:00
地點:雅頌坊
演講者:葉錦添
主持人:洪淑苓主任
記者:陳莞欣
報導:
掛著親切笑容,毫無名人架式的他以一身黑衣黑褲的打扮登台。你可能很難想像,他
就是曾以《臥虎藏龍》拿下奧斯卡大獎,又連續為《風聲》、《夜宴》、《赤壁》等知名
電影擔任造型設計的美學名家葉錦添。相較於大眾對設計師的刻板印象,穿著簡約大方的
葉錦添顯得低調許多。然而他的作品,卻可是一點也不低調。那別出心裁的設計,風格驚
豔西方與東方世界,無疑展現了一種極致的視覺美學。
身為「人文新視野系列講座」首位講者,藝文中心洪淑苓主任指出,葉錦添是一位「
無法歸類的美學專家」。他風格多變、涉獵領域廣泛,總是不斷推出創新。任何人都無法
定義葉錦添的作品,因為他總是在不同領域之間進行對話。大眾認識的葉錦添,從來就不
是單一種面貌。在這場講座裡,他以「東方新美學」為題,用「theater」、「fashion」
、「fine arts」來標誌其創作進程中的三個不同面向,並透過一幅又一幅畫面,讓觀眾
得以一窺大師創作的心路歷程。
當東方遇見西方
談到對葉錦添風格最鮮明的印象,多數人可能會直接聯想到他揉合東西文化,顛覆傳
統的創作表現。例如電影《夜宴》裡,就同時挪用了唐朝服飾和歐洲古油畫,拼貼而成中
西合璧的新式美學;希臘悲劇改編作品《樓蘭女》中,則設計了縫上中國水袖的文藝復興
式宮廷服裝;而在美國甘迺迪藝術中心,他又別出心裁地利用剪紙效果製造光影變化,推
出《中國紅》特展。
堅持「新東方美學」的主張,葉錦添解釋,他的創作理念是「西方的基礎上套上東方
的文化」,但在這同時,又要避免落入西方傳統的窠臼,讓東方美學成為敘事主體,「講
出自己的語言」。針對這樣的想法,他表示,東方的概念往往是虛實交錯,層層翻轉,得
以不斷的開發出新的意義;而相較之下,西方的總是「說得太清楚」,一切都有明白的指
涉和結果,反而剝奪了觀者的詮釋空間。因此在創作時,他總是設法回歸東方精神的主軸
,再以此為本挖掘新的意義。
「無法歸類的藝術家」
戲稱自己的創作歷程為「做亂」,葉錦添承認,比起為電影或舞台做設計,他更享受
獨立創作造型設計時的自由。在一頂頭冠、一幀彩繪、甚至是一次裙襬的飄動之中,都可
以見到他獨立創作理念的蹤跡。
融合了現代藝術和裝置藝術,葉錦添大膽前衛的設計也曾為他引來批評。被問及過去
備受爭議的作品《紅樓夢》,他表示,自己從一開始就不打算亦步亦趨的跟著傳統做法走
。因為對創作者而言,重要的是如何能在既有的東西中織進新的元素,讓最好、最完整的
想法呈現在舞台之上。以他為崑曲《長生殿》的設計的服裝為例,在設計貴妃自縊後的著
裝時,他捨棄了傳統的純白做為服裝基調,改以繁複的彩繪增加服裝的野性與豐富性,營
造死去的貴妃有如鬼魅附身的效果。強調自己從來沒有一件作品不受爭議,葉錦添強調,
他每一刻、每一回,想到的概念、想做的行動都不一樣,但都是他當下覺得最妥當的做法

除了大眾熟知的服裝和造型設計之外,葉錦添的創作領域也跨足當代藝術。注重作品
和觀看者對話的可能性,在他的作品裡,觀眾總是可以找到情緒上的對應。而在設計過程
中,葉錦添特別注重細節上細膩的著墨,對他而言,細節就像是和觀眾之間的耳語交流,
能夠傳達最私密的訊息。「我相信上帝活在細節裡。」他如此說道。
創作是向外界「說話」
在演講過中,葉錦添時而沉思,時而莞爾一笑,非常自然、隨興。難怪他一開始就說
,比起講座的方式,他更習慣以對談的方式與觀眾對話。葉錦添強調,他希望自己的作品
是開放的,觀者能在觀賞之餘提出自己的回應、詮釋甚至質疑。在座談當晚一小時的對談
當中,提問幾乎未曾間斷。除了創作背後的理念和發想外,觀眾也十分好奇葉錦添這位享
譽國際的藝術家一路走來之心路歷程。
談及自己創作的初衷,葉錦添表示,創作的初始源於極度的孤獨和無法向他人言說的
困境。創作使他得以從自己的世界裡向他人「說話」,是承載他想法、感受的載體。當被
詢問到每個創作者都可能遭遇的瓶頸和困境時,葉錦添認為,他創作是要表達生活中所遭
遇並思索的問題,是一種自我的追尋和發問。新的問號會一直浮現,永遠都有待解決的問
題,創作也就不會中止。但同時他也坦承,有時現實的狀況不允許他一直勢無忌憚地走下
去,有時必須等待,找到屬於自己「能說話」的位置。在這同時,他也憂慮現今環境庸俗
化的傾向,往往只要求一些速成而膚淺的東西,忽略理念和意義需要慢慢建構並非一蹴可
及的。在講座的最後,葉錦添勉勵大家培養美學品味並不是把「自己變成藝術品」,而應
當是「和藝術對話」,思考作品的意涵,把美學思考內化成為生活實踐。
在今天的講座,葉錦添不僅帶來精彩的觀點分享,也為這系列以「設計美學」為主題
的講座活動帶來極為令人期待的開端。儘管夜晚天氣轉涼,觀眾的熱情卻絲毫沒有降溫,
整場更是座無虛席。在觀念的交流與激盪中,我們共同看見了更宏遠的人文視野。
圖文版連結:http://ntuartpro.pixnet.net/blog/post/25905424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