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隊友,前面講到一點球隊的事,
可以參考看看~
重點是講我們隊.
前幾天看到阿熾OB一封請牆壁OB代轉給球隊的信,
阿熾OB的心情可以理解、值得思考;
但或許那是潛藏在成年人心中的清純幻想吧,
事實的真相是-
除了棒球隊跟籃球校隊,
其他校隊都有招生困難的問題,大家都快要斷炊了。
因人不在台灣的關係,最近錯過許多新聞報導。
但球隊60週年的報導我卻沒錯過,理由兩個:
1、船隊學弟叫我看
2、PTT這全國最大的BBS站的八卦板(熱門板),有人問何時有裸橄-因為他們很想看。
記者要報導,總是得找著力點;
裸橄不過就是個點而已,其實不必想得太嚴重;
何況社會一般評價也以偏正面居多。
不在意的人還是不在意,在意的人自然會知道重點是“60”。
最直接的事實是:
假設球隊今天大專盃打了冠軍,電視新聞很可能完全不會報導;
就算擠進報導內容,多半也是敷衍了事,觀眾更是過目即忘-
結果就是:還是沒人記得誰得了什麼盃第幾名,有報跟沒報一樣。
有個話題,讓球隊更容易留下印象,其實是很正面的事;
除了可以打開知名度,招生或推廣時也能派上用場。
起碼不用向新生解釋諸如“呃,西划跟划龍舟不一樣喔!”
“台大也有人玩西划的!”這類問題
輩份較長的OB已經離拉新生的年代很久遠,
您們可能完全無法想像一再被問到“打橄欖球會不會撞死人啊?”
這類問題的尷尬與無力;
那種無力跟14人打15人、抽到爛籤大概差不多,
就是無可奈何。
類似的狀況一定也存在球隊招生的時候,
這是在體育活動不夠多樣化的台灣,我們這類校隊共通性的問題。
時代已經改變,
現在已經很難找到單純只為自己或為榮譽而努力,
特別是付出體力與時間、卻沒有“立即性”收穫的在校生新血了。
以前能招到生的作法,現在很可能都行不通;
如果一個隊歷史不夠久(好啦,就是船隊),
人丁不夠穩、不算興旺(不方便講別隊,還是講船隊)
真的很難經營下去。
以前船隊招生碰到的困難曾經是:
1、沒錢
2、沒人(招生人手嚴重不足,斷層多次)
3、冬山河太遠
後來實務上發現,當我們有了1和3,還是很難招到新生;
然後就導致2的發生。
除了划船界大環境的問題與該運動之特質以外,
很多是船隊自己必須檢討的(是的,我該好好檢討)。
球隊123都不缺,可是為何招生還是有困難?
當然這也跟大環境、運動性質有關;
因為橄欖球跟划船都是讓人家感覺
加入是“有點難度”的運動項目。
但校隊的招生困難是除了某些隊以外,
大多數校隊共同面臨的困境。
校隊,很可能需要的是全新的經營觀念,
榮譽很重要,但光講榮譽並不能當飯吃;
或許需要某些比較具體的誘因,或是跟過去不同的作法與觀念
我們才有機會找到更多“對的人”
加入校隊這個大家庭;
和球隊再走到70、80…年,甚至是100年。
一定會有那一天的,不是嗎?
-如果換個想法、換個作法的話。
在球隊60週年的同時,其實船隊也默默地10週年了。
在10週年的同時,
因為不在台灣,所以也沒像往年暑假舉辦活動
(說實話,我辦得累了)
沒想到,在這個值得紀念的一年,
船隊卻發生了史上最惡的狀況-
我們失去了最重要的隊友,小胖OB(郭佳鑫)。
這可能是船隊史上人第二齊的一次,
(沒了小胖本人,來幾個人都不算齊)
對我來說,是最撕心裂肺的一次;
真的完全無法想像沒了他,我要怎麼划下去。
看著球隊歡歡喜喜地慶祝60週年,
由衷為這個隊伍感到高興,雖來不及於上台大時加入;
但後來總算是加入了。
不能到場真的很遺憾;一直很期待的!
船隊從1995開始至今,
我卻很疑惑它會不會有下個10年?
畢竟努力不一定會有收穫,親手灌溉的樹苗如今已是風雨飄搖。
想到槳被偷,船也壞了;總是忍不住流下淚來。
但我知道還是有在校生在努力,還有曾經/正在幫助我們的人
以及船隊算起來也不少的OB們;
大家時間都不多,也都是心有餘…
但是,能不能試著將加入划船當成一件快樂的事來做、
或許來個新點子、新方法,
試著找更多同學朋友加入呢?
真的很希望船隊有下個10年、有100年。
一開始的幾個10年是最困難的,
但撐不過去就不會有往後的10年、20年
或是如球隊的60年,不是嗎?
祝球隊60歲生日快樂!
也幫划船隊切個小蛋糕,
輕輕地為遠方的、離我而去的所有隊友祝福-
My dear NTUBC,10歲生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