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錄自 Golf 看板 #1DdyzeVy ]
作者: ashin1069 () 看板: Golf
曾雅妮的淚水
2011-04-09 03:48 |迴響:0|點閱:580
納比斯科大賽衛冕失利,讓高爾夫球后曾雅妮當眾落淚。妮妮很愛哭,但她從小至今,
都是為了明確的目標而哭,她在小學五年級就決定勇敢做自己,才會有今日的成就。這位
二十二歲球后的淚水,對於台灣教育現狀、家長心態都有重要啟發,以妮妮為榜樣的年輕
人更可見賢思齊。
在升學主義掛帥的台灣,很難想像一個十二歲就決定「當PRO,把高爾夫球當工作」
的小女孩,會得到周遭環境的高度祝福。就此而言,曾雅妮無疑是幸運的,父母、教練以
及旅美學者的大力支持,讓她得以發揮天分與努力,一步步登上世界球后寶座。
但與其說妮妮比其他年輕人幸運,不如說妮妮更早認識自己,更早朝自己設定的目標堅
定前進,才可能走上對自己負責的人生道路。
曾雅妮日前接受本報「民國一百,當代風華─把台灣推向世界的精彩人物」專題獨家專
訪時,大方承認自己非常愛哭。早在六、七歲第一次打比賽時,就因為把球打進沙坑而嚎
啕大哭,當時她已經愛上在球場暢快揮桿的感覺,但還不會打沙坑球,因此在碰到挫折時
情急掉淚。
因為知道自己「為何而哭」,妮妮才能不斷克服挑戰。她喜歡跟別人「拚球」,雖然輸
了都是老爸付錢,但她可以連續四十五洞不休息,打得連教練都吃不消,顯示她非常清楚
自己的人生熱情所在;她更了解自己「遇強則強,遇弱則弱」的不服輸個性,才有可能在
球場上打敗任何比她更強的人,因此當父親問她「妳要讀書還是打球」時,她在十二歲就
給了明確而不打折扣的答案。
而各界盛讚曾雅妮之際,可曾進一步深思:當妮妮在球場上為了自己的既定目標而落淚
時,多數學生卻是在無止盡的功課與才藝補習中茫然落淚;當妮妮的父母尊重並支持其國
小五年級的人生抉擇時,多數家長卻是到了高中、大學仍不信任孩子的人生方向;教改推
了這麼多年,我們的教育體系究竟是鼓勵更多年輕人做曾雅妮、吳寶春、吳季剛,還是讓
更多上不了建中、北一女、台大的學生形同被放棄?
曾雅妮沒有走上社會主流思維期待的高學歷道路,的確讓她錯過不少「好學生」才會經
歷的人生風景,不少重要的知識訓練與人文思維,也有待她在社會大學中成長學習。但是
,愛哭的妮妮之所以如此自信,在於她很早就願意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同輩年輕人若不願
獨立自主、承擔責任,只想在其他人安排好的環境中且戰且走,又怎能看見非常不一樣的
人生風景?
儘管還會繼續遭遇挫折、傷心哭泣,然而,當妮妮擦乾淚水後,能夠以「無法(依照得
冠軍的傳統)跳水池,就回家跳游泳池」自嘲,你我都知道,這位二十二歲球后又往自己
的人生目標(當永遠的球后)前進了一大步。
http://blog.chinatimes.com/turtle/archive/2011/04/09/644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