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舌扺上齶

作者: willybaw (年輕人一定要有信心)   2007-12-25 11:45:31
<http://blog.zol.com.cn/222/article_221314.html>
為什麼要確認正確的舌抵上齶?
一般現在打坐的方法。若是坐的正直了,即使你昏沉、睡
著了頭也不會動,因為他象一塌銅錢是一樣的,一搭一松的立在那裏
,牙不要咬住,“舌柱上齶”,舌一頂上齶之後,小舌自然就打開了
,喉腔擴大了,呼吸就暢通了,不容易昏沉,舌頂上齶不容易昏沉,
你要真正舌住上齶,打坐一般不會昏沉,因為他呼吸空氣具足,氧氣
具足,人昏沉的時候,就是腦血氧不足了,氧不足就發木,一發木頭
就昏,神經系統失去控制了。 我看到修真子老師說:正確的舌抵上齶
是,口中發“爾”聲,舌尖所抵之處就是。也就是圖中的位置2或3,
都可發“爾”聲。首先我們可以藉由人體基本構造的瞭解,在鼻腔與
口腔之間,即上顎處稱為「金橋」,又曰「上鵲橋」,有二竅(唾液
分泌腺),舌根下亦有二竅(左為丹井,右為石泉),此處正是廉泉
穴(唾液分泌腺)。口腔後為咽喉,喉頭下接氣管,為呼吸空氣出入
之處;咽頭下接食道,為飲食進入胃的通路。如用舌頭沿上齶滑至上
齶最後無骨坑凹那裏的那地方確認為鵲橋的話(位置3),但是這地
方* 近喉嚨,舌頭頂那裏的話又彎的厲害?舌頭發酸的很?是這位置
嗎?但是我又看到論壇有人說小議舌抵上齶。
舌抵上齶即柱舌,古名為“搭鵲橋”,是氣功“調身”中最基
本的內容之一,在氣功修煉中有重要作用。
氣功修煉,重在調心。
心乃“君主之官”、“五臟六腑之大王”,而“舌為心之苗”,故舌
抵上齶不僅有利於調心,而且對五臟六腑均有一定的調節作用。任脈
經穴,下起於會陰,上終於承漿(位於下頦唇溝的中點);督脈經穴
,下起于長強而上止於齦交(位於上唇系帶與齒齦連接處),舌抵上
齶,可以上承督脈之齦交而下接任脈之承漿,對於溝通任督二脈氣血
的運行、形成“周天運轉”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故古人將舌抵上齶
形象地稱為”搭鵲橋”。那麼舌抵上齶該如何操作呢。按正宗的傳授
,並非是有意地將舌頭卷起抵住上齶,否則將“差之毫釐,謬以千里
”。其正確的操作方法是:
把口唇輕閉、牙齒扣攏,舌尖即會自然地
抵在上齶與上牙齦之間(實為齦交穴內側),而絕不可將舌頭翹起用
力抵住上齶。位置1。
或口中發“爾”聲時舌也可頂在圖中位置2的
地方(即在1和3之間皺紋多的當中為鵲橋)這樣舌頭比較舒服難道是
這個位置正確嗎?
答案
舌頂上齶,我查閱了很多書和資料,有一本
叫?八寶硬氣功?的書有談到怎麼"舌頂上齶",具體內容如下:
舌體
宜直不宜卷,宜輕不宜重,恰在* 近上牙根處.
但一本道教典籍介紹
是舌尖頂在硬齶和軟齶之間。說上齶是天池穴,因其上通腦髓,恐其
往下洩氣,用舌頂住天池穴,引真氣由玄膺穴下降丹田,生有甘露,
順歸氣管,過十二重樓
閉口藏舌,舌頂上齶的做法,從前是要把舌
尖反卷過來成90度,以舌尖底面頂到上齶部位。因在人之上齶有兩個
小窩,叫做“天池穴”。故上齶是天池穴所在,位置在上牙床內寸許
凹陷處,口念“而”字舌尖所觸部位。閉天池,一是為了開玄膺(玄
膺穴在巧舌之後),玄膺一開真息往來暢通無阻。再則閉天地易生津
。舌根下有生津兩穴.左為金井,右為石泉。靜坐往往有津液滿口的
現象,並感清而甜。此時應用吞律法將津液吞入腹內。即舌頂上齶不
動,將津液吮至舌根待欲噴嗆時引頸吞下並“汩汩”有聲。據說這樣
引吞能直接入任脈化為陰精,是造精之捷徑,健身之妙法。
舌頂上
齶,是煉?的起碼常識,但其原理,無人深究。人之上齶部位,有
兩個小窩伸進手指可以摸到,道家稱為“天池”,此非針灸之穴位,乃
屬修煉之關竅。在位置3前面的硬骨處2邊有2個小孔,用你舌頭點到
硬骨後,舔下2邊,2個洞吧,還是軟骨(或說無骨之凹處),所以可
以確認該頂這位置為正確。
一般各家功法,多半是講舌“抵”上顎,
有的說舌尖輕輕抵住上齒齦。這種做法的目的是為了接通任督二脈,
同時產生津液。從我的實證效益看,舌尖如果輕抵上顎或抵住上齒齦
,口生津液的效果並不明顯。查有關史料,則是講:“舌柱上顎”,
並強調“漸塞喉嚨一竅”,意為舌頭與上顎接觸的過程中,要像一根
柱子擎住上顎,並且舌尖要逐漸向軟齶的盡頭,接近喉嚨的部位移動
,最後定在此處。 用此法修煉,雖然開始舌頭有些不自然,但很快
就適應了,而且津液可以比較明顯地出現。
同時我也得到已通任督的
朋友說舌頭自然 放鬆就行,等練出了氣通任督 到時會有股力量
把舌頭吸上去。所以我認為一開始的話也可以頂位置1,雖然津液沒正
確位置來的多,等以後到通任督自然就會頂到正確的位置了。我這幾
天沒事就舌抵上齶一直溢出滿口很稠的津液,並感清而甜,大家可以
一試。
作者: nknuukyo (我無所能因敵成體)   2007-04-10 15:06:00
寫得不錯 老包回國講一下 切磋切磋XD
作者: shogun (Kuan)   2007-06-19 00:09:00
也有人說就是牙齒後方,感覺會有一粒粒粗糙感覺,這是火穴在後面一點,會感覺到平滑處,這就是水穴而牙齦處就是風穴,看你是要哪種,要靜下心有唾液,就水穴輕輕的將舌尖貼上就夠了,自然又有效果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