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萬喚!! 何明修老師的環境社會學大綱出爐!!!
下學期周一678節,歡迎大家來修課!!
=====凡參加台大「氣候變遷與人類永續發展課程群組」,之演講、研討會活動一次,並
且有簽到記錄者,即在期末總成績加一分(百分制)。=============
環境社會學
課程編號:
授課講員:何明修
mingshoho@gmail.com
教室:社207
上課時間:週一第678節(14:30-17:20)
面談時間:週四10:00-12:00(請先預約)
一、課程介紹
德國當代社會學家Ulrich Beck指出,「沒有呼吸,就沒有社會行動」,這個理所當然的
常識一針見血地點出了傳統社會學的盲點。社會學家太常將社會以外的事物視為理所當然
的,大自然要麼是社會生活的背景,要不然就是人類開發的對象。
越是到晚近,這種狹義的社會學思考(sociologism)面臨了生態學的挑戰。生態學揭露了
有機體與環境互為依存的緊密關係,然而,在一開始時,這項探索並不將人類視為其研究
對象。一直到晚近,生態學家才發現人類並不是享有生態法則的豁免權,社會與自然的互
動遠比想像的更深遠。因此,如何「將環境帶進來」(Bring the Environment Back In)
成為研究者所需要面對的課題,社會學也必得重新思考以往忽略的問題,例如經濟成長的
同時是否也帶來負面的傷害?工業社會的發展模式是否能夠永久持續?以科技征服自然是
否必然導致社會階層化與不平等?要解答這些問題,我們需要解放社會學的想像力,重新
釐清社會與自然的互動關係。
因此,環境問題是涉及了科學技術的問題。在科技主導的當下,新的環境污染不斷地被創
造出來。相對於科技菁英的宣稱,當前科技並不是來自於人性,而是來自於資本積累的結
果。為了開創新的利潤,為了創造新穎的商品,我們所處的世界成為了「副作用的社會」
(society of aftereffects)。因此,只當行動手機成為市場主流時,我們才發現電磁波
的危險。然而,奇特的是,要診斷出新科技所帶來的風險,則是需要科學知識的介入。科
學在此的角色是雙重的,一方面它帶來新的不確定性與傷害,另一方面,只有透過科學,
我們才能建構出一個低風險的社會。
另外,環境問題也是一個攸關民主的問題。民主作為一種政治制度,能和平地、有效地解
決權力與資源分配的問題。但是在當代的風險社會下,環境也被政治化,成為需要政治討
論與政治解決的議題。在公民權的討論中,環境權或生態公民權成為新開發出來的議題。
然而,在科技官僚的主導下,環境與社會成為了專家的禁臠。種種以科學之名的社會工程
並沒有取得大多數人的真誠同意,反而驕傲地凌駕於民意之上。將環境議題政治化是邁向
公共化的第一步,唯有如此,我們能建立一個與自然更和諧的關係。
這門課是台大「氣候變遷與人類永續發展課程群組」之一部分,並且獲得其教學資源的補
助,相關訊息見其官方網站
(http://shs.ntu.edu.tw/course/course.php?group_id=26&plan=A&number=A007),或臉
書之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ntuGCHFDCG)。
二、課程目標
在定位上,我們重視對於理論文獻與經驗研究作品的研讀,希望能夠啟發此一問題的興趣
。本課程的設計有兩個目標:
第一,我們希望能夠引發學生對環境議題的興趣。因此,我們的課程希望能使學生更敏銳
地審視諸多的議題,並且發揮社會學的觀點,來提供另一種思考的可能。
其次,我們也希望學生能將學到的觀點來看台灣目前的各種環境問題。
三、上課方式
這一門大學部的課程,除了講員授課以外,我期待學生自發性地提出問題,無論是針對講
員的授課內容疑義,或是個人心得分享。主動提問與發表看法,不僅是學生的受教權益,
也會影響課堂表現的分數。
本課程是採取多種上課方式,包括講員授課、來賓演講、紀錄片觀賞、田野參訪、小組報
告與討論。我們希望這樣的安排能多鼓勵學生的參與,並且啟蒙知識興趣。
分組報告是安排在學期最後的部分,我們希望學生能在吸收了環境社會學的理論觀點之後
,回頭來審視台灣晚近的環境議題。我期待學生從選擇一項當前的環境爭議(例如航空城
、北宜直鐵),積極收集第一資料(文獻、訪談、田野觀察),並且採用課堂所介紹的理論
觀點(環境正義、發展主義等),來加以分析與討論。學生應主動收集資料、準備口頭或其
他方式的呈現方式。預計報告時間約為20分鐘,以及5分鐘的發問與討論,時間有限,請
務必精準掌握內容。全班共分了六組,分組報告不需要完整的書面報告,只需要繳交簡報
檔案即可。為了真正落實分工,組員的個別貢獻將會另外評分。
本課程的上課講義會在帝宇影印店製作,請同學在第一次上課時登記份數,並且自行前往
購買。帝宇是在辛亥路2段155號1樓(台大校園對面),電話2736-8495。
四、評分方式
期中考35分,分組報告30分、課堂討論與參與20分、田野參訪心得15分。
為了鼓勵同學在課外時間,主動吸收環境社會學相關知識。
凡參加(1)台大「氣候變遷與人類永續發展課程群組」,
或(2)台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
(http://rsprc.ntu.edu.tw/zh-TW/)之演講、研討會活動一次,並且有簽到記錄者,
即在期末總成積加一分(百分制)。
五、授課計劃
第一週 2/23:[春節假期,不上課]
第二週 3/2:課程簡介:環境社會學導論
Gould, Kenneth A. and Tammy L. Lewis (2009) “An Introduction to
Environmental Sociology” and “Conclusion: Unanswered Questions and Future
of Environmental Sociology” in Twenty Lessons in Environmental Sociology,
eds. by Kenneth A Gould and Tammy L. Lewi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2-6, 290-298.
第三週 3/9:台灣的環境運動:反核電污染I
[記錄片觀賞]崔愫欣 (2005)《貢寮,你好嗎》。
[講員出國開會,由助教負責播放]
第四週3/16:貧窮與發展主義的迷思
Escobar, Arturo (1995) “The Problematization of Poverty: The Tale of Three
Worlds and Development,” in Encountering Development: The Making and
Unmaking of the Third World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p.
21-54.
第五週 3/23:科技、意識型態與環境
McNeill, J. R. (2012) 《太陽底下的新鮮事:二十世紀的環境史》,李芬芳譯。台北:
書林,頁309-368。
第六週 3/30:共有資源的衝突與管理
Ostrom, Elinor (1990) “An Institutional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Self-Organized and Self-Governance in CPR Situations,” in Governing the
Commons: The Evolution of Institution for Collective Ac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29-57.
第七週 4/6:[民族掃墓節遇例假日補假]
第八週 4/13:風險社會與生態現代化
Beck, Ulrich (1992) “From Industrial Society to the Risk Society: Questions
of Survival, Social Structure and Ecological Enlightenment.” Theory, Culture
and Society 9: 97-123.
Mol, Arthur P. J. and Martin Jänicke (2009) “The Origins and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of 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Theory,” in The 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Reader, eds. by Arthur P. J. Mol, David A. Sonnefeld and Gert
Spaargare (London: Routledge), pp. 17-27.
第九週 4/20:環境爭議的解決:人民或專家?
Dryzek, John S. (1997) “Leave it to the Experts: Administrative Rationalism”
and “Leave it to the People: Democratic Pragmatism,” in The Politics of
the Earth: Environmental Discourse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63-119.
第十週 4/27:期中考
第十一週 5/4:環境正義
[專題演講] 鄭景雯 (美國亞歷桑那州立大學景觀學系助理教授)
美國環境正義與氣候正義概論
Mohai, Pellow, & Roberts. 2009. “Environmental Justice.” Annual Review of
Environment & Resources 34:405-430.
第十二週 5/11:台灣的環境運動:反核電污染II
[田野參訪:貢寮核四工地。本日不上課,將另擇五月某一個星期六進行。在6/1之前,需
要繳交田野參訪心得]
第十三週 5/18:台灣的環境運動:反石化業污染
Ho, Ming-sho (2010) “Co-opting Social Ties: How the Taiwanese Petrochemical
Industry Neutralized Environmental Opposition,” Mobilization: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15(4): 447-463.
Ho, Ming-sho (2014) “Resisting Naphtha Crackers: A Historical Survey of
Environmental Politics in Taiwan.” China Perspectives 2014/3: 5-14.
第十四週 5/25:台灣的環境運動:反高科技業污染
Luthjie, Boy (2014)「全球電子業的變動圖像:新經濟中的大量生產網絡」,收於《挑
戰晶片:全球電子業的勞動權與環境正義》,Ted Smith, David A. Sonnenfeld, and
David N. Pellow 編( 台北:群學),頁75-93。
Chiu, Hua-mei (2014) “The Movement against Science Park Expansion and
Electronics Hazards in Taiwan: A Review from an Environmental Justice
Perspective.” China Perspectives 2014/3: 15-22.
第十五週 6/1:災難的社會學意義 I
Adger, W. N. (2006) “Vulnerability.”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16:
268-281.
Aldrich, D. P. (2012) Building Resilience: Social Capital in Post-Disaster
Recover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p.1-23.
Lin, Thung-Hong (forthcoming) “Governing Natural Disasters: State Capacity,
Democracy, and Human Vulnerability.” Social Forces.
第十六週 6/8:災難的社會學意義 II
[專題演講]李宗義(台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災難循環與社會解剖學
:中國汶川地震的考察
Klinenberg, E. (2014)《熱浪:芝加哥災難的社會剖析》。北京:商務出版社。頁7-39
。
第十七週 6/15:期末報告發表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