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是否可提供臺大同學轉作其他非營利用途?(須保留原作者 ID)
(是/否/其他條件):
是
哪一學年度修課:
104 學年度第 2 學期
ψ 授課教師 (若為多人合授請寫開課教師,以方便收錄)
蔡曜陽 老師,與 潘永寧、李貫銘 合開
λ 開課系所與授課對象 (是否為必修或通識課 / 內容是否與某些背景相關)
機械系大二必修
δ 課程大概內容
潘永寧教授:鑄工、焊工
李冠銘教授:成形
蔡曜陽教授:切削
Ω 私心推薦指數(以五分計) ★★★★★
★★★
η 上課用書(影印講義或是指定教科書)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6th Ed, S. Kalpakjian S.
Kalpakjian, S. R. Schmid, Pearson
但其實用不太到,建議不用買。
μ 上課方式(投影片、團體討論、老師教學風格)
三位老師都是用投影片教學,不同的內容會加上相關製程的影片。
基本上屬於中規中矩的課,但因為三位老師的上課方式都有些許的無趣,因此還
蠻容易就恍神或不專心,且每個教授著重的重點不一,需要一點時間習慣。
σ 評分方式(給分甜嗎?是紮實分?)
有三次大考,另外李貫銘老師出過一份作業。
三位老師的出題風格也大相逕庭,潘永寧老師的考試只要將投影片中每個製程的
特色記熟基本上就可以拿高分;李貫銘老師的考試則要將材料的性質跟一些基本
原理記得很熟才有可能拿高分;蔡曜陽老師會開放帶一張大抄進去,有些題目還
是投影片中沒出現過的,需要一點額外知識才能拿高分。
ρ 考題型式、作業方式
考試題型:
潘永寧教授:全問答題
李貫銘教授:是非題 + 問答題
蔡曜陽教授:選擇題 + 簡答題 + 計算題
作業:
只有李貫銘教授有出,題目是找出板手的製程詳述他的方式,以及板手材料的選
擇等等,做成一個報告。
ω 其它(是否注重出席率?如果為外系選修,需先有什麼基礎較好嗎?老師個性?
加簽習慣?嚴禁遲到等…)
蔡曜陽教授每節課都會傳點名單點名,其他教授則不點名。
不須基礎,但若有修過工程材料的話會比較了解其內容。
Ψ 總結
因為合開的關係,這個學期的課被分成三個部份分別給三個教授教課,造成不管
是上課、考試都必須重新適應不同老師的風格,這方面我覺得是比較麻煩的地方
。而雖然課堂是蠻涼的但考試並不會比較簡單,還是需要投注一些心力下去,如
果有考古題的話會比較輕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