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價] 105-2 葛克昌 財稅法

作者: ntuwwwhth (廢宅)   2017-08-19 16:58:01
※ 本文是否可提供臺大同學轉作其他非營利用途?(須保留原作者 ID)
(是/否/其他條件):是
哪一學年度修課:105-2
ψ 授課教師 (若為多人合授請寫開課教師,以方便收錄)
葛克昌
λ 開課系所與授課對象 (是否為必修或通識課 / 內容是否與某些背景相關)
法律系選修,限法律系學生,但印象中課堂上不乏有外系、外校的學生修習本課程。
δ 課程大概內容
老師在期中週以前會上課,期中週以後是同學分組報告,模式是第一節課報告,並於下課前由評論組問報告組問題,第二節課報告組回答問題,再由老師就報告內容做補充。但到後來常常老師只剩下二十分鐘或是更少時間補充。
老實說,我並不是很清楚老師上課的脈絡,可能是我初次接觸財稅法這個領域,並不能很全面地掌握老師上課所想表達的內涵,但感覺老師上課常常針對幾個重要的核心概念做說明,比較像是補充說明式的授課方式,比較沒有一個主要依循的大架構。
Ω 私心推薦指數(以五分計) ★★★★★
4顆星
η 上課用書(影印講義或是指定教科書)
所得稅法與憲法(三版),葛克昌
μ 上課方式(投影片、團體討論、老師教學風格)
老師上課主要是口頭授課,輔以板書,不使用PPT。但後半學期主要是以同學報告為主,多使用PPT報告。
σ 評分方式(給分甜嗎?是紮實分?)
極甜,修這門課基本上完全不用擔心成績的事,期中口頭報告認真準備,期末報告不要亂寫都會有很好的成績。
ρ 考題型式、作業方式
一個期中分組報告,一個期末個人報告,沒有期中期末考。兩個報告的配分比例未知。
期中報告是以口頭報告為主,並不需要交紙本報告,老師會在學期中差不多的時間,上傳題目數題(我們這班好像總共有八題還是九題),大家就在某一次的課堂結束後,在黑板上自己喜歡的題目編號下寫下自己的名字,這就是期中報告的題目。並在期中週後依題目編號依序上台報告。
題目是一個案例事實,必須分析爭點,把解題過程在課堂上呈現給大家。
並且老師會安排評論組,在報告組同學報告完之後提出問題。有沒有列入評分不得而知。
期末報告主題不拘,只要是跟財稅法相關的題目都可以,舉凡最高行政法院的判決、決議,或是財稅法的學說爭議,甚至期中報告的所有題目,包括自己期中報告負責的題目,都可以更加深入撰寫都可以當作期末報告。
ω 其它(是否注重出席率?如果為外系選修,需先有什麼基礎較好嗎?老師個性?
加簽習慣?嚴禁遲到等…)
老師講話非常緩慢而小聲,並且會在奇怪的地方停頓許久,據說是跟老師之前的身體因素有關,並不可考。
老師就像是一個親切和藹的老伯伯,非常可愛,但在談論專業內容時,卻又變得尖銳犀利,常常把報告的學生問得不知所措,老師雖然說,把你逼到懸崖,你的潛能才能激發出來,但仍然看得出來老師問問題的脈絡,是在一步一步引導學生,並不像是某些評論組同學是為了問倒台上的同學而問。
老師不點名,從來都沒來上過課也沒關係,因為期中報告十個人一組,要寄生非常容易(聽教授說我們這班選課人數爆多,有70幾人,以前可能通常都30幾人一班),期末報告隨便寫要湊千字也不是難事,而且給分極甜,是一堂缺學分的同學可以趕快來修的課。
老實說,我也不清楚究竟在這一個學期我學了什麼,很難講出一個具體的成效,但我想,老師教導我們的,是一個法律的精神,細節或技術性的東西也許沒有交給我們,但卻以量能原則等等基本原則為主地,確切傳達了作為一個法律人、法官應該要有的精神,雖然並不知道老師每堂課確切教了哪些內容,但我卻很少缺席這堂課,上這門課就好像是感受一個老學者,對一門專業的熱情,感受他所傳達的溫暖,身為學生,坐在底下聽講十分享受。
講得很八股,也可能有很多人不以為然,每個人會有不同的感受,去聽聽看就知道自己喜不喜歡了。
Ψ 總結
老師除了上課之外,對於行政的東西基本上完全不管,對於課堂規定也都講得不太清楚,也是經過多次詢問之後才大概知道老師的報告主要是如何進行等等,為了使以後修課的同學不會再一頭霧水,才寫了此篇評價。
要確實學到財稅法的相關能力,這堂課可能不會是你的首選,但如果想要了解財稅法的精神,這堂課會是你很輕鬆的入門。
作者: balloon7n (趴趴)   2017-08-21 21:27:00
推個廢宅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