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是否可提供臺大同學轉作其他非營利用途?(須保留原作者 ID)
(是/否/其他條件):是
哪一學年度修課:106-2
ψ 授課教師 (若為多人合授請寫開課教師,以方便收錄)
鄭義愷
λ 開課系所與授課對象 (是否為必修或通識課 / 內容是否與某些背景相關)
哲學系選修
(老師說大三以上和修過西哲史會比較好)
δ 課程大概內容
曼海姆《意識形態與烏托邦》
漢娜.鄂蘭《人的條件》
Aristophanes, Birds
Al-Farabi, The Poitical Writings Vol.2,
Thomas More, Utopia
Francis Bacon, New Atlantis
Ω 私心推薦指數(以五分計)
★★★★★(爆表才對啦!!
η 上課用書(影印講義或是指定教科書)
老師自編講義
μ 上課方式(投影片、團體討論、老師教學風格)
課前預習文本(很重要)
上課“醉心”於老師精彩活潑(?)的講解
可以隨時舉手發問
老師都會很認真跟你討論
(但請不要太偏題XD
老師有規定絕不能用任何電子產品
他說會扣出席
(雖然實際上都只是請你關掉電子產品
不過根本不用擔心這堂課會很無聊
因為老師上課就像一個活劇本XD
上課很幽默又很激昂
(突然拍桌子不要被嚇到XD
想睡覺和玩手機都來不及
錯過老師的精彩講解就是自己的損失惹w
σ 評分方式(給分甜嗎?是紮實分?)
出席討論 10%
隨堂作(ㄎㄠˇ)業(ㄕˋ)60%(四次各15%)
期末考 30%
非常紮實分
老師是個會認真自己改考卷的人
而且每次都會附上認真的評語
ρ 考題型式、作業方式
老師說為了促進我們學習效能
作業不帶回家寫
而是在課堂上寫
雖然名義是隨堂作業
但其實就是開書考試啦XDD
所以有作業的那周就要花多點時間把文本讀熟
老師在開學前會說明他的作業要怎麼寫
(比如建議我們文本要讀三次XD)
通常作業的結構是以下:
第一段是摘要重點(10%)
第二段就是看題目要你找文本論證(60%)
第三段就是寫你自己的想法(30%)
由於老師是非常認真在改考卷
所以分數和評語也都會給的很不吝嗇XD
讀錯的時候老師就跟你說“有誤讀”
寫的不錯的時候就會稱讚你“寫的很好”
分數的話 我自己大部分都落在70~80上下
期末考題則是在考前一兩週先發
雖然我不知道我期末多少
不過整學期最後成績是A-
其實這門還蠻重的
因為四次考試要讀的文本範圍頗多
有時候不見得第一次就能讀懂
必須花不少時間和精力
不過這門課的文本都很有意思
例如我很喜歡Aristophanes的喜劇
以及Thomas More的Utopia
所以不會因為考試很重而對這門課失去興趣
另外老師用隨堂作業的目的就是要我們先預習文本
以利於上課的時候能比較好吸收
所以我自己就算沒有考試也都會盡量自己先讀過文本
上課的時候也比較輕鬆
又可以看老師發狂的講解XD
ω 其它(是否注重出席率?如果為外系選修,需先有什麼基礎較好嗎?老師個性?
加簽習慣?嚴禁遲到等…)
加簽是否成功取決於你第一次考試有沒有到
第一次考試就在開學第二週
如果覺得分數低於60或沒到考
請自行考慮是否要修或老師會“幫你”退選
出席率的部分
雖然偶爾會點名
但因為我都有到
所以對出缺席率無感(?
Ψ 總結
義愷雖然是106-1剛來的新老師
但是上課非常有魅力!!!
習慣他的tone的人(像我)已經被虜獲人心(?)
變成一個超級小粉絲了XD
雖然課程整體來說相當重
但是非常值得一修
一是因為可以看活劇本演出(咦w
二是因為老師的哲學思維非常細膩
對於文本的詮釋都非常精闢有趣
而且老師是非常用心在備課和改作業
我自己在寫作業的過程中成長了不少
也對哲學有更大的熱愛和興趣
另外我也有修106-1開的“思考民主”
不過因為老師那時剛進台大
所以評分較鬆,而且作業是帶回家寫
我就沒再另外寫評價
這學期(107-1)我有修他的“存在主義”
評分方式和烏托邦一模一樣
只是文本更難了orz
等這學期結束再來看要不要寫存在主義的評價文囉
下學期(107-2)老師說他的新課評分方式會改
所以可能不會跟烏托邦和存在主義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