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是否可提供臺大同學轉作其他非營利用途?(須保留原作者 ID)
(是/否/其他條件):
須保留原作者 ID
哪一學年度修課:
107-1
ψ 授課教師 (若為多人合授請寫開課教師,以方便收錄)
蔡毓芬
λ 開課系所與授課對象 (是否為必修或通識課 / 內容是否與某些背景相關)
筆譯組選修,翻譯學程學生優先,
授課對象主要為外文系學生。
不過本班中有一位工學院的學生。
δ 課程大概內容
做作業+課堂即席討論+小組報告+等等...
課程後半有介紹並使用trados跟termsoup完成作業
Ω 私心推薦指數(以五分計) ★★★★★
喜歡從做中學的學生:★★★★★
個人感覺:兩顆半(一顆給助教的修改+解說簡報,
一顆給英文契約書單元的授課,半顆給可以免費試用termsoup)
η 上課用書(影印講義或是指定教科書)
無
唯「科技法律」之單元有發放書本之一頁影印
翻譯文本主題
——————
(第一週課堂上同學們所找的文章即為本學期的翻譯文本,
括弧內為諸文本的內容主題或標題,四篇英翻中,兩篇中翻英)
科技新聞翻譯(Immersive Technology、相機新聞稿)
手冊類文件(Pro tools user guide、小米手機使用手冊)
科技法律(NON-DISCLOSURE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GREEMENT)
科技論文(soft robot that navigates its environment through growth)
提醒:各位同學找的文本即決定了之後作業的難度及內容。
μ 上課方式(投影片、團體討論、老師教學風格)
課程以兩週為一單位,進行模式大致如下:
——————————————————
前週:星期日晚上以前繳交翻譯作業初稿。
第一週:第一節課上網觀看當週主題相關的一篇網路文章,兩三人一組,
觀察其措辭、翻譯腔、行文特色等等,並於第二節課向全班分享你的發現。
第二週:當週負責小組進行簡報,於[第一節課]解說翻譯該文本應注意之處、同學的翻譯
文應改進之處等等。[第二節課]修改自己的翻譯初稿,完稿上傳ceiba後即可自行離開。
助教約在一週後改好大家的翻譯文並上傳講解用的ppt,老師會花0到60分鐘(0代表沒有
講解)帶過裡面到內容,並開啟約兩份譯文並口頭提及幾處錯誤。
——————————————————
課程後半此模式稍有變動,詳見下方的記述:
week 1 課程評分&規定、報告主題分組、網上搜尋課程翻譯用的文本,截取約一千字
week 2 老師出國開會,因此不上課,在指定時間內完成短文翻譯練習,輸入於谷歌表單
week 3 國定假日
week 4 老師開啟google表單,口頭檢討大家的翻譯練習。
——————(Immersive Technology,AR及VR的比較報道)——————
week 5 觀看網路科技新聞文章,小組討論後分享文章的優劣之處。
介紹台師大的可讀性指標分析網站。
week 6 第一節課:負責小組報告;第二節課:自己修改初稿。
——————(FuJifilm 產品文)——————
week 7 [第一節課]ceiba上公佈五家相機廠商的品牌名。兩人一組找相機公司的產品新聞
稿,比較中英版本差別。下課十五分鐘前檢討上次的翻譯作業,念過助教的評析ppt。[第
二節課]把你比較的結果分享給大家聽。
week 8 第一節課:負責小組報告;第二節課:自己修改初稿。
——————(Pro tools使用手冊)——————
week 9 示範trados,利用trados在課堂上完成本週翻譯初稿。
week10 第一節課:負責小組報告;第二節課:自己修改初稿。
——————(小米M1使用手冊)——————
week11 示範termsoup,自行尋找一廠牌的手機操作手冊,並報告分享。
week12 第一節課:負責小組報告;第二節課:自己修改初稿。
——————(保密協議暨智慧財產權歸屬)——————
week13 發下一張handout,講解英文契約書常見的格式,並檢視作業文本的契約書格式。
week14 第一節課:負責小組報告;第二節課:自己修改初稿。
——————(soft robot 期刊文獻&團體作業)——————
week15 找尋個領域的中英文期刊,並觀察其格式的差別。
week15 (補課日)團體作業,限時內全班合力翻譯一篇五千多字的期刊報告。
week16 第一節課:負責小組報告;第二節課:自己修改初稿。
week17 期末考週不上課
σ 評分方式(給分甜嗎?是紮實分?)
據ceiba上記載之配分,
小組報告 20%
翻譯作業 60%
課堂表現 20%
但各項得分不公佈所以實際得分不明。
本人全勤,一次遲到十分鐘,作業準時交,拿A
ρ 考題型式、作業方式
沒有考試,都是翻譯作業。
每隔兩周之星期日晚上九點前上傳譯文初稿,
報告組別講解後,利用剩餘課堂時間修改上傳完稿。
如上方所述。
ω 其它(是否注重出席率?如果為外系選修,需先有什麼基礎較好嗎?老師個性?
加簽習慣?嚴禁遲到等…)
加簽
這次收十位學生。第一週上課鐘響十位學生在教室,上課五分鐘後也是維持十位學生在教
室,大概是為維持小班人數,於是老師當天來晚的都不給加簽。
上課飲食
雖然在電腦教室上課,同學吃早餐老師也沒有特別管。不過最好還是不要上課飲食吧。
老師個性
本人不太擅長形容人的個性,不過老師突然會有頗幽默的發言,印象中其他評價文也有提
及。
出席、遲到
依照課程規定,出席率及遲到都會列入成績計算
Ψ 總結
—沒有總結,以下純粹是個人感想隨記,加減看即可。—
翻譯完稿完成後即可離開教室,這點滿自由的。
全班團體作業來臨前,可以先建立全班的臉書社團 or line群組 作為溝通討論的管道,
其實課程一開始就可以這樣做,同班同學們好好互相照應。
課程的性質偏向練習及討論導向,課堂不會專門教授翻譯理論或中英語法比較,
總課堂時間約一半是報告+討論,¼ 是修改自己的稿,如上方記述。
即席討論的部分,因為文章是當場才找或指定觀看,報告的點也是當場想出來,
所以呈現結果可能比較零散。加上老師通常是口頭提點的方式解說,
因此整體課程個人感覺知識的傳授較零碎缺乏系統性。或許是本人對翻譯課的期待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