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是否可提供臺大同學轉作其他非營利用途?(須保留原作者 ID)
(是/否/其他條件):是
哪一學年度修課:
108-1
ψ 授課教師 (若為多人合授請寫開課教師,以方便收錄)
陳賢燁
λ 開課系所與授課對象 (是否為必修或通識課 / 內容是否與某些背景相關)
化工系大三必修
δ 課程大概內容
一段--conduction
二段--convection + 數值方法(for conduction)
三段--radiation + heat exchanger + mass transfer
三次考試大致以heat transfer的三種分類(傳遞途徑)劃分,會有沒教完的
排到下次考(所以第二次有用數值解conduction,第三次有熱交換器屬於
convection的部分),最後教質傳
Ω 私心推薦指數(以五分計) ★★★★
雖然跟別班比起來教比較少,但滿強調觀念講的也清楚
η 上課用書(影印講義或是指定教科書)
Fundamentals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THEODORE L. BERGMAN, ADRIENNE S. LAVINE
老師用的版本和系上訂的版本不一樣,以老師的為主
μ 上課方式(投影片、團體討論、老師教學風格)
投影片,會在上課前放在ceiba,有時會再更新
是說有一兩次老師出國,用視訊給我們上課,這個感覺...如老師親臨
σ 評分方式(給分甜嗎?是紮實分?)
應該算不錯
一段二段各佔25%
期末30%
作業20%(還篩掉兩次低分)
ρ 考題型式、作業方式
作業是課本習題,放在投影片最後
考題風格有些難捉摸,但不會太難
第一次段考比較偏計算,但二、三次有考觀念、定義
老師特別強調說不用背公式,他會把課本的表印在考卷最後
ω 其它(是否注重出席率?如果為外系選修,需先有什麼基礎較好嗎?老師個性?
加簽習慣?嚴禁遲到等…)
可以不去上課,只要考試記得來就好
但上課時會透露考題方向/題型,沒聽到比較吃虧
沒有基礎的話只要來上課或自己讀原文書應該沒什麼問題
老師人很好,有問題可以找他討論,但不開放加簽(因為系上開三個班,
人數要平衡)
最後的部分--mass transfer因為時間趕,所以大略順過去而已
不過意料之外的是,課堂的最後不是mass transfer,而是在老師對人生/學習
的體悟中結束
Ψ 總結
如果想學更多,可以到別的班
如果想學好基礎觀念&前後觀念的融會貫通,推薦老師的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