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 108-2 A8 現代生物學之應用 朱家瑩

作者: Lyu7 (永遠的初學者)   2020-08-11 09:51:19
※ 本文是否可提供臺大同學轉作其他非營利用途?(須保留原作者 ID)
(是/否/其他條件): 是
哪一學年度修課: 108-2
ψ 授課教師 (若為多人合授請寫開課教師,以方便收錄)
朱家瑩教授、李心予教授、陳俊宏教授、黃偉邦教授
δ 課程大概內容
課程介紹、生物學的基本單位—細胞(朱家瑩)
血管抑制物質之應用與其發展(李心予)
戴奧辛生物監測系統之建立(李心予)
從生物學談跨領域學習(陳俊宏)
仿生學(陳俊宏)
阿茲海默症致病機轉之基礎研究(黃偉邦)
現代生物科技以及人類基因體計畫(黃偉邦)
模式生物在現代生物學的角色(黃偉邦)
藥物開發過程之簡介(李心予)
人類遺傳標記與醫學上之應用(朱家瑩)
致癌機轉之研究與癌症治療概論(朱家瑩)
Ω 私心推薦指數(以五分計) ★★★★★
* 不介意課程的深入性:★★★★★
- 因為是一週一主題,花一堂課的時間介紹,
理所當然不會教得太深入,
介意的人請三思
* 涼涼的通識:★★★★ + 0.75★
- 本人沒修過很多通識課,但 loading 應該不重
- 如果組員很 carry ,期末報告可以很輕鬆
η 上課用書(影印講義或是指定教科書)
教授們的投影片
μ 上課方式(投影片、團體討論、老師教學風格)
受到疫情影響,前幾堂課是在原教室上課,之後都是看在 NTU COOL 上的影片
如果是在教室上課的話,每週都會拿到一張小問卷(教學意見表),
當作出席的依據,不過不知道填答內容和分數有沒有關係
第一堂課是教授講當週的課程,第二堂是小組討論,題目為當週課程延伸
(由助教分組,會盡量讓小組中有不同學系的學生)
如果是線上影片,通常在前一天 15:00 就會開放影片觀看
小組討論方式由自己組別決定(視訊、文字通訊等)
課程當天 16:30 開放 COOL 上的討論區上傳討論結果,到 18:00截止
整學期除了期末考週的其它 15 週, ceiba 上都會有幾篇當週主題相關文章,
需寫 10 週的 200 字以上心得。
如果非常討厭寫心得, 0.25★是為你扣的:)
不過這一點也不可怕
比較可惜的是,這學期的小組辯論賽和大會考因疫情取消,所以不能提供相關資訊
然後怕太主觀,就先不個別對教授們的上課風格做評論了 > <
σ 評分方式(給分甜嗎?是紮實分?)
以最終版本為準
* (30%) 出席 + 文章心得
- 有寫 10 週心得: 24 分
- 第 3 、 4 週出席各佔 1 分(前四週仍是現場上課)
- 剩下 4 分根據心得內容給分
* (25%) 課後小組討論
* (20%) 個人期中報告
- 前半學期上課主題相關的報告及心得
- 和本課程主題有關的網路留言糾正、解釋
* (25%) 小組期末報告
- 辯論賽主題 或
- 和本課程主題有關報告,形式不拘
(我們這組是做訪談影片,聽說以前有組別做桌遊)
- 這學期因為上課 16 週,繳交報告的期限在期末考週後的兩星期,比較輕鬆些
之後恢復成 18 週,應該會在期末考週截止,所以還是別太晚開始做
期末最後會有組內互評,這是制裁參與度低的組員好時機(誤
本人心得 + 出席有拿滿分,期中報告自認有認真寫但寫不多,
組內該做的應該都有做,最後是 90.多的 A+
甜不甜看之後分數比例再補
ρ 考題型式、作業方式
沒有期中期末考!!!(如果不算因疫情取消的大會考)
上面已經提到有兩個報告和挑 10 週寫心得,在意分數的要好好把握
私心建議,如果未來的助教有看到這篇心得文,
希望能稍微更新一下部分需寫心得的文章,
因為有些文章真的有點舊了
(期中期末意見忘記寫這項 QAQ )
ω 其它(是否注重出席率?如果為外系選修,需先有什麼基礎較好嗎?老師個性?
加簽習慣?嚴禁遲到等…)
課前不用任何基礎
第三類加簽拚運氣
不過如果前兩週都有出席,好像可以有人工加簽的機會(?
出席和遲到的話,因為這學期較特殊,可以參考以前的心得文
Ψ 總結
雖然有性質相近的一門課叫「現代生物學」,這堂課是延伸,
但是直接來修這堂課絕對是沒問題的
如果缺通識 A8 ,可以考慮來修這門課!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