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是否可提供臺大同學轉作其他非營利用途?(須保留原作者 ID)
(是/否/其他條件):是
哪一學年度修課:
109-1(代po)
ψ 授課教師 (若為多人合授請寫開課教師,以方便收錄)
王秀槐
λ 開課系所與授課對象 (是否為必修或通識課 / 內容是否與某些背景相關)
教育學程。非教育學程學生可修-限7人,教育方法課程。
δ 課程大概內容
會先學習基本助人技巧、四種諮商理論、接著各組選一個議題探討(小組
報告)、學期間會有三場演講、期末帶期中選的那個議題的主題式輔導活
動 (小組報告)
來自課程大綱之課程概述:
本課程目的在培養未來中學教師基本輔導素養,包括:了解助人諮商歷程
與技巧、探討青少年輔導議題、掌握輔導策略方法,以及進行班級團體輔
導的能力。課程兼顧理論與實務,透過影片欣賞、技巧練習、議題探討、
個案討論、專題演講、實地學習、方案設計,俾使修習者掌握輔導的核心
理念與策略,
培養有效協助未來學生發展潛能、預防及矯治學生不適應行為的能力。
來自ceiba課程內容:
第1周 課程介紹及輔導基本概念
第2周 助人技巧(1):歷程、專注傾聽
第3周 助人技巧(2):同理、反映重述
第4周 助人技巧(3):提問、自我揭露
第5周 助人技巧與輔導實際應用
第6周 諮商理論(1):行為療法
第7周 諮商理論(2):現實療法
第8周 諮商理論(3):理情療法
第9周 諮商理論(4):阿德勒療法
第10周 青少年輔導議題探討(1):1-3組
第11周 青少年輔導議題探討(2):4-6組
第12周 青少年輔導議題探討(3):7,8組,小組討論期末預防性方案
第13周 中學常見的心理行為問題與處遇之道
第14周 三級預防與教師輔導職責
第15周 導師班級輔導
第16周 期末小組報告(1):1-4組
第17周 期末小組報告(2):5-8組
Ω 私心推薦指數(以五分計) ★★★★★
老師 3.5顆星
助教 5顆星
老師好像對教材不太熟悉,感覺助教比較清楚這學期要做什麼。
不過老師很願意聽同學的想法,上課滿自由的。
η 上課用書(影印講義或是指定教科書)
無,老師會把上課內容印成一本學習手冊。
*[33mμ 上課方式(投影片、團體討論、老師教學風格)
老師會講解投影片,花很多時間小組討論和練習,偶爾課前要閱讀東西
以小組進行很多活動,如助人技巧練習等等。
老師基本上不太會管大家上課在幹嘛,滿自由的。
σ 評分方式(給分甜嗎?是紮實分?)
1. 課堂參與 10% 出席狀況、參與狀況
2. 小組部分 50% 青少年輔導議題、班級輔導方案
3. 個人部分 40% 電影心得、助人技巧、諮商理論
等第還沒出來不知道
ρ 考題型式、作業方式
以下來自課程大綱:
(一)個人作業
1. 心靈捕手電影心得 (5%)
2. 「諮商理論案例」學習單 (15%)
3. 同理技巧運用或自我受輔心得報告 (20%) 有三種可以選
(1) 同理技巧練習心得報告:
作法:應用課堂所學之專注、傾聽、同理、(探問、自我揭露)技巧,嘗
試與身邊的人(同學,朋友...),進行「至少 2 次」面對面談話。
每次談話均作紀錄,整體完成後撰寫心得與反思報告 (書面報告 1500字以上)
(2) 自我受輔心得報告:
作法:至臺大「學生心理輔導中心」或其他校外輔導機構接受諮商,
與輔導老師或其他有諮商師證照之專業助人者進行「至少 2 次」面對面
會談。每次會談均作紀錄,整體完成後撰寫心得與
反思報告(書面報告 1500 字 以上)
(3) 訪問受輔經驗者之心得報告:
作法:訪問有接受過專業輔導者(心理治療或是諮商師等),從「為甚麼
尋求專業輔導?」(WHY)、「主訴問題是甚麼?」(WHAT)、
「諮商師給你的感覺和幫助是甚麼?」、「諮商師如何幫助你?」(HOW)
「認為是否有幫助?為甚麼這樣覺得?」等角度切入,
幫助受輔經驗者進一步釐清自己尋求輔導的原因和動機,
也將課堂所學之助人技巧,與受輔經驗者之經 驗相互比較並提出反思。
* 訪問時長至少兩個小時,或是兩次以上。
(二)小組作業
1. 導師訪談(2 小時實地學習時數)
2. 期中輔導議題探討報告 (20%)
3. 班級輔導計畫 (30%)
(三) 課堂參與 (10%)
沒有考試。作業的話個人部分有回去看文章寫心得,小組作業的話是要一起
討論準備教案、還要找學校老師訪談。
對於三選一的個人作業,我對這個作業有很大的意見,每一個選項都很有
問題。我覺得去心輔中心聊聊(第一個選項)和找有去過心輔中心的聊
(第二個選項)這兩個都不應該是和第一個選項同一個地位的選項。
因為自己去心輔中心會有一點「硬要」的感覺,
作為一個作業實在有值得討論的地方,他可能有它的好處,
還是有一點點占用資源的感覺。而第三個選項總覺得會有點敏感。
第一個選項我覺得怪的地方是,如果跟別人說「我要聊聊,
但我是在做作業」讓別人知道你在利用他做功課,身分有點奇怪,
到底是在以朋友身分聊天還是是在做作業。
對於很少聊這種議題的朋友來說對方可能會覺得,我為什麼要跟你講,
問題又不會解決。
或是幫助的對象想法太過理性,後面會變得不是在使用助人技巧,
而是在辯論,對方可能覺得自己有一套思考系統,
在還沒了解他的思考系統之下無法達到他問題的癥結點,
也沒有辦法好像可以幫助到他。這種時候感覺幫助別人比較需要的
是一個清晰的頭腦,而不是助人技巧。
這項個人作業出發點是好的,但要怎麼做實在是很困難,
或許可以改成回去訪談輔導老師,請他分享過去訪談過的案例等等。
團體報告的部分,在報告前沒有很明確的知道這個報告具體要做什麼,
所以一開始會不知從何下手。
那一張課程大綱太雜亂,也沒有明確點出這堂課有期中報告和期末報告
,導致一開始不知道有兩個。
諮商理論學習單也是用一個看不懂的名稱,所以一開始也不知道
要做什麼,指示可以更清楚一點。
例如「看完書的章節後寫心得,要印出來。」
ω 其它(是否注重出席率?如果為外系選修,需先有什麼基礎較好嗎?老師個性?
加簽習慣?嚴禁遲到等…)
每節課都要簽到,沒有嚴禁遲到。
不用基礎,但你可能需要有很多故事,
因為上課小組練習常常要分享故事。
推薦要修的可以找朋友一起來修,因為前半學期會一直分享故事。
但又因為異質性分組的關係,
如果是跟一開始不認識的同學一組,分享故事可能就
只能分享比較淺的故事。
老師個性很隨和、認真,滿尊重學生意見、也很願意聽大家的意見。
對學生滿好的,會給大家很多正回饋,也很free。
不過偶爾會有讓人一言難盡的情況,老師感覺得出來是想要認真上課,
只是表達方式很奇怪,例如講出成語前面三個字,
叫我們接第四個字。e.g. 多愁善...要大家接「感」。
還會突然問很深入的問題,讓人覺得莫名其妙,不知從何答起,
有時上課會有很多語助詞。
加簽習慣:助教負責處理的,看年級加簽,有教程優先,
這學期後來好像全簽。
Ψ 總結
整體而言還不錯,會學到一些很實際的技巧和需要注意的東西,
也會真的練習到,在學諮商理論時也開始會對同一個
個案有不同切入點去看他,對當導師很有幫助。
課程中滿多練習機會,也可以知道自己是不是有應用出來。小
缺點是人數有點多, 教室偏擠,人少一點的話學習效果
感覺會更好(36個人,一組6個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