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 109-1 蔡振家 音樂作品中的愛

作者: social (社會化動物)   2021-02-09 22:48:48
※ 本文是否可提供臺大同學轉作其他非營利用途?(須保留原作者 ID)
(是/否/其他條件):是
哪一學年度修課: 109-1
ψ 授課教師 (若為多人合授請寫開課教師,以方便收錄)
蔡振家 副教授
δ 課程大概內容
第 1 週 9/17 課程簡介、認知語言學簡介、動物的求偶歌舞
第 2 週 9/24 德文藝術歌曲與情景交融、《幻想》交響曲
第 3 週 10/1 中秋節放假
第 4 週 10/8 京劇《四郎探母.坐宮》、唱念及身段實作
第 5 週 10/15 歌仔戲《殺豬狀元》與依字行腔
第 6 週 10/22 流行歌(一):抒情歌的前世今生
第 7 週 10/29 流行歌(二):小考、演唱(陳威宇老師演講)
第 8 週 11/5 流行歌(三):主副歌形式、歌曲製程
第 9 週11/12 流行歌(四):抒情美典、語言轉換、譬喻
第 10 週 11/19 流行歌(五):作曲與編曲
第 11 週 11/26 流行歌(六):歌曲結構與聽者情緒、我們的歌與自己的歌
第 12 週 12/3 電影配樂中的愛情表現(梁啟慧老師演講)
第 13 週 12/10 小考、歌劇《卡門》的偶像之戀
第 14 週 12/17 出軌與調戲:輕歌劇《蝙蝠
第 15 週 12/24 疏離見真情:現代川劇《金子》
第 16 週 12/31 戲劇音樂總結、同學的歌曲作品發表
第 17 週 1/7 期末考
第 18 週 1/14 歌劇《藍鬍子的城堡》、牡丹亭
Ω 私心推薦指數(以五分計) ★★★★★
★★ 沒錯就是兩星
其中一星半是給蔡副教授的人脈,因為他找的講師都不錯
η 上課用書(影印講義或是指定教科書)
蔡振家、陳容姍(2017)《聽情歌,我們聽的其實是……:從認知心理學出發,
探索華語抒情歌曲的結構與情感》
μ 上課方式(投影片、團體討論、老師教學風格)
本課程在課程版上算是一片好評,然而在實際上過以後,才會發現這其實是一堂
相當「離奇」的課程。其離奇之處有六,其前三點羅列如下:
一、「論述」之離奇
蔡副教授意欲在課程之中,將音樂學與文學的藝術層面,與心理學、生物學等科學
層面結合,並透過各式理論闡釋,表面上看來似乎頭頭是道,但細究之後卻未免狐疑。舉
例而言,蔡副教授曾將歌曲副歌的起源視為同功演化的結果,因為在中國的戲曲與法國的
喜歌劇之中,皆有合唱式結尾的曲式,這樣的曲式在中國與法國皆能發現,而且有一樣的
音樂性功能,故謂之同功演化。如此說法我個人覺得似乎過於牽強了。再者,蔡副教授更
斬釘截鐵的宣稱牡丹亭中的柳夢梅為「戀屍癖」,這樣的詮釋也許宜於一些疾病的科普或
去汙名化,然而將之編為教材似乎顯得不妥。
二、「引喻」之離奇
在課程之中,有相當部分是在分析華語流行歌曲,尤其是其主副歌形式。其中蔡副
教授曾將聽眾聆聽流行歌曲的心路變化,與電影劇本撰寫的「英雄旅程」相互比擬,似乎
引喻失義,讓人覺得不甚嚴謹。此離奇之處在課程中多可發現,讓人平添不少疑惑。
三、「舉例」之離奇
在介紹歌曲的諸般特質與技法之時,適當的舉例說明相當必要。蔡副教授亦在課程
之中偶有舉例,更常將舉例的工作出在討論看板作業之中。然而,有些說法的舉例似乎相
當貧乏或牽強。以進副歌的方式為例,蔡副教授將其方式分為頭拍起、弱拍起、先現音三
種,並解釋了不同方式可給予聽眾如何的情緒感受。相信許多同學在搜索歌曲時,都發現
這些解釋似乎只適用於特定的幾首歌曲,並非大體適用的準則,如此一來,討論這些方式
造成的情緒效果似乎顯得多餘。
σ 評分方式(給分甜嗎?是紮實分?)
小考一(15%):範圍包括 1-6 週的內容。
小考二(15%):範圍包括 8-12 週的內容。
期末考(14%):範圍包括 12-16 週的內容。
平時成績(10%):根據課堂出席情形與課堂表現評分。
討論板(46%):此項評分參考 ceiba 討論板中的貼文數量與品質。貼文數量合乎
規定者(整學期貼文八篇),此項分數至少會得到 60 分。
加分作業:繳交一首自己創作的歌曲,可額外加分。
ρ 考題型式、作業方式
前述已有三點離奇,此處再續後三點離奇之處:
四、「考試方式」之離奇
在每次考試以先,蔡副教授往往會在課堂上或透過電子郵件「畫重點」,但這些重
點參考價值也不高,與其說是洩題,更不如說是誤導。且蔡副教授考試題型可分為四種:
聽音辨識題、多選題、填充題、申論題。其中申論必須照蔡副教授上課投影片與其大作的
論述逐一照搬,否則極易失分;而聽音辨識、多選與填充題更是讓人難以參透。聽音辨識
題難度不高,但所取片段並非重點,更像是在「整」學生,而多選與填充題則相當細節,
也讓人覺得非常不必要。
五、「討論看板」之離奇
討論看板可謂本課程之精華,可以見到同學們極盡畢生扯淡與湊字數之能事,既有
把蔡副教授大作一字不漏抄錄的,也有上網查完資料全文複製的,卻都能入蔡副教授青眼
,蔡副教授果然氣量不小。更甚者,拍蔡副教授馬屁的文章也相當的多,有說是「大師級
的學者」,有說是「音樂學的巨擘」,蔡副教授竟也照單全收。課程最後,佔總分百分之
六十的討論看板總分,蔡副教授完全不論品質,竟只依發文篇數評分,上述洗文章的同學
各個便高分結業。個人猜測大班教學,蔡副教授可能沒空也不想細看每篇文章,只好便宜
行事,對認真的同學雖然不公平,但也可說是混課典範。
六、「歌曲創作」之離奇
學期中有一堂課,蔡副教授讓同學們即席練習創作,結果課後創作出來的同學屈指
可數,蔡副教授則嘆曰「台灣教育都沒教同學們創作」。直至學期末,少數同學繳交個人
歌曲作品後,蔡副教授又嘆曰「繳件太少」,那豈不是因為「台灣教育都沒教同學們創作
」嗎?蔡副教授應當身先士卒,教導台大莘莘學子音樂創作,作台灣教育界先聲才是,在
課堂上冷言冷語,未免顯得古怪。在聆聽同學們苦心孤詣的創作時,蔡副教授往往先聲明
「這樣的曲風我不熟」,又勉強委以幾句批評,讓人也不免懷疑這樣的評論專業性何在。
ω 其它(是否注重出席率?如果為外系選修,需先有什麼基礎較好嗎?老師個性?
加簽習慣?嚴禁遲到等…)
加簽方式為看戲曲寫心得即可,在其他篇評價文多有敘述;出席率則完全不在乎。
蔡副教授在學期中曾有一次點名,但似乎也沒反映在平時成績上,所以大家就不要來吧。
平心而論,去圖書館拿蔡副教授與其研究生的大作翻翻,也就能了解本課程梗概了,實際
到課除了瞻仰蔡副教授,以及參與一些毫無效率的課堂討論外,可謂別無意義。
Ψ 總結
本課程遭到台大音樂所創所教授王櫻芬評為「沒水準」,姑且不論這樣的說法有無
情緒化因素在內,或許多少可作為一種參考。開課教師蔡副教授為人性格剛烈,網路上有
其網誌,其中蔡副教授與諸多音樂所教授或台大行政人員之恩怨,倒也頗為精彩。
總而言之,本課程可說是一堂「不上不下」的通識課——如果你是個不上不下的學
生,有著不上不下的學習態度、不上不下的音樂知識,那在上完這堂不上不下的課後,有
了不上不下的涼度,不上不下的收穫,以及一個不上不下的GPA——如此而已。
作者: Ginpunch (打斷手骨顛倒勇)   2021-02-10 10:31:00
這門課本來是又甜又涼ㄅ感覺是被玩壞了 以前給分蠻歡樂的不用出席 CEIBA有參與 期中期末考有背 期末自創曲有交
作者: tnecniv0804 (ㄇㄒ)   2021-02-10 16:31:00
求被評沒水準之事件始末
作者: tryptochan (tpr)   2021-02-10 18:02:00
這才是我要的通識評價 好看!
作者: jasonking3c (三康秤仔)   2021-02-10 20:22:00
推精彩評價
作者: hunterhsu91 (獵人哥)   2021-02-10 21:47:00
推 我要看到血流成河
作者: lifeisajoke   2021-02-13 02:16:00
推,我要看到血流成河
作者: Alex548291 (ARS·L)   2021-02-15 01:39:00
推 終於找到正確評價這堂課的心得文了之前還要寫3000字以上的無聊心得==
作者: yyd (Self Exile)   2021-02-20 08:15:00
推 以前以為又甜又涼才選 認真上課還寫作業沒拿A+ 氣鼠!
作者: Lin25K (近五成考生低於均標)   2021-02-22 03:04:00
推 說到心坎裡
作者: irenYujing (芋津)   2021-02-22 15:57:00
推精彩評論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