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各位大大
1.有人知道 IMC (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
整個過程流程是什麼嗎?
它有哪些負面效應?
有例子嗎?
2.大家對於楊渡先生在2015.5.27中時A14版一文中"文創不是「一種」產業"
Q1:大家對此篇內容之觀點有什麼想法或意見評論?
並且對於台灣在文創這塊領域的癥結點有什麼需要改進或發展的方向?有沒有其他管道?
Q2:對開放大陸市場有何益處及壞處?
Q3:文創背後牽扯到的層面有哪些?是政府補助太少?原因?與服貿協議之關聯?
Q4:如果文創不是一種產業,那它是什麼?
內文節錄如下:
上次專欄寫了文創的整體觀,雖然觸及一些主要問題,但最核心的兩個觀念仍未能說明
白,此即文化與產業。
先說被誤解最多的「產業」。事實上,所謂「文化創意產業」,絕大多數人都談「創意
」很少人願意去談產業,彷彿一談,舊俗了,低了。但恰恰是產業,決定了文化與創意的
生死。
然而,現在的「文創產業」根本上就是許多種產業的合稱,每一種產業有各自的特性與
市場,內容就非常分殊,不是一句話就能全包。
電影有電影的產業特性,從國內市場的拍片、製作、放映到回收都有一套系統。如果要
去大陸放映,更牽涉到「合拍」、「進口放映」等問題。這些都得一開始就搞定,不是邊
拍邊做就可以。當年《賽德克‧巴萊》拍到快完工了,送大陸審查,希望以「合拍」報批
,這樣可以分多一點利潤。但因片子已近完工,根本不可能重頭開始用「合拍」報批。結
果只能以進口名義,修剪成短版放映。
而大陸現在動輒以上億人民幣來拍片的預算規模,期回收更難,一開始就算的精準,這和
台灣是完全不同的。但台灣電影市場最大的問題,恐怕還不是拍片,而是院線未完成售票
系統的電腦連線,以至於放映商收了多少,全靠人說了算。這樣就導致投資者投入大,卻
無法回收,誰還敢繼續投資呢?
另一個問題是市場。電影電視的觀眾是有文化差異的。宮崎駿的電影在台灣風行一時,
與台灣觀眾熟悉日本文化有關。可是習慣好萊塢的美國觀眾卻覺得其中沒有飛天飛車英雄
,激不起美國孩子的興趣,觀眾依然有限。所以影視市場還是有文化差異的。最明顯的是語
言。英語市場廣大,所以美劇、英劇大受歡迎。有人非常羨慕英國的創意產業發達,連公
共電視BBC的戲劇與新聞都可以行銷全世界,卻為曾想到它擁有全世界的英語大市場,所以
有足夠資格培養出夠水準的劇本撰寫者、節目製作者、燈光、音效、導演等各種人才,然
後才有好節目。
現在大陸也是這樣的大市場,所以「中國好聲音」、「我是歌手」可做大投資,而好
的連續劇,意即製作成本達到100、200萬人民幣,也是常有的是。它可以從一個省市,賣
到下一個省市,投資可以回收。但在台灣,有100萬台幣就很好了。這就是市場的差別,不
是什麼政策可以改變的。政府在這裡能做什麼?該做的是和大陸協商,讓大陸開放台灣的電
影電視可以進口大陸。
出版業也是一樣,台灣亦一個開放的社會,大陸所有出版品都可以自由進口,但台灣
出版品卻無法自由行銷大陸,政府該做的是在服貿協議中,協商大陸開放市場,讓台灣的
出版業者有出路。
以上所述,只是講了影視與出版的一小部分,還不包刮廣告、視覺藝術、設計、工藝
等。他們的創作、市場與通路迥異,各有天空。我想說明的是,每一種文化創意產業都有
它的獨特性,有各自的市場與開拓方法,「一句文創產業」幾條政策,就想解決所有問題
,根本不可能。
依照不同的創意產業領域,規劃各自的政策方案,才是務實的解決之道。
以上問題懇請厲害的大大們為小的解答~~~ORZ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