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Re: [情報] 新書:想樂-發掘五○首古典音樂的恆ꐠ…

作者: nameofroses (玫瑰的名字)   2011-01-20 08:49:59
※ [本文轉錄自 YangZhao 看板 #1DDISMI8 ]
作者: Natsumilin (Love You Only (L)) 看板: YangZhao
標題: Re: [情報] 新書:想樂-發掘五○首古典音樂的恆ꐠ…
時間: Tue Jan 18 13:37:23 2011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95458
想樂:發掘五○首古典音樂的恆久光彩
作者:楊照
自序:
一、
  音樂是抽象的,不像繪畫描摹現實的景物,不像文學訴說生活的情節,音樂和現實
  沒有明確的對應。
  因而聽音樂的經驗,比起看畫、讀文學,都更主觀,也就是說,同樣的音樂在不同
人心中會有更多不同的感受。
  換個方向看,聽音樂的方式也就更個人、更多樣,音樂裡沒有那麼明確的指示,要
  你聽到什麼、要有什麼樣的聯想感受。一段這個人聽來哀傷的音樂,另一個人很可
  能覺得可以安穩放鬆,感覺這樣或那樣,不是音樂本身決定的,而是高度依賴聽音
  樂的人用什麼態度、用什麼方式聽音樂。
  音樂對接收者,有著較高的要求,你得自己去聽出裡面的意義。正因為如此,所以
  很多人覺得和音樂間有距離,不知道音樂要表達什麼,他們就說:「這音樂我聽不
  懂」、「這音樂怎麼那麼難」。
  他們希望音樂給他們簡單可以接收的意義,不想要自己決定音樂的意義。
二、
  很多時候我們說「聽音樂」,其實講的是「聽歌」。
  聽歌和聽音樂不是同一回事。聽歌,歌詞是主,配合歌詞的旋律與節奏是從,歌詞
  的本質是語言,所以我們可以輕易地從語言中得到意義,然後用歌詞提供的意義再
  來想像音樂。歌詞是悲,音樂聽來就是悲的;歌詞歡樂,音樂聽來也就歡樂了。
  聽歌的經驗,常常反而成了聽音樂最大的阻礙,愈愛聽歌,對於歌詞愈有感應的人
  ,愈難真正聽到音樂,也愈難聽沒有歌詞來做意義指引的音樂了。
  只有擺脫了聽歌的習慣反應,我們才有辦法聽音樂。
三、
  小時候,我透過樂器,透過自己製造出樂音,接觸音樂。
  先是小提琴,用弓擦弦,將樂譜上記錄的音符,還原為音樂。這種關係中,最重要
  也最麻煩的,是「還原」。反覆的辛苦練習為了什麼?為了要創造出「對的」聲音
  ,如果沒有那想像中的「對的」理想,何必折磨練習呢?可是我手中樂器發出的聲
  音,和那「對的」聲音中究竟有什麼差距,卻沒那麼容易知道。很多時候,我自己
  聽來覺得不對勁,卻說不上來到底怎樣不對勁;還有很多時候,就算我自己聽來覺
  得像模像樣,老師卻皺著眉頭無法接受。
  後來換成吉他。雖然都是樂器,小提琴和吉他製造的音樂經驗,大不相同。小提琴
  的聲音主體是旋律,吉他卻是和弦。拉小提琴,最重要的是將譜上每個音符、每個
  記號表現出來,彈吉他最重要的確是依照既有的歌曲旋律,配上和弦。
  抱著吉他,立即的反應就是「對的和弦在哪裡?」同樣的旋律,可以有很多不同的
  和弦選擇,可以一小節換一次和弦,也可以一拍就換一個和弦。不同和弦就和旋律
  發生不同關係,更神奇的,前後和弦次序,也必然產生不同的感受效果。
  兩種樂器共同之處,在於讓我養成了習慣思考音樂,音樂和思考總是一併連帶出現
  ,不思考就沒有「對的」音樂、「對的」和弦與和聲進行。
四、
  年紀再大一點,我轉而透過歷史聽音樂。
  還記得最初在西方近代思想史的著作中,讀到巴哈名字時的驚訝。之前學的,幾乎
  都是以文字記錄下來的思想,哲學家、文學家寫在各種著作裡的思想,從來沒有意
  識到思想也可以用音樂、繪畫、建築等各種形式留下記錄。
  當然可以,事實是,思想必定會以音樂、繪畫、建築等形式留下記錄,倒過來也通
  :音樂、繪畫、建築等形式的作品,必定表現了那個時代的思想,留著那個時代的
  思想印記。
  我重新聽過去聽的音樂,這次心中抱持著歷史的想像,按照時間順序聽下來,一方
  面懷想著音樂誕生的那個時代,他們的衣著、宮廷環境、宗教信仰、內在與外在的
  價值標準,另一方面揣摩這種音樂和之前之後其他音樂間的關係,為什麼先有這個
  ,接著來了那個,而不是倒過來,也不可能倒過來?
  思想史講究的,是「知人論世」,處於什麼樣的時代,有什麼樣的人生經歷,因而
  產生了什麼樣的思想,這中間應該有其來龍去脈,可以分析的道理的。將音樂放回
  到人與時代的脈絡下,音樂閃耀出了不同的光芒,之前不管音樂家其人其時代情況
  下,絕對感覺不到的光芒,照映出深刻的人生伏流。
五、
  一個偶然的機緣下,香港《明報.星期副刊》主編黎佩芬邀我撰寫一系列「我最喜
  歡的古典音樂作品」文章,我就想或許可以將這些年來對於音樂的思考,做些整理
  。
  剛開始本來說寫十篇的,但四百年豐富的樂史,要怎樣從中間選出「最喜歡的十首
  」?這是我無論如何做不到的,只好縮小範圍,從鋼琴獨奏曲中選出十首來。即使
  這樣都還是很難選,隨口唸出來覺得應該介紹的曲子,一下子就超過了五十首。而
  且還有一項原本沒有預期的困擾:有些曲子是因為樂史上的特殊地位,所以應該介
  紹,有些曲子是因為有我自己認定的特殊意義所以覺得應該介紹,兩項標準有很大
  重疊部分,但畢竟不是同一回事。
  雖然後來在《明報》刊登時,標題還是叫「我最喜愛的十首鋼琴獨奏曲」,但事實
  上我個人主觀「最喜愛」並不是最主要的標準。我選的是一些樂史上認定的經典傑
  作,而且一般很容易找得到聽得到的曲目。有點像是古典音樂中的入門或「必聽」
  曲目,用這些曲子串起鋼琴音樂史變化的軌跡。
  十首鋼琴獨奏曲寫完,反應還不錯,就接著寫十首大提琴曲、十首小提琴協奏曲…
  …花了一年時間,寫完了五十篇才收手。
  這就是書中篇章的源頭來路。
六、
  這裡記錄的,是我自己在音樂中尋找意義的過程。用心、用身體主觀感受音樂的經
  驗,很難轉手傳給別人;相對地,用大腦思考過的材料,或許比較有機會可以提供
  作別人聽音樂時參考,增加從音樂中找到意義的機會,也就是增加「聽懂」音樂的
  機會。
  我從來不主張有什麼「正確」的聽音樂方法,我也無法接受有人主張一定只能用什
  麼方法、一定不能用什麼方法聽音樂。唯一的標準,是如何從音樂中得到最大的收
  穫吧!什麼準備都不做,光靠聽力與直覺,顯然不會是好辦法。
  了解樂理會有幫助,明白樂曲結構會有幫助,感應樂曲背後作者的生命與思考也會
  有幫助。我能做的,就是攤開一些對我發揮過作用,又能以文字表達出來的知識,
  呈現給大家。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