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Book] 看了傑德麥肯納的靈性三部曲後

作者: tatty5566 ( )   2014-07-26 23:31:47
→ qeagle:我也覺得看靈性三部曲第一部時,覺得和禪法是一樣的,要開悟 07/26 09:20
→ qeagle:最大的問題是要捨棄自己的生活(即使是假相),這是很大的賭注 07/26 09:21
→ qeagle:沒有百分之百的覺悟,不要走這條路,走點輕鬆的... 07/26 09:22
→ qeagle:要將平常生活視為虛假,會造成無法投入...一般人會卡在中間 07/26 21:06
我還是不能理解「平常生活是虛假的」這八個字是什麼意思,
這是不是在說,一個,呃,沒有開悟的人,他們所過的生活是虛假的?
這句話或許對,但也不對,只是你要從哪個方面來看?
最直觀的字面義,就是「沒有開悟的生活是虛假的」,這引申出了開悟的生活是真的
所以開悟變成了一種帶來真實生活的,呃,解藥?
這意味著我得拋棄我的家庭、我的親人,我得丟下一切物質條件,
不顧一切地去追求開悟?
不是這樣的,即便一個富人丟下了他所有的錢財躲起來隱居,那還是只是換一種生活方式
他內在的運作還是沒有改變。
所以虛假的是什麼?虛假的是,我們把自己套入任何一種角色時,
這個角色本身就帶有某些規範或脈絡在,比如說父親、母親、孩子、老師、社會人,
而既然這裡在提靈性開悟那三本,那就拿作者拿說說,
這本書中虛假的是什麼?是「傑德‧麥肯納」這個身分,是「作者」這個身分,
這些角色像是一件件的外衣,披在那個真正的自己身上。
我們把平常這些外衣脫掉,這些我認為是「我」的概念丟掉的時候,
事實上這個動作就是自我探查,我在釐清「我是什麼」這個問題的答案。
而隨著我們越探查,我們就越不容易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
「開悟」兩個字只代表了一件事:這個探查到最後會有一個答案存在。
想像一下,我是一個圓,而我們平常只注意到這個圓的某些部分,
然後我們說這些部份就是我。
有天突然發現,我好像不只是這樣,我開始探查我自己是什麼,
於是我們開始從各種角度去看這個圓,所以我們會得到「我是個30度的扇形」
「啊不對,我好像其實是45度的扇形」「欸?我其實只是個圓弧嗎?」等等的答案,
然後這些答案會不斷的被否決掉,這種探查到最後,會發現我根本找不到答案,
所以我放棄了,「啊啊,我對這個問題是真的沒辦法了」
這個放棄會讓我們把聚焦的眼睛(只看到一部份圓的眼睛)拉開看到整個圓
中國人則用了一個很漂亮的比喻:瞎子摸象。
所以,回到頭來,我不懂甚麼叫做平常的生活是虛假的。
我們視為「我」的那些東西是假的,那些的確不是我,但是這代表那些東西是假的嗎?
不對,是「這些東西是我」這個想法才是假的,或者說,造成假象的原因。
作者: ape21 (等價交換)   2014-07-27 08:52:00
讚!
作者: qeagle   2014-07-27 10:03:00
所謂生活是虛假的,代表那是一種幻像,不要認同.就好像電影裏看到壞法師變出幻像,你看到你的愛人,你的恐懼..你都要視若無睹,完全不認同...把它當做幻像而走過去...某種程度可以解讀這整個世界就是你用腦子幻化出來的東西,包括你的愛恨情仇,愛人親人敵人好人壞人..你都不能認同,人活著是需要認同的,不認同視全部為幻像虛假,也等於否定了自我的一切..這難度有多高啊...明明我活著還要告訴自己無我一般人認為只有名利權勢認同的問題,事實上是整個你創造的世界你認同與否..所以都說無我,而不是無認同權勢名利身份瞎子摸像說有點像是神秀所說勤拂拭以讓明鏡無塵,但無我的開悟其實是說你以為你眼睛清楚看到整隻大象了,但那不是真的只有你放棄自己的眼睛,才能知道你被眼睛所限制了...所謂的開悟要知道明鏡並不真實存在,若要成功,引刀自宮...我不懂你所謂的恐懼是什麼,也不懂不認同必須建立在一個不認同的東西是指什麼...其實最大的問題是,開悟是我要不認同我所以我是我,象是象基本上就不對了..嗯...很多爭論到後來,都是名詞定義的不同...我們都沒開悟所以我也不會堅持開悟是什麼,但每個人都是已自己心中的開悟的觀點去實踐修行...這也只能看個人走到那了...其實嚴格來說也沒對錯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