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探索] 與情緒共存

作者: DreamLoser ( )   2016-02-26 23:14:12
看過許多書,曾經也花很多的時間去研究情緒是什麼.
但大多都是只能呈現情緒的片面,而最多也只能聽到唯一對它的對治之道-別壓抑,
和它共處.
而究竟情緒怎麼來,它是否呈現的緣由是來自於和假象的徵兆?
或是它是神賦予我們的恩賜,用來告誡我們正處於假象?
如果是這樣,那麼非處於假象中的嬰兒又以及動物,為什麼仍然有情緒呢?
其實回答這些問題或矛盾,真的很簡單.引用在一本書:
The voice of Knowledge - Don Miguel Ruiz
中有簡明扼要的答案:
情緒為真
為什麼這一個答案可以解答這些問題呢?
可以由直覺去理解它,但若是要把它化成人所能表達的,要花不少功夫,那麼我就
來試試看吧,以下每一句以簡馭繁,可能須深思:
假象的內容為假,但假象的存在本身是真.
真即為真,無須用額外的假象去詮釋它.
而存在本身即為真,因為存在本身只代表自己.
情緒即為存在,無須詮釋.
因此不管你是否存在於假象,又或是解脫於假象,真 仍即為真.
所以,同上一段話,情緒仍為情緒.
大概是這樣了.
總而言之,不管是球棒打你所引起的情緒,又或是你自顧自編造了一個故事讓自己雷霆
大發,情緒就是情緒,和緣由無關.
真實就是存在,不論你要壓抑或是否決或告訴自己故事或忽略不看或是正視它,它仍然存
在.
另外,
你所想的自己的一切,本身是假象,因此要試圖"與情緒共存",要先看清楚的是,
究竟是誰,或是什麼試圖要與情緒共存?
當你看清楚的時候,會很明瞭與情緒共存這件事,其實本身是互相矛盾的.
這樣說可能會有點殘酷,但及早發現事實才是最大的幫助.
情緒是"真實"的一面,從人類觀點來看,它是一個自動反應.
而不論碰觸到這反應的來源,是來自真實,又或者是假象,反應會出現是必然且正常的.
所以來源的存在只要不消失,情緒反應就會一直持續.
來自真實與情緒的碰觸是健康且短暫無痕的,但是來自假象的碰觸卻會讓人頭大.
因為它就像自動撥放器一樣不斷的循環撥放,而更糟的是在你老死之前你是離不開它的.
因此斬斷枷鎖的方式是直接辨認出它,只須懷疑它的真實性.
當它動搖的時刻到來,自然而然它就會消失.
所謂的消失並非指假象的消失,而是指你自己明瞭了這並非來自於真實的碰觸,情緒的
反應是不必要的.當你察覺這點之時,自然而然的便會鬆開令人頭大的制約反應.
※ 引述《obawen (景安非)》之銘言:
: 如何用一句話激怒我?
: 我想應該會是「你對自己有相當大程度的誤解。」
: 這句話我從去年開始到現在聽過不下數十次,
: 但是沒有一次認真去傾聽我的憤怒在告訴我一些甚麼。
: 今天早上,我終於聽見它說:
: 「你憑甚麼評斷我?」
: 「你是我還是我是我?誰比較了解『我』?」
: 「要怎麼驗證你看到的我才是真的我,而我看到的我是我在欺騙自己?」
: 到第三個問句的時候,就是阿迪亞香緹所說那個「啊哈!」的瞬間。
: 因為無法驗證誰看到的「我」是「真實的我」,
: 所以你形容的我並沒有錯,而我認知的我也並沒有錯。
: 換句話說,也沒有人是對的。
: 你看到的我是我,我認知的我也是我。
: 你看到的不是我,我認知的我也不是我。
: 那麼,「我」是怎麼來的?
: 對於每個人而言,他們看到的我也許大致相似,但仍然有細節上的不同。
: 那原因,是因為每個人心中對於「我」的印象,
: 是從「我」和他們的「意識」交會碰撞後產生的產物。
: 拿我的工作性質來比喻最為淺顯易懂,
: 我在資優班上課的內容和其他班級有所不同,所以資優班眼中的我,
: 與普通班、導師班眼中的我,具有相當程度的差異性。
: 再深一層推論,那麼到底有沒有「我」這種東西的存在?
: 答案很明顯了。如果有,它必定完全不變,不會因人而異;
: 所以並沒有「我」的存在。
: 即便情緒不停地大聲呼喊,字字句句出現最多次的字眼還是「我」這個字,
: 我們都能完全肯定,那是小我為了證明它真實存在的一個抗議。
: 然而我們也很清楚,假若每個人的小我都被消滅,
: 人與人之間就無所差別,世間一切有為無從定案與進行。
: 這個憤怒的呼喊同時也在告訴我一件事,
: 假如現在是奧修、是克里希納穆提對我說「你對自己有相當大程度的誤解」,
: 「你不知道你自己是誰」,我還會這麼憤怒嗎?
: 答案是並不會,甚至有可能欣然接受。
: 這同樣是小我為了與別人有所區別而劃分界定出來的等級。
: 甚麼人才有「資格」對我說這種話,
: 甚麼人對我說出了這種話則是一種誤解甚至於抹黑,
: 每一吋人際之間的距離都被切分得清清楚楚,無可踰越。
: 但平心靜氣的時候,我完全無可否認,
: 事實真相就是「我根本不知道我自己是誰」,「我無法形容我自己」,
: 「我對自己(乃至於)整個社會,世界,宇宙都一無所知」。
: 所以與別人辯駁或解釋「這個是我」「那個不是我」,
: 「你看到的是我」「他認知的不是我」不但是浪費時間,並且也於事無補。
: 我是甚麼樣子甚麼形象,而他基於他的認知採取他認為適切的態度對待我,
: 這些都是發生在他內在的事情,我無從干涉,也不需要干涉。
: 走在身心靈這條路上,我的願望從來都是致力於弄清楚情緒的來由,
: 並且想辦法與之和平相處,而不是去除情緒。
: 身而為人本具有情緒,就好像本具有四肢五官,
: 每個人都在學習成為四肢五官的主人,學會操控它而非被它操控,
: 怎麼有人會因為四肢五官不聽使喚就乾脆選擇切除一了百了呢?
: 從這個例子與大家分享,當情緒來臨時,
: 不妨讓它盡情開口說話,不要刻意壓抑。
: 聽聽看它會說些甚麼,
: 然後我們就會知道那個情緒真正的根源為何,
: 從而和情緒、和自己、和身邊的每個人,
: 乃至於和這個世界和平共存。
作者: lifeliar   2016-02-27 00:24:00
推推~
作者: ya0380 (Aser/Asher)   2016-02-27 01:19:00
推推人性跟無常是這麼根本的問題,光是思考都讓人難受。認清假象就不會為情緒所困,但若是感覺跟傷害有關,就很難放下不管。放下想為每個人負責的心才是正途,對得起每個人只是完成自己的價值感而已。真的很感謝去年四月一號,你的發文救贖了我,真的。
作者: orapin (嘸通乎人看袂起)   2016-02-27 08:05:00
謝謝分享
作者: obawen (景安非)   2016-02-27 09:16:00
oh~~~ :D
作者: aprilanne (anneluck)   2016-03-25 23:47:00
謝謝分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