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問賽道:台中星光幫11

作者: whoiam (胡愛晏)   2016-12-03 20:00:00
問賽道 台中星光幫11
錄音日期2012/03/27
http://sethway.org/blog/?page_id=107

女學員:「以癌友的姿態關在家裡不出來,名為養病,可是我覺得這整個不對呀!」
polo:「嗯。」
女學員:「應該像我們基金會的癌友,每天都很開心比較好。」
polo:「那個也不太對。」
女學員:「過猶不及?」
polo:「但是妳在意的是妳不會表達?不敢表達?」
女學員:「就像我之前也有在facebook講說要聚會,講一講就沒有了。」
polo:「虎頭蛇尾嗎?還是什麼?還是怕講?」
女學員:「可是這件事情卻讓我覺得雖然我沒有去做,但是那個效果好像有了。我覺得我
的內在我有達到了。我覺得這樣也滿好的,就不用
真的我去做。」
polo:「到底那個是目的還是手段?我的意思是說對你來講,目的才是手段嘛!應該是說
那個手段才妳的目的嘛!會表達,敢表達才是妳的
目的,而不是效果。對不對?」

polo:「有『那麼好嗎?』的慣性的想法是指說應該不會有這麼好康。」

polo:「妳不用去找一個天命啦!妳可以找天命也可以呀!那妳也可以採取一個行動呀!
我把許願放在架構二,我已經定了那個方向。
好,那它就會存在,就有那種可能的實相會存在。」
女學員:「我之前以為我要的就是當貴婦。」
polo:「可以呀!妳也可以定一個目標當貴婦也是ok呀!」
女學員:「然後就會覺得跟現在的想法又那麼大的不同。」
其他學員:「會變呀!又沒有說不能變。」
polo:「我當然可以去找我的感覺上天命是什麼呀!妳有一個很想吃的東西可是妳還不知
道,妳同時也可以決定說我不知我要吃什麼,
可是我要決定去吃臭豆腐吧?我可以做這個決定而去體驗啦!」
女學員:「我懂你的意思,順著自已的感覺。」
polo:「一個是這個,一個是我可以下一個目標呀!」
女學員:「先不用管它是不是就對了?」
polo:「妳可以去設定也可以不去設定,設定就變成是我想設定,我想設定一個東西那就
變成我可以去體驗。方法就是來自於妳的衝
動,妳的行動自然在描述上就會變成一種方法嘛!」
其他學員:「要不要輕鬆賺?」
女學員:「我想要輕鬆賺,可是我發現我的idea好像變成…」
polo:「或許可以變成是一個採取行動本身嘛!因為輕鬆賺跟辛苦賺,沒有人會說那一個
感覺比較好啦!還是來自於個人的信念啦!
妳有滿足之後其實妳就不會再有滿足了啦!」
女學員:「我後來想一想覺得我賺那麼多錢要幹什麼?」
★polo:「魚都還沒釣起來,妳管它要煮還是要煎?」
女學員:「對呀!就不知道那個衝動到底在衝什麼?」
polo:「某一個角度來講其實妳不用回頭評估妳現在有什麼?或沒有什麼。」
女學員:「我只要注意我要體驗什麼?」
polo:「或者我現在要做什麼?當然妳可以回頭看,可是妳一評估本身,它其實就會跟妳
的信念扯上關係嘛!它基本上就會停滯,它
會阻止妳的行動或者妄動,對不對?」
女學員:「對對對,然後又怕自已妄動又不動。」
polo:「或者來不及了要趕快動,其實動或不動都一樣,那個評估會出現。當妳要去評估
的時侯,妳要回頭去看妳有或沒有的時侯,妳
的行動就會被迫停止啦!」
女學員:「對呀!
polo:「可是這跟一般人說『這麼衝動,做事情都沒有在想』,這是兩件事喔!可以區分
嗎?」
女學員:「每一次我只要做一件事情,我沒有信心的時侯,我就會停下來檢視一下我的信
念。感覺不對,硬去做…」
polo:「硬去做的本身不是跟隨衝動的行動嘛!」
女學員:「這樣的時侯我有很多行動變不敢動。」
polo:「★妳硬要做的,本身就不涉及了衝動。而是在某一種特殊的價值觀或信念下採取
的行動,它那個行動的動力、啟發或根源不是
來自於妳的內在啦!而是來自於信念之下的一定得動或一定不要動。」
女學員:「來自內在就很篤定。」
polo:「沒有喔!」
女學員:「就會有頭腦的…」
polo:「來自內在不一定會很篤定。」
女學員:「只是一個感覺上來而已?」
polo:「通常是會不篤定的,通常是會說這樣可以嗎?」
女學員:「那個感覺出來之後就換用頭腦去…」
polo:「對!」
女學員:「分析或幹嘛的,就會停止了。所以跟隨內在衝動就像是靈感忽然上來的那種東
西?」
polo:「是呀!靈感就是內在衝動的表現嘛!」
女學員:「聽頭腦的時侯是看?」
polo:「我們說過什麼時侯才需要評估?頭腦或者自我去評估,比如說?」
女學員:「有危險呀!當下有危險呀!」
polo:「是呀!」
女學員:「不要說紅燈然後硬要衝過去這樣。」
polo:「基本上是沒有什麼好評估的啦!」
女學員:「因為只要一評估都是信念的。」
polo:「那當然有時侯是…」
女學員:「妳在評估的過程可以看到自已的信念啦!再做調整,然後調整完就可以動了這
樣。我現在都變這樣耶。」
polo:「當妳想幹嘛的時侯其實妳已經準備好了啦!不然妳不會想到。那準備好不是妳做
了那個動作就馬上變成那個樣子,但它是一個起步啦!我們其實不是在行動,行動是意識對準了那個目標。所有目標、所有可能性都已經存
在了。那現在是我要對準那一個?我要定一個我是很會賺錢的那個人的目標嗎?」
女學員:「就也沒有很強求。愈來愈隨興。」
polo:「也ok!」
女學員:「自由到有點誇張。」
polo:「改成同居,就可以隨時回娘家。」
女學員:「就有人說妳不用煮飯、不用做什麼,像單身又像很多元。」
polo:「當媽媽就當媽媽,不當媽媽就回去當女兒這樣。」
女學員:「那我就在想自已到底在鬼叫什麼?」
閱讀更多
摘錄日期:2016/12/2 by胡愛晏(康康)
http://pilikang.pixnet.net/blog/post/43427528
感想
跟隨衝動,而非評估得失利益,一但評估就落入是非對錯之分,只要不是刻意傷人皆可
告白失敗就告白失敗,只要不是刻意傷害他人,告白失敗不代表你整個人生是天毀地滅,
除非你賦與這樣的定義。
離婚是為了能遇見她,否則下一任豈非變成婚外情?
分手是價值完成,並不是與「談了失敗的戀情」劃上等號。
事業、學業的挫敗都一樣,「過去的考古學不等於未來的應驗」,若是百分百,那人生又
何必來體驗?都照舊演就好了。
你是看到你現在沒人愛,還是看到「我挪出空間,讓她進入?」一樣的現象,不同的詮釋
,代表不同的觀點與信念
家,它是不是可以很多元的?
像單身,但又有媽媽的身份,可不可以?
沒結婚,純同居,但像老夫老妻,可不可以?
分分合合,有名無實,有實無名,可以嗎?
三代、二代、組合家庭,名存實亡或雖無法律名義卻更緊密相連的,可不可以?
親密關係也是,是誰限制了自已的可能性?
男主內,女主外,你丟不丟臉?你能無愧於心嗎?好意思拿錢嗎?還敢生小孩嗎?你配嗎

為了害怕失去自由而不願進入二人世界,又是真正的自由嗎?
為了怕被人指指點點而勉強聽父母之言進入婚姻,是真正的孝與順嗎?是真實的成熟與獨
立嗎?
一個人賺,一個人花就好,為何要自找麻煩?什麼是麻煩?是誰在定義?我們究竟在怕什
麼?
我只想當頂客族,不可以?可以嗎?不孝有三耶!無後為大。我不想生,就是罪惡嗎?
那你如果想生,就代表固守傳統了嗎?如果這是你的真實渴望,有何不可?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