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terey ( )
2019-09-26 17:23:45這幾天一直思考著再次發生的一件事(一種情緒)。
對於這種狀況,
先前的我會學著使用很多書上寫的「轉念」;
而這次,經過幾天的糾結,有了另一種體悟。
「轉念」,是「把負面扭轉成正面」,
或是「找到理由說服自己應該如何做」,
而那是想方設法用理性的邏輯思考、
告訴自己不能如何而該如何。
偏偏,情緒屬於感性層面。
情感的起伏,
如果只用理性調伏,
似乎在那一刻事情就過去了,
但事實上,
因為事件引起的內在情緒,
並沒有被好好對待,
反而因此被否定,
然後壓抑、等待哪一天的釋放及清理。
而我只是突然理解了:
我們看不過眼的,
其實都是自己過不去的內在情緒;
我們羨慕的,
其實是自己很想要但(還)無法擁有的。
就像有的人總是小心翼翼地對待每一個人,
盡力想讓每個人都是以最好的方式記得自己,
所以他會有著「怎麼樣做才是正確的」標準、
讓自己活得很累又容易受傷;
有的人則是很容易出錯,
甚至(世俗價值中)該說不該說的一直都不能遵從,
若又看到旁人盡力包容,
而他又仍我行我素,對其的反感便更加強烈。
前者,
有著「我都不能那樣為什麼你可以!」的憤怒;
後者,
是種對「為什麼他這樣都還能受到無限包容和支持」的羨慕及渴求。
看到了內在的情緒,
接下來,就是好好陪伴自己,
接受並理解它們的存在,
並找出最適合的方式解開自己的困縛。
切記,不要批判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