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論] 以撤退作為攻擊:諾蘭新片《敦克爾克大

作者: mashmabo (馬修范恩SUCK)   2017-05-28 15:39:49
以撤退作為攻擊:諾蘭新片《敦克爾克大行動》扭轉二戰的奇蹟戰役(上)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二次世界大戰中,恐怕沒有一個事件能夠比得上「敦克爾克大撤退」(Battle of Dunkirk
)這場交雜著挫敗與勝利、屈辱與光榮、充滿各種矛盾評價的龐大戰役了。9天、近40萬人
等待撤退,最後成功撤退了33萬人,動用海軍艦艇及民船933多艘。這場撤退讓人驚嘆,保
留英國和納粹一搏的一線生機,也種下二戰同盟國勝利的遠因。從一開始只能撤出7,000人
,並且隨時可能停止的情況,到最後成功救出33萬名的士兵,遠遠超過預期。 這段動人的
歷史,促使國際大導克里斯多夫・諾蘭執導《敦克爾克大行動》,希望在這危殆時代,促
使我們思考與反省戰爭的殘酷,以及重現人性的希望。
77年前的今天(5/26~6/4),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戰英軍及其盟軍被德軍團團包圍,攻守失
據、進退不得的時候。而此時,英軍下令撤退行動。在德軍獲得壓倒性勝利、雙方持續激
烈交火,撤退計劃難以實行的情況下,這可以說是一個充滿勇氣的決定。
如果撤退失敗,意味著英國遠征軍將被全員殲滅,也意味著英國將會喪失抵抗德軍的力量
。再也沒有什麼能力阻擋德軍統一西歐。沒有這次成功的撤退,整個二戰的歷史將會改寫
,沒有後來諾曼第登陸,也沒有最後納粹德國的覆滅。
存活下來就是勝利 他們唯一的武器是:希望
回顧二次世界大戰戰史,或許再也沒有另一事件比敦克爾克大撤退(Battle of Dunkirk
,又稱敦克爾克戰役)更複雜、充滿各種矛盾評價的戰役了。敦克爾克戰役交雜著挫敗與
勝利、屈辱和光榮,標示著德國在歐洲西線戰場的全面獲勝,同時,又埋下英美盟軍日後
反擊的伏筆。它不像後來為人所熟悉的諾曼第登陸V-day,直接描繪戰事的逆轉,明確導
向勝利的終局,在1939年5月26日至6月4日期間,這場由英國政府所主導的敦克爾克大行
動,就像標點符號中一個難解的「分號」,無論是停頓或轉折,它都靜靜橫躺在歷史的長
河中,等待人們理解它的重要和意義。
敦克爾克戰役的複雜本質,加上欠缺可歌可泣的英雄元素,讓它逐漸淡出世人的關注,不
為娛樂傳媒所重視。約60年前由英國導演Leslie Norman所執導的《Dunkirk,1958》幾乎
是最後的絕響,後來再次出現在電影中,只以時代背景的元素帶過,如《贖罪》
(Atonement,2007)等。
導演克里斯多夫・諾蘭曾經在訪談中提到他受到敦克爾克戰役的吸引與啟發,讓他決定改
編將它改編成電影作品。諾蘭說:
這是一個能帶你到另一個世界,讓你真實感覺你親臨現場的故事。
——This is a story that needs to carry you through and make you feel you are
there.
諾蘭的作品一向關注個人層面的心理互動,本次將這樣對小我的關注,投注到大時代的變
動中,能激出什麼樣的火花?不禁令人拭目以待。
如同上世紀末名導史蒂芬・史匹柏的《搶救雷恩大兵》,讓人們重新凝視戰爭的意義,諾
蘭《敦克爾克大行動》在這危殆不安的時代裡,或許也能讓人們對當下的現實,有著更深
刻的反省和思索。就讓我們在今日,根據電影的不同階段,重溫這段二戰中令人難忘的史
實。
由自願投入戰場救援的人民所築成的海上通道
當英國國內終於決定對受困的英軍展開救援作戰行動時,此時可供運輸的船隻十分有限,
盤旋於空中的德軍轟炸機摧毀了港口的設施和停泊的船隻,海面上則佈滿了水電,以及水
面下的德軍潛艦神出鬼沒的威脅。敦克爾克又是一沙洲港灣,吃水較深的英方大型船艦只
能在一公里多的外海等候。在種種不利條件下,資源有限,需要撤出的人數如此龐大,這
根本是件不可能的任務。
負責主導整個撤退行動的雷姆賽中將,在寫給妻子的信件中,都忍不住透露了自己的憂心

「每當我想到我正在.....指揮一項前所未有、最為艱困和危險的作戰行動時,都覺得實
在可怕,除非上天非常仁厚,否則整個撤退行動將無可避免會發生許多悲劇。」
為了讓撤退得已進行,英國皇家海軍開始徵召各類船隻,包括漁船、遊艇、貨輪、汽艇、
接駁船等,形形色色。
徵召的過程一開始並不順利,因為戰時的新聞管制,多數英國人民並不知道子弟兵在前線
的處境。但隨著官方高效率的徵召,與消息的逐漸流傳,越來越多的船隻投入救援。除了
船艦外,民間的水手和船主也志願投入駕駛的工作,這是一項極度充滿勇氣的抉擇,因為
空中的襲擊與海面上下的威脅,讓這些小型船隻隨時都有覆頂的風險。
這支「迷你大艦隊」,從行動的第一天開始,就投入救援,後期甚至成為登陸沙灘救授的
主力,一次數十人,一船一船的來回,與官方的軍艦彼此合作。這些沒有受過軍事訓練的
海上男兒,冒著生命危險,離開安穩平靜的日常生活,駛向遍佈硝煙彈雨、滿目瘡痍的戰
場,反覆在兩個不同世界中往返、切換,構成一條海上的通道,解救著遭受圍困的英軍。
緩慢且殘酷的撤退過程
但戰場並不是有著浪漫結局的童話故事,雖然有了民間船艦的投入,撒退的工作仍是十分
緩慢且殘酷,一批批的英軍退到沙灘上準備登船,僧多粥少的情況下,只能在沙灘上漫長
等候,沒有足夠配給,多數士兵都處於脫水的狀態。港口設施已被破壞,為了加速撤退,
要登船就必須身著全副軍服,走入海中,貼近船身;又或者使用老舊殘破的防波堤設備,
想辦法跳到船上,落水者無數。
海岸線上到處擠滿疲倦和無助的士兵,在德軍飛機緊密的轟炸下,紀律和秩序逐漸瓦解,
那是近乎無政府狀態的煉獄。有士兵回憶當時的狀況:「起先大家都排成一列,但假如你
說這麼一來就能夠比排在後頭的人早一點登船,那你可就錯了,最後,你會發覺自己只能
站在水中而無法上船。
你會厭惡為什麼一直站在水中,然後你將會調頭往後走,最後又終於坐在沙地上。接著,
當其他的船隻又抵達的時候,你又會再度地嘗試。」為了維護登船的秩序,不要讓爭先恐
後上船的士兵推翻船隻,有些指揮官在勸阻無效的情況下,情急之下,會試圖揮舞武器,
或將子彈射擊在無人的水面上,喚起逃亡者們心中的秩序。
即使登上船,也不等於平安了。英吉利海峽在德軍優勢的海空戰力下,已成為海上的墳場
,被魚雷擊中、誤觸水雷、被德國軍機襲擊、遭遇海象變化而擱淺....
海面上有無數種死法,能順利抵達英國,反而比較像是意外。英軍只能趁著黑夜或天氣的
掩護,儘量進行運送的任務。英國軍方也想方設法地維持士兵們的安全,除了海軍的掃雷
和回擊外,英軍的主力戰鬥機──噴火式戰鬥機、颶風式戰鬥機、以及挑戰者戰機,從一
開始就參與了護航的行動,出動了數千次的架次,提供支援的火力,和德軍戰機在空中纏
鬥。
陸面的戰爭仍在繼續,敦克爾克週邊的防禦陣地,必須持續面對德軍無情的炮火,有計畫
的邊打邊退,為發電機計畫爭取更多的時間,大量的英法軍隊在堅守陣地的過程中傷亡,
或被德軍俘虜。英國高層為了讓撤退能有效率的進行,早已做了最殘酷的決定,讓身體健
康者優先撤退,已清出更多的空間和時間,撤退出最多的人數。到了最後幾天,沙灘上到
處都可聞到血漬和屍體交織的惡息,連海風都無法吹散。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6938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