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著事先提供原案(注意,不是原作!)題材
: 事後負責分鏡審核的招牌
: (而事實上這些都是責任編輯的職責範圍!)
: 狠狠削走漫畫家六成收入(稿費與版稅均包括在內)
: 漫畫家成功了
: 雨露共濟
: 漫畫家失敗了
問題在於七峰找的是已經失敗的漫畫家
也就是說 對那兩個漫畫家來說
七峰是給他們翻身機會的神
失敗只是回到原本沒收入的生活而已
對雙方彼此都有利益
: 老實講
: 大場一直強調他們年老
: 不能不說是有些誤導
: 因為就七峰的做法來看
: 七峰所尋求的漫畫家
: 重點恐怕不在年紀
: 而在「不能自我創作」上
: 更精確地說
: 是「雖然不能自我創作,但可以發揮原案所長」
這樣說有點傷人
應該說他們有作畫的能力 (累積了十幾年持續作畫的經驗)
但沒有好點子
因為把時間和能力都花在畫上了
而沒有去專心研究目前時下流行的體裁
如果在加上遇到像港浦這種漫畫家殺手的編輯...
所以他們主要的缺點在點子
而反過來說時下的年輕一輩新人(或說創作者)
他們有點子 但沒有作畫能力
這樣當然也不會有好的作品
七峰這個想法就是把這兩種人找在一起創作
甚至連審查者都找好了
如果把漫畫簡單分類來說就是...
1.作畫
2.內容
3.市場調查
通常這些應該是編輯的工作
但以爆漫所呈現的漫畫環境
已經陷入很多問題
而七峰只是找到了出版社目前幾個嚴重的盲點
像是
1.出版社有港浦這種沒有能力帶漫畫家或是原作者的編輯
既沒有眼光也沒有創作的能力
七峰第一次失敗是以網路匿名50人來作編輯的工作
第二次就不匿名了直接把人找過來創作
簡單說就是作品要瞞過編輯 而通過審查
2.出版社市場調查部分只靠讀者回函排名
平均最多才400-500票
請個工讀來幫忙作假票
就可以讓短篇作品高票
然後就可以連載
其實這部分還是在騙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