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運田徑男子200m決賽
很多人應該會納悶為什麼楊俊瀚與日本Yuki
兩個人的官方「成績」一樣,都是 20"23
那為什麼要分名次,還有要如何區分先後?
首先根據田徑規則
場地賽(就是在田徑場內進行,從100m到10000m都是)
電動計時系統的成績紀錄,是到小數點後兩位
而像半馬、全馬、20km、50km競走等
不在田徑場內進行的項目,則成績紀錄到秒
採無條件進位法,故成績無小數點 (最小單位即1秒)
但是田徑規則並不是成績一樣就是並列
還是要看誰最先到達終點 (徑賽項目)
現在標準的國際賽事都是採用電動計時系統
從起跑鳴槍開始就是連接系統計時
就連起跑架上都有感應器,測量選手在鳴槍後的反應時間
並藉此判斷是否有偷跑的情況 (*只要起跑反應時間小於0.1秒即為偷跑)
至於誰先到就是看,以「軀幹」通過終點線為準
包括肩膀或胸部都算是軀幹 (嚴格定義可Google)
故短距離選手在通過終點前會有「壓身」的動作
因為終點攝影是以軀幹為準,不是手或腳更不是頭部
終點攝影是一部1000fps以上的高速攝影機
電動計時系統可以根據終點攝影,輸出每位選手的成績
通常可以很快的判斷出 0.01秒 以上的差距
然而當兩人在小數點後兩位的成績相同時
就要從終點攝影的圖片,更進一步判斷誰的軀幹先壓線
也可估計出小數點後三位的成績
故並不是成績一樣,就代表名次相同
不過也因規則只要記錄到0.01秒
故成績到百分之一秒相同時
有些賽事成績會在後面做加註 例:20.23(3)、20.23(7)
另外有人問有沒有可能名次並列?這是有可能的
沒記錯真實案例發生在美國在倫敦奧運的女子田徑100m資格賽(選拔賽)
有兩位選手的成績相同,且終點攝影系統無法判斷先後
因為兩位選手通過終點的關鍵時刻,軀幹被擺手擋住
導致無法透過影格判斷通過順序,故兩位選手的名次並列第三
另外給個額外的小知識
田徑的成績相同時,仍要進一步判斷先後順序
(包括馬拉松賽事也是,秒數一樣也是看攝影機)
但若如果是游泳項目(不含游泳馬拉松)
當電動感應系統成績一樣,那就是成績直接並列(包含金牌)
像是2000雪梨奧運,男子50m自由式就有兩面金牌
兩位美國選手的成績同為21.98並列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