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奧運與里約奧運我有發過類似的文
到了東京奧運發現不再是學生那麼有空了 :(
還是擠出時間整理一下 :P
趁難得奧運板人氣很旺 (結束沒幾天就沒人了...)
能參加奧運就是讓人引以為傲的事
多次取得奧運資格更是難上加難,踏上奧運舞台是許多運動員的夢想
多給我們的選手們鼓勵吧,每位都是英雄
※ 入選標準:本屆奧運代表團 + 取得奧運參賽資格至少3次
1.奧運五朝元老莊智淵 (2004.2008.2012.2016.2020)
臺灣擁有世界級的桌球選手,卻很少受大家關愛眼神
莊智淵蔣澎龍在男子單打都曾排名世界前五過
除了長期關注桌球的球迷或選手,臺灣人不知道的為多 ...
直至倫敦奧運莊進入四強有了奪牌機會,才開始受到注意
莊智淵從當年桌球迷口中的小莊、中莊到老莊
不知何時開始的廣告,莊變成了桌球教父,也是淡淡的哀傷 ...
已滿40歲的莊智淵仍在場上奮戰
此次晉升奧運五朝元老,超越蔣澎龍的四屆 (1996,2000,2004,2008)
事實上此屆奧運莊披掛上陣前有些插曲
莊因為亞錦賽團體賽的參賽安排與教練團鬧得不愉快
2019年9月宣布退出國家隊,不打東京奧運
後來在桌協與體育署協調下,翌年莊點頭重返國家隊
並出戰東京奧運世界區資格賽,在團體單淘汰全勝進入八強
直接取得奧運團體賽門票,並同時帶回兩張單打門票!
有興趣的鄉民可參考我之前寫的:#1UBnNpEZ (Olympics_ISG)
2002ITTF年終總決賽 男子單打 冠軍
2002釜山亞運 男子單打 銀牌
2004雅典奧運 男子單打 八強
2006卡達亞運 男子雙打 銅牌 (搭擋蔣澎龍)、男子單打八強
2008北京奧運 男子單打 32強
2010廣州亞運 男子單打 八強
2012倫敦奧運 男子單打 第四
2013巴黎世錦賽 男子雙打 冠軍 (搭擋陳建安)
2014仁川亞運 男子單打 銅牌
2016里約奧運 男子單打 首輪
2018雅加達亞運 男子單打 八強
2.總是帶給我們驚奇的盧彥勳 (2004.2008.2012.2016.2020)
壓根兒沒想到盧也是五朝元老了 ...
盧彥勳同時也是此次奧運的掌旗官之一
近年盧彥勳因傷所苦
上屆奧運因手肘開刀取小碎骨
透過受傷前保護排名ATP第79取得參賽資格
而本屆亦是提出肩傷保護排名,最終遞補獲得奧運資格
*網球選手受傷超過六個月,復出後可用8次保護排名報名賽事
盧彥勳在2018年因肩傷退出法網,2019年全年未出賽
2020年因疫情導職業賽幾乎停止,被定義為疫情賽季
先前的保護排名可凍結到2021年續用
總是帶給我們驚奇的盧彥勳擊敗過不少世界級名將
北京奧運單打首輪(當時77名)以7-6,6-4 擊敗Andy Murray(當時排名第6)
同時也是臺灣男子網球選手在歷屆奧運的首勝,最後更挺進16強
2010溫布敦網球賽以4–6、7-6(3)、7–6(4)、5–7、9–7
擊敗Andy.Roddick晉級八強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dRroO3UaF4
並獲得溫布敦八強俱樂部的資格,擁有溫布敦俱樂部的許多禮遇
當年度盧彥勳也因挺進大滿貫賽八強,ATP世界排名來到生涯最高的33名
在宿舍熬夜看到盧致勝的穿越,也超過十年了 (眼框怎麼濕濕的...)
即將38歲的盧彥勳,加上疫情導致跨國征戰職業賽事不便
已言明這是他最後一個職業賽季,東京奧運也將是他網球生涯的終戰
謝謝盧彥勳,在20年的職業生涯為我們帶來那麼多驚奇!
2002釜山亞運 混和雙打 金牌 (搭擋李慧芝)
2004雅典奧運 男子單打 首輪
2006卡達亞運 男子團體 銅牌 (盧彥勳、王宇佐、陳迪、易楚寰)
2006卡達亞運 混和雙打 銅牌 (搭擋謝淑薇)
2008北京運運 男子單打 16強
2010廣州亞運 男子團體 金牌 (盧彥勳、易楚寰、楊宗樺、陳迪)
2012倫敦奧運 男子單打 首輪
2014仁川亞運 男子單打 銀牌
2016里約奧運 男子單打 首輪
3.男子400m跨欄 陳傑 (2012.2016.2020)
本屆奧運會田徑項目的參賽資格改制
原本的A、B標制取消,改為單一標準與WA積分制度
除了直接達標的選手可參賽 (400m跨欄本屆直接標準為48"90)
IAAF(世界田總)將賽事分級,在不同等級的賽事取得的成績可換算積分
按照積分排名再取足額選手進入奧運 (不同項目參賽名額不同)
陳傑最終以第39順位進軍東京奧運
徑賽選手的顛峰期不長,陳傑能連續三屆取得奧運資格相當不易
也是繼楊傳廣與紀政後,第三位能三度進軍奧運的田徑選手
陳傑在2019卡達亞錦賽跨出48"92,是我國第二位能跨進49"的好手
而臺灣首位跨進49"內的是陳天文,他在2001北京世大運跨出 48"63
不只奪得銅牌,目前仍是我國男子400m跨欄記錄
在雪梨奧運持外卡參賽的陳天文,以49"93 晉級準決賽
至今仍為臺灣在男子400m跨欄的最佳名次
2011日本神戶亞錦賽 50"39 銅牌 影片:http://tinyurl.com/c5wjzgb
2012倫敦奧運會 50"27 預賽
2014仁川亞運會 51"10 第五
2015中國武漢亞錦賽 49"68 銀牌
2016里約奧運會 50"65 預賽
2017印度亞錦賽 49"75 銀牌 (@布巴內什瓦爾)
2017世界大學運動會 49"05 銀牌
2018雅加達巨港亞運 49"62 第四
2019卡達杜哈亞錦賽 48"92 銀牌
4.女子羽球 戴資穎 (2012.2016.2020)
小戴應該不用我多做介紹了
2010年臺北公開賽,年僅16歲的戴敗給當時臺灣第一女單鄭韶婕
如今時隔超過十年,戴資穎已無須向我們證明什麼
不過私心期盼她能拿下與自己實力相稱的世界冠軍
2012倫敦奧運 16強
2014仁川亞運 並列銅牌
2016里約奧運 16強
2018雅加達亞運 金牌
2020年終賽 冠軍
5.女子桌球 陳思羽 (2012.2016.2020)
奧運桌球的參賽資格近幾屆不斷改變
即使持續關注仍有點摸不著頭緒 ...
過去曾先選出單打資格,再由取得2~3席單打名額的國家參加團體賽
本屆直接從取得團體賽資格的國家(16個),直接外帶兩名單打名額
(日本地主1+各洲際錦標賽冠軍6+世界區團體資格賽取9)
新增的混雙項目則另外決定
這是陳思羽第三次取得奧運參賽資格
2012倫敦奧運:奧運亞洲區資格賽取得單打門票
2016里約奧運:由ITTF單打世界排名直接入選
2020東京奧運:由奧運世界區團體資格賽(鄭怡靜、陳思羽、鄭先知)
淘汰賽進入八強直接取得團體賽門票,同時帶回兩張單打門票
2012倫敦奧運 女單 32強
2016里約奧運 女單 16強
2016里約奧運 女團 首輪
6.女子反曲弓 雷千瑩、譚雅婷 (2012.2016.2020)
本屆代表臺灣出賽的女子射箭選手為 雷千瑩、譚雅婷、林佳恩
其中雷千瑩、譚雅婷連續參加三屆奧運,而林佳恩則參加過倫敦奧運
相對於男子射箭的新面孔,女子三人可說老班底
(許多人可能還對林佳恩在倫敦奧運個人賽加射時,讓裁判拿出游標尺有印象)
2018雅加達亞運 團體銀牌 雷千瑩、譚雅婷、彭家楙
個人銀牌 雷千瑩
個人第四 雷千瑩
個人第五 譚雅婷
2016里約奧運 團體銅牌 雷千瑩、譚雅婷、林詩嘉
個人並列第五 譚雅婷
2014仁川亞運 團體並列第五 林佳恩、袁叔琪、楊念綉、雷千瑩
個人16強 林佳恩
2012倫敦奧運 團體並列第五 雷千瑩、譚雅婷、林佳恩
2012倫敦奧運 個人16強 譚雅婷
個人32強 雷千瑩、林佳恩
2010廣州亞運 團體第四 吳蕙如、雷千瑩、袁叔琪、譚雅婷
個人16強 雷千瑩
個人八強 譚雅婷
7.女子網球 詹詠然 (2008.2016.2020)
撇開詹與謝在臺灣網壇的風波不談
詹詠然如今也是第三次踏入奧運殿堂
在2007澳網搭配莊佳容持外卡參賽,過關斬將獲得亞軍
2017年美網與辛吉絲搭檔奪冠,是繼謝淑薇後第二位獲大滿貫冠軍的臺灣球員
並在2018年法網與克羅埃西亞搭配,取得臺灣首座大滿貫混雙冠軍
詹在2014年前後,開始與妹妹詹皓晴搭配
2006卡達亞運 女團 金牌
2006卡達亞運 女雙 銀牌 搭配莊佳容
2008北京奧運 女單 首輪
2008北京奧運 女雙 16強 搭配莊佳容
2010廣州亞運 混雙 金牌 搭配楊宗樺
2010廣州亞運 女雙 金牌 搭配莊佳容
2010廣州亞運 女團 銀牌 張凱貞、詹詠然、莊佳容、謝淑薇
2014仁川亞運 女團 金牌 詹詠然、謝淑薇、詹謹瑋、詹皓晴
2014仁川亞運 女雙 銅牌 搭配詹皓晴
2016里約奧運 女雙 八強 搭配詹皓晴
2018雅加達亞運 女雙 銀牌 搭配詹皓晴
2020東京奧運 女雙 首輪 搭配詹皓晴
8.女子舉重 郭婞淳 (2012.2016.2020)
經過板友提醒
郭確實也是參加三屆可入選本篇
待今日有空撰寫晚點補上 Orz
【後記1】
若我的資料沒錯的話,莊智淵與盧彥勳第五次參加奧運
已是歷來臺灣最資深的奧運選手,過去最多的記錄是四次
男子桌球蔣澎龍 (1996.2000.2004.2008)
女子桌球黃怡樺 (2004.2008.2012.2016)
女子射擊林怡君 (2000.2004.2012.2016)
林怡君曾在雪梨奧運拿到女子雙不定向飛靶第四、雅典奧運第七
不過雙不定向在2008取消,林改練單不定向飛靶後
繼續在2012.2016奧運取得參賽權代表臺灣出賽!
很可惜這次奧運林怡君沒能取得門票,不過她已預計要參加2022亞運會
【後記2】臺灣奧運亞運的開幕掌旗官 (1972後)
1972慕尼黑奧運 紀 政 (田徑)
1976蒙特婁奧運 杜台興 (射擊) 代表團因政治問題未能入境
亦不接受其他名稱參賽,最終全部打包回府
1980莫斯科奧運 前一年蘇聯出兵阿富汗,美國聯合抵制故未參賽
1984洛杉磯奧運 李福恩 (田徑)
1986漢城亞運 國籍問題缺席1974德黑蘭.1978曼谷.1982新德里.1986漢城亞運
達成協議後才以中華奧會的名稱重新加入亞洲奧林匹克理事會並派隊
1988漢城奧運 李福恩 (田徑)
1990北京亞運
1992巴塞隆納奧運 王光熙 (棒球)
1994廣島亞運 劉祖蔭 (跆拳道)
1996亞特蘭大奧運 杜台興 (射擊)
1998曼谷亞運 陳怡安 (跆拳道)
2000雪梨奧運 蔣澎龍 (桌球)
2002釜山亞運 陳天文 (田徑)
2004雅典奧運 陳致遠 (棒球)
2006卡達亞運 吳志威 (橄欖球)
2008北京奧運 賴聖蓉 (女壘)
2010廣州亞運 簡毓瑾 (羽球)
2012倫敦奧運 陳士杰 (舉重)
2014仁川亞運 黃建逢 (排球)
2016里約奧運 汪亦岫 (馬術)
2018雅加達亞運 郭婞淳 (舉重)
2021東京奧運 盧彥勳 (網球) 郭婞淳 (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