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https://reurl.cc/6vVjk
本文出自聯合文學出版:
徐維芷,《籤詩密碼:神明誠徵專屬解籤人》
臺灣籤詩的源遠流長
隨著早年閩南人、客家人、漳州人等各地住民的遷徙,
大陸流傳的籤詩也隨之來到臺灣,變化出許多臺灣特有
的籤詩,有的只是在原來基礎上變得本土化,有的則融
合數種籤詩組合而成的新籤詩。
台南旌忠廟有一套與眾不同的五十六首籤詩,據說是清
代乾隆年間僧人所留下,此人原為鄭成功舊屬之後裔,
為了逃過朝廷緝捕,因此落髮為僧,原先隱居在台南市
黃蘗寺內。 後來借住旌忠廟,白天不知道在寫什麼東
西,晚上就在神案下過夜。
某日,和尚突然不告而別,村民查看他所書寫的內容,
全部都是七言絕句的籤詩。有人發現籤詩有古怪,於是
將籤詩重新排列組合,將每首詩第一字排在一起,變成
了——「臺灣府諸羅縣北路下茄苳武穆岳聖王靈感籤詩
,凡爐前弟子及四方信士來問卜,當誠心潔淨抽出一枝
,又求金杯為準,吉凶禍福明斷有應」。
傳說這位僧人和當時知府是莫逆之交,後來,知府收到
命令要緝拿好友,原本隱匿行蹤的僧人知道此事後,擔
心繼續逃亡會影響知府的身家安危,於是主動落網,從
容就義。
一般籤詩都是以六十甲子籤為準,算算旌忠廟籤詩字頭
,籤詩只有五十六首,少了四首。和尚留言僅作五十六
首,留四首給後人填作。至今只補上了兩首,籤首是大
吉,籤尾是小喜。
近幾年臺灣也有宮廟請人新編特色籤詩,或是對舊有籤
詩進行改編,但大抵多仿照唐詩格律為七言四句。基本
格式而言,標題多附有廟名、主神名、籤號(或干支)
、吉凶等級、籤詩、公案(就是跟籤詩相關的歷史故事
,如:包公請雷驚仁宗,包拯審張世真等例子,用於釋
籤)、解曰(如求兒大吉、經商如意……等)或以東坡
解代替解曰、五行有利的方向及季節。
樣樣齊全的全套籤詩,目前很少見,畢竟籤詩以簡易為
主,若是太複雜,信眾無法理解,而廟方也無法解析,
徒增困擾。由此來看,無論是由媽祖、關公或土地公所
開示的籤詩,其實都和臺灣的多元文化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