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EijiHoba (我要好工作)》之銘言:
: 駐美記者警告你 別送小孩到美國念書
: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life/20160523/868307
: 想請問在美國工作的各位,上述的報道可信度有幾成?
個人經驗: 在台灣唸到高二,休學,到美國從 11 年級讀起
: 這不是單單用錢就能解決
: → momopipi: 其實都混得不錯 所以小時留學真的很吃孩子的性格 我覺得 05/25 01:40
我有寫篇文分享我的經驗;節錄如下
* 最基本的物質資源支援,尤其是維生最低限度的食、衣、住帶來的
安全感,是有差的
* 育的方面,不一定要明星學校,但最低限度還是要看「校園風氣」
,是有差的
* 承上,不一定要明星學校,但能否遇到導師(mentor)這種生命中的
貴人,是有差的
* 承上,我算了一下,拿我個人學生生涯為樣本,在台灣遇到能稱上
導師(mentor)的人的機率大約是 2/50, 在美國則是 8/40; 易言之
,我在美國遇到把我當人看願意與我「談」的老師的機率是 5 倍,
是有差的
有幸遇到幾個導師(mentor)級的貴人;他們作的事很簡單(simple,
but not easy) ,就單純地把我放在對等的位置,與我談話,講道
理,就事論事,點出我當時看不到的東西,鼓勵我獨立思考,用自
己的腦子作出自己的判斷。
且我常被鼓勵去挑戰自我極限,飛出自己的一片天
現在回想起來,這是再明白不過的道理: 「把孩子當成有獨立思考
能力的人教育,養出來是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的機會自然比較高」
相反的,若把孩子當畜牲奴才溫室花朵管理,那麼,有很大的機會
會「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 霸凌、孤獨感,是有的,我運氣好,體質與心靈強度足以自己解決
這事
十分同意 momopipi 在推文裡說的「小時留學真的很吃孩子的性格
」;如今我是能笑著說「剛來美國那四年,就像是關禁閉關了四年
」,但可以想像的是,不是每個人都能撐過來,不是每個人都適合
這種置之於死地而後生(sink-or-swim)的戰術
* 知道自己的目標,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知道自己為什麼來「吃苦
」;是有差的
專精(mastery), 自動(autonomy), 目標(purpose); 這三件事是相
輔相成的
有了目標(purpose & vision)就會自動、自治(autonomy);會自動
、自治,再加上環境(教材、師資)與物質支援,那自然就會有專精(mastery)
反過來說,單純提供物質支援,沒有顧到目標(purpose)的話,後面
的自動(autonomy) + 專精(mastery)自然接不起來
也就是原原文裡說的「這不是單單用錢就能解決」
* 有合法身分,是有差的
結論:
物質支援雖重要,但培育人心最終還是要靠人心。易言之, role model
+ mentor 遠比罐頭課程重要。而知道自己在作什麼、想要什麼、
能獨立思考的腦子、驅動自我的熱情,遠比那些有的沒的「填鴨才
藝」有價值
============================================================
完整文章; 基本上,談道理的部分都已經截錄如上,文章裡只多了流
水帳談往事的歷程
(三個連結皆指向同一文章):
* http://bit.ly/1TGu1yf
*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amos-yang/美國生活-求學/1684508035132854
*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amos-yang/%E7%BE%8E%E5%9C%8B%E7%94%9F%E6%B4%BB-%E6%B1%82%E5%AD%B8/1684508035132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