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 WD My Cloud 4TB 雲端硬碟,儲存備份搞定

作者: azzxs (熊寶貝)   2015-05-12 23:34:10
好讀網誌版:
http://www.azzxs.com/2015/05/wd-my-cloud-4tb.html
( http://goo.gl/4diRRD )
現在這個年代資料的備份管道非常多選擇,不管是雲端硬碟或是外接硬碟甚至是購買NAS
來使用,其實都是為了讓這些重要的資料能夠保存得更完善更安全。我自己曾經壞過硬碟
,深知多年資料毀損的痛,後來重要資料我也多採用多樣化的備份方式,畢竟萬一其中一
個壞了我還有兩個後援可以撈資料使用。我也入手過好幾款NAS來使用,NAS的優點當然不
用我說,功能非常強大可以說是一台小電腦了,但是對於一般人而言可能會覺得似乎太多
功能也用不到,如果能夠有簡單可以使用的雲端硬碟,方便備份與存取就好了。
WD 算是我目前看見硬碟大廠裡頭有在深耕這一塊的廠商,我自己也有一顆WD的外接硬碟
當初是買來接MAC使用,目前也活的好好的正常工作中。今天分享的WD My Cloud 4TB ,
讓我真心覺得不要再買一般的外接硬碟了,應該選擇 WD My Cloud 這樣擁有NAS功能的外
接硬碟來使用才是,一台機器就可以滿足小家庭的需求。
藍色簡單的外盒設計,外盒上告訴你這是一台私人的雲端硬碟。
( http://goo.gl/YHMW86 )
另一面也標示了機器的背後有什麼介面,另外只要連上網路之後,讓你手上的智慧型裝置
也可以使用,資料共用當然屬於小case。
( http://goo.gl/r7btlu )
透過共享的方式,我在這台電腦儲存資料到WD My Cloud 可以透過其他裝置來存取與觀看

( http://goo.gl/qNHYHA )
跟自家其他型號比較起來,My Cloud 功能真的多很多,我想應該也是WD 之後的主力吧!
( http://goo.gl/jnXpOB )
WD這種大小的硬碟擺放方式好像都差不多,因為跟我之前購買的很相似。
( http://goo.gl/3DPO4c )
先來看看機器的主體,外觀很簡單使用了鋼琴烤漆質感很不賴,前方就一個指示燈號正常
運作會呈現藍色的燈。
( http://goo.gl/721hAr )
外觀看起來與一般的外接硬碟其實沒什麼不同之處。
( http://goo.gl/I7qAwx )
來看看背後, 散熱方面應該也是外接硬碟的重點之處,畢竟多了一些功能散熱就顯得更
重要了。
( http://goo.gl/1A6S0X )
提供了USB 3.0與網路孔的傳輸介面,另外當然就是電源孔了。
( http://goo.gl/IIg1fw )
上下的地方都有開洞讓它可以提供更好的散熱方式,實際運作時很安靜熱度也僅僅在那些
洞洞的洞口位置,感覺還蠻不賴的。
( http://goo.gl/Q86Cxc )
( http://goo.gl/Rvfnav )
配件提供了這些內容,有網路線、變壓器、變壓器轉接頭。
( http://goo.gl/Ccj4oZ )
變壓器提供了100V-240V,帶出國使用都沒問題。
( http://goo.gl/WOXDLj )
變壓器轉接頭提供了目前最常用的幾個頭,不用再擔心出國要用沒有轉接頭怎麼辦。不過
現在有了雲端的功能,放在固定的地方就好了,超級方便。
( http://goo.gl/pdtO7C )
來看看跟我另一顆WD 外接硬碟的差異,其實外觀上真的沒感覺變化很多,就材質上的差
異。但是 WD My Cloud 系列的功能就比起一般外接硬碟強悍許多了。
( http://goo.gl/GXxmXB )
首先,一定要先把硬碟插上電源與網路線,接著就要開始來設定了。先將硬碟與你要設定
的電腦在同一個網域裡頭,然後打上「 http://wd.com/setup/wdmycloud 」來下載所需
要的軟體。
( http://goo.gl/7sIzbU )
下載完成後當然就是直接安裝了,基本上非常的簡單,文字也說明的很清楚。
( http://goo.gl/iMxM9A )
接著他會開始掃描你的My Cloud 硬碟裝置。
( http://goo.gl/omDBYb )
如果你有好幾顆,當然就會出現其他選擇,但是我只有一顆WD My Cloud 硬碟,當然只會
出現一顆可以選擇。
( http://goo.gl/ya3DFv )
接著要來設定個人雲端了,這真的超級方便的。比起我之前使用其他廠牌 NAS 時的設定
都要簡單,竟然只要填名稱與Mail就可以了。這部分對於一般使用者來說,非常貼心的功
能。
( http://goo.gl/5cV6Bv )
然後就完成了,當然你也可以在這邊在新增其他的使用者,不過我覺得後面再新增就好了

( http://goo.gl/egh7Bk )
當然你剛剛輸入的mail就會收到確認信,點選連結就可以了。
( http://goo.gl/ZQpHme )
再來設定一下密碼,就可以完成一開始的設定囉。
( http://goo.gl/11EqNK )
當然就完成了基本設定,另外還可以選擇安裝其他的應用程式來方便你使用。
( http://goo.gl/aruqGX )
看的出來 WD 在這方面花了不少心思,也為了讓一般的消費者可以更快速的上手這類型產
品,它將常用的軟體也分別拆開來讓你自由選擇是否下載使用。不需要的就不需要下載來
安裝,減少一堆軟體結果根本用不到又佔空間的窘境。
( http://goo.gl/vB4XlL )
來看一下 WD My Cloud 的介面,介面非常的簡單易懂,首先會注意到的當然是那大大的
容量提示,目前可用空間是3.9TB。上方也提供了一些選項功能,後面在來跟大家分享。
( http://goo.gl/UBK8bh )
我的習慣是會先點一下韌體的部分,看是否有可以更新的韌體,一定要先更新一下讓機器
保持在最新的軟體。
( http://goo.gl/KwvxG5 )
這樣就更新完成了,可以比對一下上面的圖與這張圖韌體的版本已經不同囉。
( http://goo.gl/cY7qfP )
點選中間容量的部分,會跳出這樣的圓餅圖,告知你目前硬碟的使用狀況。
( http://goo.gl/mo4r6P )
使用者的設定,剛剛只新增了我一個使用者,從這裡可以再新增你想要的人。
( http://goo.gl/Pi3RBR )
我新增了一個帳號給女友使用,因為它的 IPHONE6 容量比較小,這時候就可以透過雲端
硬碟的方式減少它放檔案進去手機容量不足問題。
( http://goo.gl/PIzswy )
可以看到共享這一塊,新增了一個帳號就會自動新增一個資料夾提供帳號使用者存放檔案

( http://goo.gl/DkhABh )
雲端的安全性也是很重要的考量,透過這裡還可以設定哪些裝置可以連線使用。
( http://goo.gl/sy28Pp )
safepoints 簡單來說就是幫你的 WD
My Cloud 買一份保險,讓它再同步到另一個硬碟上。萬一真的出問題了,還可以透過備
份的裝置來還原回來。
( http://goo.gl/zoIkK2 )
可以選擇使用USB或是其他的網路硬碟等等選擇。
( http://goo.gl/9UkEZV )
設定裡頭也有一些選項可以做調整,一般的部分就是一些像是名稱、時區這些的調整
( http://goo.gl/El17aI )
下方還有雲端存取、能源節省、MAC備份等功能選擇,都是非常簡單的設計,只要選擇開
或是關就好了。
( http://goo.gl/qHnos9 )
網路的地方,基本上你也不需要調整,讓它維持原本的設定就好了。
( http://goo.gl/D1Vfje )
媒體,這部分有關於DLNA的選項,如果你有其他的裝置會用到DLNA就直接開啟,下方還有
一個 iTunes 存取,這個很不錯用喔後面有實際的用法可以看。
( http://goo.gl/HZh8Ms )
公用程式,就是一些測試的軟體以及還原原始設定的選項。
( http://goo.gl/T2so0T )
通知,這個部分我覺得做得很不錯,只要機器有任何狀況就會直接寄mail給你,這個我已
經收到好幾次的信件了。
( http://goo.gl/Su4qnm )
如果擔心太煩,也可以選擇適合的通知設定,我是選擇全部這樣比較能掌握機器狀況。
( http://goo.gl/B3DT5l )
最後是韌體,選擇自動更新就好了都不用煩惱何時要去更新。
( http://goo.gl/e9VT11 )
透過 WD My Cloud 公用共用程式,可以快速的開啟硬碟的資料夾,方便直接放置檔案使
用,透過giga的網路速度不用接USB也很快速喔。
( http://goo.gl/9M6mRO )
開啟 iTunes 透過剛剛在DLNA的部分有開啟 iTunes 這個功能,現在只要把音樂放在 WD
My Cloud 裡頭,不管是桌上電腦或是筆電,都可以直接聽硬碟裡頭的音樂了。共用的好
處就是這樣,家人也可以直接這樣使用,不用要聽歌還要互相COPY。
( http://goo.gl/Lx1Lnb )
完整的把所有歌曲都載入了,而且不佔電腦的硬碟空間。
( http://goo.gl/a3JjXX )
另外 WD My Cloud 也有設計了 MAC 電腦使用的 TimeMachine 備份功能,直接透過雲端
的方式來完整備份MAC的資料,而且無線就可以備份超級方便(記得要在同一個IP區段下喔
)。
( http://goo.gl/VvVdMG )
簡單就設定完成,現在只要回家打開MAC 就會自動備份,也不用特別去點選。就是方便!
( http://goo.gl/iLygzK )
另外你的智慧型裝置,一樣可以透過 WD My Cloud 來備份資料或是存取資料使用,而且
這份檔案可以所有裝置都共用。我用APPLE的 iOS 展示一下給大家看,要去抓
WD My Cloud 這套APP。
( http://goo.gl/MKanZT )
請點選立即連線,要開始來設定了。
( http://goo.gl/F0glYV )
直接輸入當初註冊的E-MAIL 帳號與密碼,就可以登入了!!!超級方便,不用再多記什麼轉
址之類的。
( http://goo.gl/0gAoGa )
登入後就可以一覽所有的資料夾,因為我的權限最大,當然其他帳號的資料夾也可以看,
這樣女友上傳資料我就可以知道它都在幹嘛了,哈哈。
( http://goo.gl/30C4WV )
裡面也有分類好的音樂、相片、影片等資料夾,將檔案放置對應的資料夾才可以在DLNA時
完整的使用。
( http://goo.gl/TKFBlr )
在手機上執行的時候可以直接選擇音樂,然後看你想聽誰的歌曲直接去資料夾點選。
( http://goo.gl/hC02Or )
然後就可以直接撥放囉,當要節省手機上容量的時候透過這個方式來聽歌,非常方便。加
上現在手機使用4G的超快上網速度,搭配上我家裡使用的是300M/100M的光纖網路,讓自
家設置的雲端硬碟能夠發揮更好的便利性。
( http://goo.gl/nU2saV )
看照片也非常方便呦,只要先把資料夾分好就可以了。
( http://goo.gl/kCSsB8 )
反應的速度也很快。
( http://goo.gl/OML7Fd )
將側邊的工具列打開,會有一些選項,有一個管理裝置與服務。
( http://goo.gl/pbfW8v )
這APP有一個好處,可以將目前常使用的雲端空間都綁在這個APP上使用,這樣就不用下載
一堆APP了,整合的非常不錯。
( http://goo.gl/zSX68U )
最後來看一下設定的部分,這裡的選項我個人覺得對於手機、平版這類型裝置很重要。像
是提供了多大的快取空間,還可以選擇清除快取,以免佔了裝置的空間。另外最重要的是
警告資費方案使用量,有些人手機並無吃到飽的服務,萬一下載的檔案太大造成網路流量
被吃完不就哭哭了,所以當有這樣的提示時,可以讓人覺得很安心。
( http://goo.gl/XtwjlX )
簡單心得:
就我這陣子使用的感覺,真的很適合推薦給一般的家庭使用者,甚至是想要雲端硬碟初入
門的人,畢竟有些NAS功能雖然很強大但是你並不一定會使用到。那不如把這些預算省下
來,選擇更大容量的硬碟或是其他用途。而且在整體的操作介面上來說真的很簡單明瞭,
沒有太多需要摸索的地方,大概花你1小時內就可以全部搞懂,而且 WD My Cloud 在軟體
方面的用心也讓人覺得是真的有心要把雲端硬碟這一部分的功能給實用化。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