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ylake 平台最大的不同,就是不少主機板加入了 Thunderbolt 3。
Intel Thunderbolt 3 介面最為熱衷的台灣主板品牌非 Gigabyte 莫屬,然而這個小眾是
否因為硬體介面革新後,而有所改觀,即是這次的重點評測項目。
對於 Skylake 平台,許多人均已經相當完整的了解它的新特性,不單只是處理器內部架
構的完整變革之外;
針對附屬周邊的重要樞紐 PCH 也進行了一輪超級劇變。怎麼說呢?PCH 全名為
Platform Controller Hub
在 Skylake 之前,大多數所扮演的角色著重於電腦間的低速裝置的傳輸溝通橋樑。
然而這個角色,在 Skylake 登場後有了相當大幅度的改觀,主要肇因為 NAND Flash 近
幾年的高速發展策略。
而推動 PCH 革新的重要關鍵即為消費者需求,由近年來傳統硬碟與快閃記憶體所組成的
儲存裝置銷量出現黃金交叉可略之一二
消費者對於高速儲存裝置的認識已經由陌生且為選購的附屬品,轉變為熟識與必備。這些
消費者型態驅使 Intel 在 PCH 端上的策略改變
其改變幅度與開放策略遠遠高於自家專注的 CPU 本業。
從兩方面來探討,其一 PCH 對外頻寬為 DMI,自從 DMI 1.0 升級為 2.0 後,也早已歷
經多個世代更迭
甚至在 X99(Haswell-E)這個頂級旗艦中我們仍然沒有看到 DMI 隨著底下儲存裝置暴增
為 10 埠而有所提昇;
但在 Skylake 中,我們看到了 Intel 刻意為此提昇為 3.0 版本的提昇。其二,PCH 對
下的傳輸端口統一稱為 HSIO
諸如 PCIe、SATA、USB、PHY 均屬於 HSIO 的範疇,而在 Skylake 前,HSIO 總數量其實
沒有太多的大改變
諸如 Z77 時導入的 USB 3.0 也僅只是刪減 USB 2.0 的數量而得來,X99 時大增的
SATA 則是在架構中導入第二顆獨立控制器為之
並無法與原先已內建的 6 埠 SATA 組建任何 RAID 等常用功能。但是到了 Skylake,
Intel 則一舉提升為 26 條
同時也導入 PCIe RAID 功能,另外值得稱道的另一特殊功能為 Flexible I/O 的功能大
量導入,對於板廠來說,靈活的功能調用功能讓開發更加簡單。
除了 PCH 本身,這次評測的 Z170X-UD5 TH 還具備了另一顆 Intel 耕耘許久,但市場並
不捧場的 Thunderbolt 晶片。該晶片的強大功能
在我們先前的文章報導『集眾多功能於一身,細談 Intel Thunderbolt 3』中做過詳盡的
解說
該晶片除了 Thunderbolt 本業 PCIe、DisplayPort 訊號之外,還融合的傳統 USB 與
HDMI
同時在介面也由 mini DP 轉向正反皆可用的 USB Type-C。當時我們對這顆晶片的並未有
太多評價
主要在協力廠商的不配合與生態鏈尚未建立的問題,不過目前龍頭板廠 ASUS 也加入這個
戰局中,加上即便不使用 Thunderbolt
該晶片還是提供了 USB 3.1,對此我們對於這顆晶片的後續發展相當看好
在文中我們也會點出 Thunderbolt 的 USB 3.1 之於 ASMedia 到底有何優勢,而這個利
基點讓 Intel 有機會加入 Thunderbolt 的推廣速度。
硬體部分,針對 Intel 取消 FIVR 改用 IMVP8 架構,GIGABYTE Z170X-UD5 TH 選擇
Intersil 的數位方案作為
這次 Core、Graphics 的控制核心,DRAM、SA、IO 部分則是混用了幾種不同方案組合。
整體而言,GIGABYTE 採用的 Intersil 屬於本次 IMVP8 架構中堅水準,不算是最頂尖的
方案
但倒也不置於吊車尾。畢竟根據整個大策略來看,各家頂級產品採用 Infineon 的全數位
方案已經是大勢所趨
同時綜觀目前幾大廠牌所採用的方案,可以發現 ASUS、ASRock 喜歡使用 Infineon 加上
與 Ti
合作的 Dual Stack MOSFET 組合;MSI 則是偏向於 Intersil 搭配多 MOSFET 的方案,
頂級產品則是使用 Infineon
的整套數位方案;GIGABYTE 則是同時具備多種不同方案在其中,如頂級產品線採用
Infineon 全數
中堅產品線則清一色的採用 Intersil 搭配 Richtek 居多。
各種方案其實仍然需要搭配各家 RD 對於硬體方面的特殊調教,諸如採用 EC 的方式將電
壓作外部監控作電壓補償
或者是透過 PWM 本身的功能進行電壓補償均為 RD 對硬體的熟悉與瞭解程度與技術實力
方面的漩渦比拼。
當然,若要從中舉出各方案間的微小高低差異,我們仍然較推崇採用 Infineon 的數位方
案
(或搭配 Ti Dual Stack MOSFET),Intersil 其實也不差,它的優勢相當明顯,一顆
PWM 即可直接控制
Vcore、Vgt、Vsa 三種電路對於簡化電路元件相當有幫助。不過針對極限超頻,採用雙
控制器的方案已經是目前的共識
在精確度方面仍然具有相當程度的優勢,也因此各家頂級產品中,你可以發現雙主控高成
本方案佔有率相當高。
完整測試來源︰https://benchlife.info/gigabyte-z170x-ud5-th-review/
專業詳細測試 雜誌沒有
有玩高速IO的人可以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