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已接近末尾,在這一年當中,固態硬碟的發展更是突飛猛進,大有取代機械硬碟之
勢
HDD之所以失敗,是因為它無法擺脫性能瓶頸,傳統的HDD機械硬碟,主要靠機械部件驅動
讀寫資料時需要靠物理旋轉的磁片,嚴重制約了整個PC的性能。
而SSD沒有任何機械部件,無需進行複雜的機械運動,依靠快閃記憶體晶片,它有著機械
硬碟沒有的讀寫速度。
如今整個固態硬碟市場從發展到現在已成熟,消費者從抵觸到依賴,用戶群體逐漸穩定
固態硬碟市場方面,三星、金士頓等品牌就已經佔據半壁江山
也更有一些機械硬碟廠商紛紛進入固態市場,可見整個DIY市場上,固態硬碟未來成長空
間還很大。
品牌關注度越來越高:
固態硬碟市場品牌眾多,京東上在售的品牌就達到33家,呈現百花齊放的盛世
Intel、三星、英睿達、閃迪、東芝等這些上游廠商角逐消費級市場:影馳、金泰克、朗
科SSD廠商
也開始嶄露頭角。對於存儲產品而言,產品品質好壞嚴重影響著品質的性能
使用者對存儲產品的品牌非常在意,在挑選固態硬碟時一定會選擇大品牌
因為大品牌有很好的口碑、領先的技術優勢和完善的售後服務,所以固態硬碟品牌關注度
也很好的反映了這點。
SSD容量越來越大:
被認定為天生不足的機械硬碟無法突破性能的瓶頸。
固態硬碟也曾在容量上被認為無法突破的瓶頸。如今2016年SSD在容量上也有了新的破。
2014年,三星率先開啟3D-NAND時代,這種3D-NAND快閃記憶體可提供兩倍于傳統20nm平面
NAND快閃記憶體的存儲密度
輕鬆實現SSD的容量翻倍,以前4顆快閃記憶體才能實現256GB容量,現在2顆即可
隨著3D-NAND的不斷技術革新,從32層向48層,再向64層堆疊,實現TB級別存儲容量輕而
易舉。
在SSD面前,HDD難言容量的優勢。如今已有消息稱,三星將量產高達4TB的SSD,預計2017
年將上市。
TLC大勢所需:
進入2016年,TLC快閃記憶體顆粒已經成為了行業的絕對主流,特別是隨著3D-NAND技術
在各大廠商中的流行開來,進一步推動了TLC顆粒固態硬碟的普及。不過TLC顆粒仍然有不
可回避的缺陷
為此各大Flash廠商均在大力發展3D NAND技術。3D NAND好處是提供更大的存儲空間,存
儲密度可以達到現有快閃記憶體的三倍以上。
固態硬碟從SLC到MLC再到現在TLC,每次變革都會推動SSD市場向前邁進一大步。
TLC顆粒技術使得SSD容價比不斷降低,直接推動了SSD市場的發展,用戶可以買到相對超
值的產品。
總而言之,現如今在固態硬碟的市場上已經是TLC的天下,在競爭激烈的存儲市場中
玩家所偏好MLC設計方案成本,已經逼近壓到難以再壓的臨界點。這時間點恰好 TLC 成熟
度已經提升不少,是時勢所趨的必然結果。
並且,SSD的成本將被大幅度壓縮,SSD售價有必要進一步下降,同規格容量的SSD
採用TLC快閃記憶體較之MLC快閃記憶體可降低至少20%的製造成本,在提高壽命的同時降
低了消費者使用SSD的價格,
從而吸引到了不少用戶的青睞。
M.2介面成新歡:
隨著SSD技術的飛速發展,SATA3.0介面僅6Gb/s理論傳送速率無疑阻礙了SSD性能的發揮。
所以新介面的使用,可以使性能獲得大幅度的提升。雖說SATA仍然是目前絕對主流介面
但是更加方便快速的M.2介面正在慢慢普及。
2016年三星、浦科特、饑餓鯊、影馳等等均有新的基於M.2介面產品上市
一部分仍然是走AHCI協議,性價比較高。另外一部分則是面向高端市場,基於NVMe協議,
是很多發燒玩家的最愛。
在平臺方面, 100系主機板都支持到PCI-E3.0 x4 M.2介面
通道數量也會有較大提高頻寬和擴展能力都能達到極大的提升,這無疑是M.2 SSD的普及
而鋪路。
雖然現在不會馬上取代SATA固態硬碟,相信在以後M.2固態硬碟將會逐漸佔據存儲市場。
寫在最後,在未來,固態硬碟市場M.2介面仍然會高速成長。畢竟現在主機板幾乎都支持
M.2介面
給使用者更多的固態硬碟介面選擇。快閃記憶體上,TLC快閃記憶體顆粒將成為了行業的
絕對主流
也將逐步走向完善,各大SSD廠商爭相推出TLC固態硬碟,硬碟成本成本將被大幅度壓縮
在價格上更有優勢,5~10年有望徹底取代傳統硬碟。
http://news.mydrivers.com/1/509/509174.htm
怕怕的,還是不敢把重要資料跟照片存在 SDD 要複製兩份
TLC 的時代強迫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