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 實而不華的入門款X99主板 華擎X99 Taichi

作者: j081257 (巴比布)   2017-02-19 16:06:23
圖文網誌版輕鬆看
http://cmhsu1987.blogspot.tw/2017/02/x99-asrock-x99-taichi.html
******************************************************************************
******************************************************************************
https://c1.staticflickr.com/3/2408/32934473075_4f0643dfa9_o.jpg
High-End Desktop 的 X99 系列屬高階的平台,在新平台推出之前 X99 還是可以入手啦,畢竟想等的人還是會等,捏不住不想等的就會買。去年 2016 年 ASRock 推出全新的太極 Taichi 系列,利用黑與白的特色搭配中國傳統的太極文化,開創出不同風格的主機板產品,讓太極系列產品搭上 X99 的最後一班列車。剛好前陣子發獎金就亂花錢拿來玩玩看也瞧瞧什麼叫做太極。
ASRock X99 Taichi 的包裝風格就用黑白太極的圖示展現,說真的不想注意也難。 ASRock 在高階產品都會使用提把的包裝去提升質感,不過最近上市的 B250 Gaming K4 也是採用有提把的包裝。
https://c1.staticflickr.com/3/2008/32893793016_a8f07ed251_o.jpg
高階的 X99 系列產品,當然要支援 SLI 以及 CrcssFire 的多顯卡技術。
https://c1.staticflickr.com/3/2782/32934472855_d1ac376f2a_o.jpg
相較於目前動不動就 RGB 或電競掛名的產品, X99 Taichi 算是比較低調的風格,完全走實惠實用的路線。搭載 WiFi 802.11 ac 、兩組 RJ45 網路孔、合金材質 PCIe slot 以及兩組 Ultra M.2 插槽。
https://c1.staticflickr.com/4/3685/32934472795_900428b1d4_o.jpg
至於配件的部分給得相當大方,除了基本的說明書、驅動光碟、 IO 擋板、 M.2 螺絲和 SATA 線材之外,還有提供各種 SLI 橋接器和 HB 橋接器以及 WiFi 天線。
https://c1.staticflickr.com/1/283/32934472685_52b6a73440_o.jpg
主機板主體一覽,利用黑與白的配色在 PCB 上展現出太極陰陽的圖示
https://c1.staticflickr.com/3/2025/32934472565_22d67762b8_o.jpg
CPU 供電部分使用十二相數位供電,一般使用或空冷超頻都還算不錯。
https://c1.staticflickr.com/1/337/32934472395_93bb6c7cce_o.jpg
能夠支援 Intel Broadwell-E 處理器,還可以安裝海量的記憶體容量,並且可以使用四通道。
https://c1.staticflickr.com/3/2556/32893792236_63ab92143f_o.jpg
X99 Taichi 下半部一覽, PCH 散熱片也有跟 PCB 的黑白太極圖示做搭配。
https://c1.staticflickr.com/3/2152/32934472245_5bc2b83da5_o.jpg
位於 CPU 與 PCIe 之間有一組 Ultra M.2 的插槽。
https://c1.staticflickr.com/3/2474/32934472085_545e03377d_o.jpg
而在 PCH 頂部有放兩組 SATA 接口,其實蠻容易忽略的。
https://c1.staticflickr.com/3/2433/32893791896_8cebd9890f_o.jpg
這邊提供八組 SATA 接口,甚至有一組可以使用沒什麼人用的 SATA Express 。
https://c1.staticflickr.com/3/2561/32893791746_dcf9f45d78_o.jpg
主機板的右下方還有提供另外一組 Ultra M.2 ,此外 X99 Taichi 只有提供 debug 燈號,但是並沒有設計開機以及重啟鈕,以 X99 的平台來說有些失格。
https://c1.staticflickr.com/4/3821/32893791616_4b070bd498_o.jpg
使用兩組 BIOS ,即便刷壞 BIOS 還可以切換到另外一顆。
https://c1.staticflickr.com/3/2936/32893791526_3f187c82e6_o.jpg
提供三組 PCIe x16 插槽以及兩組 PCIe x1 插槽,而 PCIe x16 插槽還採用合金材質提升結構強度。
https://c1.staticflickr.com/4/3832/32893791296_d2f59da182_o.jpg
音效部分有自家的 Purity Sound 3 技術。
https://c1.staticflickr.com/3/2146/32893791166_dc35b53af9_o.jpg
後方 IO 還算是豐富,擁有 PS/2 鍵鼠、兩組 USB 2.0 、三組 USB 3.0 以及 USB 3.1 type a 和 type C ,另外還有 cmos 的按鈕、 WiFi 天線接頭以及兩組 Intel LAN 的 RJ45 網路孔,當然還是有音效的輸入輸出接口。
https://c1.staticflickr.com/1/728/32893791106_d1122390e1_o.jpg
隨意組組就直接上機測試,意外與 ASUS DUAL GTX 1050 配色很搭。
https://c1.staticflickr.com/3/2476/32810338461_d63c34dcfe_o.jpg
測試平台配備如下:
測試平台一覽:
CPU: INTEL i7-5820K @ 4.4 GHz
MB: ASRock X99 Taichi
RAM: AVEXIR DDR4-2400 32GB
VGA: ASUS DUAL GTX 1050 2G
SSD: OCZ ARC 100 120GB
HDD: WD Blue 640GB / Seagate SSHD 1TB
PSU: FSP AURUM S 550W
CPU Cooler: Cooler Master Seidon 120M
OS: Windows 10 x64
https://c1.staticflickr.com/1/673/32810338321_82f86bf809_o.jpg
使用 UEFI BIOS 內的懶人超頻,輕輕鬆鬆將 CPU 提升至 4.4GHz ,不過為了確保系統的穩定,所以在電壓會設置到比較高,如果懂超頻的玩家還是可以可以再將電壓往下調低。透過超頻在 CPU-Z 的測試成績可以輕鬆超越預設的 i7-5930K 。
https://c1.staticflickr.com/3/2289/32893790766_b0ea156af7_o.jpg
CINEBENCH R15 測試成績如下,基本上都買到 X99 的平台,不超頻真的說不過去。
https://c1.staticflickr.com/3/2492/32893790616_379a47d67a_o.jpg
如果想要一套 Intel HEDT 系統,相信 X99 還是目前的首選,甚至未來還可以搭配價格比較好入手的洋垃圾 CPU 。 ASRock X99 Taichi 算是走比較實惠的路線,少了 fancy 的 RGB 支援,多了濃厚的東方太極風格,甚至還有搭載 WiFi 802.11 ac 的支援,不管是怎麼用途上都有不錯的能力。另外更重要的是 ASRock X99 Taichi 是目前通路上最便宜的 ATX 尺寸的 X99 主機板啊,日後也蠻期待 ASRock 還會推出其他的 Taichi 系列產品。
好太極不打嗎?
THANKS!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