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第一次組十萬元的電腦與舊電腦翻新紀錄

作者: RHTZ (愛在西元前)   2017-03-02 00:36:55
網頁好讀板:https://www.ptt.cc/bbs/PC_Shopping/M.1488386219.A.540.html
==============================================================================
今天要來單純分享在228連續假期組電腦,但這次比較猛的是幫親朋好友組了一台將盡快
十萬的電腦,零件幾乎都是小朋友自選的,我只負責去採購以及幫忙組裝,一開始拿到一
本鈔票手還會會發抖,由於這個特殊的經驗太過於特別,畢竟是十萬塊,就來簡單的做個
小開箱介紹XD,後面還有舊機整新的分支路線發展。
採購清單零件如下:
CPU: Intel Core i7-6800K
MB: ASUS ROG Rampage v Edition 10
RAM: Kingston HyperX Savege DDR4-2400 16G*4
SSD: Plextor M8PeG 256G
HDD: Toshiba 4TB MD04ACA400
Graphics Card: Gigabyte N1080XTREME W-8GB
CPU Cooler: ANTEC Kuhler H2O H1200 Pro
Case: SAMA 方舟戰士
PSU: FSP HydroG 850W Gold


原本的規劃是使用Core i7-7700K,但因為有玩MMD怕輸出的時候會等很久很久,於是就選
擇6C12T較高一階的 Core i7-6800K。


如你所看到的,這顆CPU是 Core i7-6800K 是捷元代理.....(嗶


主機板的部分則是選擇去年推出的ASUS ROG Rampage v 十周年紀念版,算是目前台灣市
場上可以買到2011-V3 ROG最高規格的主機板,,在外箱上有些幾何圖騰的設計,以及十
周年的設計圖案。


包裝背後則有介紹一些主機板的特色,比較特別的是PCI-E海豚尾卡榫上也能夠一起AURA
,以及特別提供了一個ROG SuperemeFX Hi-Fi耳擴裝置來讓玩家使用。


ROG系列主機板上網登錄就有五年免費到府收送的保固服務。


ASUS ROG Rampage v Edition 10th 主機板一覽圖


配件也給的相當豐富,不論是SLI橋接器,還是前面有提到的ROG SuperemeFX Hi-Fi耳擴
裝置,通通都在這裡面,更貼心的是裡面附了一支隨身碟,裡面裝了ASUS ROG Rampage
v Edition 10th 會使用到的驅動程式以及公用程式。


配件中覺得很實用的東西就是這個CPU安裝的小工具,可避免放入的角度不對尻歪針腳或
是壓壞針腳,而且適用其他間的主機板。


輕輕一推進去,左右卡住即可完成!


記憶體其實原本要購買的是DDR4-2666 16*4 四通道版本,因為只跟DDR4-2400 16*4 四通
道相差$400元,只可惜全台灣都沒有貨,而且無明確交期,只好選擇有現貨的DDR4-2400
16*4 四通道組合。


至於怎樣安裝其實看DIMM上面的顏色就知道的,就將記憶體插在顏色一樣的DIMM上面就對
了,如果不知道就看使用說明書唄。


SSD的部分就直接上M8PeG 256GB來當作是系統碟。
先前也有寫過開箱文實測:
https://www.ptt.cc/bbs/PC_Shopping/M.1471269207.A.1FE.html


安裝前要先從主機板配件包裡找銅柱固定在對應的長度孔位上,才能夠進行安裝,這樣子
才會跟M.2接口一樣高。




如果你是用來裸測半套的人,基本上只要在將CPU散熱器鎖上就完成啦!


可能會有些人覺得組到十萬塊的電腦怎會想用SAMA方舟戰士,因為SAMA方舟戰士是能夠支
援E-ATX且較平價的機殼,加上前面有網孔設計,散熱應該會比極靜戰士好許多,去年在
COMPUTEX2016有看過實體機殼,只是礙於風扇專利問題,視覺變化上在台販售的版本則顯
得較中規中矩。


側面上的規格基本上跟SAMA 極靜戰士相似,但又比極靜戰士大了一些。


前置I/O由左至右分別為USB3.0*2 / USB2.0*2 / 3.5mm micphone/ HDD LED / RESET SW
/ PW SW,其中在開關的部分都有同心圓放射狀的設計,較具質感。


機頂的部分也有設置一個開關,而這個開關為機殼上RGB色彩切換用的,旁邊那個 HD
Audio 應為風扇控制器的預留孔位。


另一側則是設有讀卡機,這邊強烈建議主機板在選購上盡可能選擇有2個內接9Pin USB的
配置,不然可能只能讀卡機或是USB2.0*2擇其一來使用了XD。


近期來流行的全景透側都是使用這種方式來鎖螺絲固定,在台販售的為壓克力板本,或許
哪天會引進玻璃版本的也說不定,固定卡榫上有橡膠墊,具有側板防震效果。


整體來看與SAMA極靜戰士極為類似,但多了上下的朔料件來做造型,相當寬敞。


背部的配置也是一模一樣,只多了風扇燈光控制器。


這個風扇燈光控制器目前只能控制面板上的燈光,風扇的部分則如前面所提到的礙於專利
保護,故有點可惜了這個設計,但假如把這個控制器換成是可以支援AURA sync的機板,
那SAMA方舟戰士在台灣的MOD市場上應該能見度會更高些才是。


大體結構上看似一樣,但在機頂的部分是能夠支援2D水冷排的設計,這個部分240水冷排
的空間位置在SAMA極靜戰士上則是沒有的,如果SAMA極靜戰士要安裝240水冷排只能從前
置進氣的位置來做改裝,大概是這兩者結構上最大的差異。




底部也設置濾網,距離地面的高度比SAMA極靜戰士要來的高一些。


將主機板安裝到機殼上,ASUS ROG Rampage v Edition 10th 其實有沒有安裝檔板都沒差
,因為本身採用平整性的I/O設計,配件中的檔板可以視為用來點綴後方的I/O Port 飾板


由於 ASUS ROG Rampage v Edition 10th 是需要九根螺絲來固定在主機板上,其中有一
孔的位置在M.2安裝的位置,所以要先拆下M.2 才能夠鎖螺絲固定主機板。


主機板安裝在SAMA方舟戰士上的一覽圖。


接下來則是安裝水冷散熱器,原本是有考慮選擇bequiet! DARK ROCK PRO 3頂級塔散,但
都組到十萬快的電腦,沒有上個水冷好像也是有點怪怪的(?,所以就上選擇了安裝較簡易
的一體式水冷ANTEC H1200 PRO來進行安裝。




除了AM4扣具尚未提供外,其他的扣具都一應俱全,不知道未來能否可以申請AM4的扣具就
是了,只是都上到Core i7 以及X99,AM4就無需多加思考就是了。


建議先手動將風扇安裝在水冷排上,接下來只要將水冷排固定在機殼上會較輕鬆。


上一代的水冷幫浦馬達是做在水冷排上,這一代的設計又回歸到與銅底接觸面在一起。


塗上散熱膏後,將扣具鎖好並把電源線以及風扇的線材接好就算是安裝成功啦!


CPU散熱器都用水冷了,那顯示卡也順便來個水冷系列吧XD
這邊就是選擇目前技嘉頂級旗艦的GTX1080 XTREME GAMING WATER FORCE的一體式水冷顯
示卡,其實上去還有一階,但那個是需要開放式水冷來串接,目前功力還尚未到那邊,故
還是選擇一體式的來安裝會比較安全 (怕


雖然說上寫著4年保固,但台灣區只要憑發票上網登錄就會升級成五年保固。


顯示卡也能夠透側!


水冷排是12公分的,但比較可惜的是風扇無法自行更換,也沒辦法有RGB。


這個水冷排的位置就是要放在後抽12公分風扇的位置,因此要將機殼隨機標配的12公分風
扇給拆卸下來,才能夠進行安裝,但其實也是可以夾上去就是了(顯示卡配件有長螺絲可
固定改成雙風扇)。


水冷排裝好的樣子就是一點也不會干涉到其他零組件,可創造出更優異的空間對流。




接下來就是來安裝電源供應器,這邊選擇的是黑爵士850W,全模組設計與DC-DC架構,也
算是目前高階電源供應器較為主流的配置,五年保固兩年換新,假設哪天出問題模組化的
好處就是免拆線,直接拆電源供應器本體去送修更換即可。






線材的部分全部都是採用扁線設計,較好理線 (此時還沒完全將線材接到PSU上)


還沒接上去的原因是因為還有個4TB的硬碟,當時以$3888超級便宜價格入手,也是目前一
般消費級4TB高容量還有7200轉的款式。


將後面3個HDD TRAY拆卸一個下來安裝,HDD TRAY底下也有開孔可以在鎖上螺絲來加強固
定,SATA排線與電源接頭處的開孔也很精準,線材安裝不會干涉。




背部理線時可以多加利用魔鬼氈束線帶來整理,如果想要更整齊點可以花錢額外去訂製手
工製線材,可根據零組件的配置來量身訂做,視覺上會更清爽。


由於SAMA方舟戰士雙邊都是壓克力透明側板,原本以為整線若沒整好會很難看,但從外面
往內看其實也看不出很亂的感覺XD,因為壓克力本身色調就偏暗,並非全透,所以可以懶
人一下XD。


組裝完畢過電後,內部零組件發光還蠻漂亮的,也因壓克力偏暗,所以並不會有嚴重的光
污染,讓人感到很刺眼不舒服。


過電後機殼兩側也都有光條亮著,可以透過前面介紹的頂部開關來切換兩側的燈光顏色變
化以及閃爍模式,真心希望SAMA能夠有AURA控制器可以來進行同步,那效果會更棒。


原本親朋好友的電腦是使用這種大賣場的品牌零組件機殼,也趁這次來整理換新,因為原
先的電腦症狀就是會不定的過熱當機以及重開機。


裡面的零組件其實算還蠻主流的,core i5-4460 + H97 + DDR3-2400 8GB + GTX750Ti,
這樣子的配備如果直接汰換掉實在有點可惜,於是才會建議將機殼與電源供應器來做更換
,這樣子可以繼續再戰好幾年,至少目前的線上遊戲都可以輕鬆應付。


機殼部分就選比較大眾款的防衛者,電源供應器則是選擇火鳥400W。
防衛者開箱:http://www.ptt.cc/bbs/PC_Shopping/M.1418293180.A.05E.html


原本是想要選擇較入門的黑武士400w,但多兩百元有比較新的DC-DC架構,而取保護還蠻
齊全,也有五年保固兩年換新,就列入考量之一。


另外一點就是現在買還有多送一個入門的機殼,以$1490的價格來看算是超值。


火鳥400W是採用12V單路輸出,最大輸出瓦數可以來到396W,所以來推GTX750Ti是綽綽有
餘,未來如果顯示卡壞掉要再做小幅度的升級也都還能應付。


配置雙6+2的PCI-E設計,但還是不建議拿來裝高耗電的顯示卡就是了XD


將原本的零組件移過去,看起來空間也較大,整理完後也較乾淨清爽。


防衛者背部理線也很棒,也不會一團亂。


一開始親友請我幫他要組電腦,想說打打主流的遊戲頂多就規劃個3萬左右就很厲害了,
沒想到對方的需求直接拉高預算到10萬,當下聽到還以為有點開玩笑,捏捏自己的LP後才
發現到原來這不是在作夢阿!!
利用了三天的時間去採購,畢竟很多零組件都是要採用客訂的方式,但也再等待的過程中
發現到4TB硬碟從$4490降到$3888,算是意外的撿到便宜。
這些零組件的配置可能很多人會覺得很高檔,但機殼的選擇上似乎有點配不上,其實一開
始有考慮火你的歐諾拉,因為可以跟ASUS ROG Rampage v Edition 10th 做AURA sync,
但主機板配件中有一個ROG SuperemeFX Hi-Fi,若要安裝是需要5.25空間,再加上預算的
考量,所以就退而選擇SAMA 方舟戰士,畢竟光是主要零組件就吃掉好多預算了。
如果要說心得的話,個人覺得有兩個零組件有些許可惜沒有提早問世販售,第一個就是記
憶體,Gskill的TRIDENT Z 太晚出來了,一樣花$16800只要再多貼一些些就可以購買到時
脈3200且可以支援AURA sync,這個是第一個可惜的地方QQ;第二可惜的地方就是
GTX1080Ti 問世惹,而且價格好像會落在三萬元內,如果將這兩個零組件做一下更換,
我相信在視覺上以及性能上的表現會更好,以上是本次組裝電腦的心得分享,感謝各位耐
心的看完XD。
作者: pinson880207 (堅哥)   2017-03-02 00:44:00
作者: hix020421680 (※吸喀濕※)   2017-03-02 00:49:00
殼的好壞共振效應還是有差 料好實在的殼比較不會翁翁叫就是了原po是幫親戚組的 如果搞自組水冷到時候出問題就麻煩了 而且自組水冷還有保養的問題
作者: Lailungsheng (原來我是蕭遠山...)   2017-03-02 00:56:00
好帥
作者: osakacentral (熱情價格)   2017-03-02 01:04:00
會不會那個人之後看到ryZen上市候要你把多餘的千塊錢吐回去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