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 ASRock DeskMini GTX 迷你遊戲主機測試

作者: vespapapa (糞青)   2017-09-29 22:19:41
圖文好讀版:https://goo.gl/p7DRmc
ASRock DeskMini GTX 迷你遊戲主機測試報告 / 2.7 升的 DIY 獨顯魂
https://i.imgur.com/x67SXRc.jpg
挑戰小主機的性能極致,ASRock 所推出的新款「DeskMini GTX」系列,無疑是目前唯一
採用 Micro STX MXM 主機板的小主機,在僅 2.7 升的體積中,有著 MXM 獨立顯示卡,
可安裝 GTX 1060 / 1070 / 1080 顯示晶片,並提供 LGA 1151 腳位與 B250 晶片組,讓
玩家可自行 DIY 挑選 CPU、RAM 與 M.2 / 2.5 吋 SSD 進行擴充,一台 2.7 升具備獨顯
與 DIY 能力的遊戲主機 DeskMini GTX。
規格
尺寸:213 x 154.5 x 81.9mm
處理器:Intel 第 6 與第 7 代 i7 / i5 / i3 處理器(MAX TDP 51W)
處理器腳位:LGA 1151
晶片組:Intel B250
記憶體:2 x SO-DIMM, MAX 32GB
顯示卡:MXM 行動顯卡模組
顯示輸出:HDMI、DisplayPort、mini DisplayPort
儲存埠:2 x SATA 6Gb/s、2 x M.2 2280/2260 PCIe Gen3 x4、1 x M.2 2280/2260
SATA 6Gb/s
網路:Intel I219V、Intel Wireless-AC 3160(M.2 key E 2230)
音訊:Realtek ALC283
USB埠:1 x USB 3.0 (Type C)、3 x USB 3.0、2 x USB 2.0
變壓器:270 W
ASRock DeskMini GTX 開箱
實際開箱的是 DeskMini GTX 1060 的版本,但此次測試還會手動更換成 GTX 1070 與
GTX 1080,讓大家了解 DeskMini GTX 的能耐。簡單來說,DeskMini GTX 是一台 2.7
升的小主機,體積相當於一顆 20cm 的 PSU 或 3-4 顆 3.5 吋硬體的體積,機器採用外
接式 270W 變壓器。
這台小主機,在正面有著精美的金屬髮絲紋面板,以及前置電源開關、指示燈,以及
3.5mm 耳機、麥克風連接孔與 USB 3.0 Type C 與 Type A 介面,至於左側還有兩個
USB 2.0 連接埠,整體造型相當簡潔,而機身的左右兩側與上方,則是網狀沖孔讓機器
可自行散熱。
規格上,主機板採用獨家的 Micro STX MXM 主機板,比一般的 Mini STX 主機板在寬了
2 吋,因此可容納獨立 MXM 顯示卡插槽與額外的 M.2 擴充;DeskMini GTX 採用 B250
晶片組,支持 Intel 第六代與第七代 Core i3 / i5 / i7 處理器,並有著雙通道
SO-DIMM 記憶體,以及 2 組 SATA 與 3 組 M.2 的擴充能力,板載 Intel I219V GbE
LAN 與 Intel Wireless-AC 3160 無線網卡(採用 M.2 key E 2230 擴充),音訊晶片則
是 Realtek ALC283;提供基本的 DIY 與擴充能力。
https://i.imgur.com/2tW3YoV.jpg
↑ DeskMini GTX 採用素黑的紙箱包裝整體重簡。
https://i.imgur.com/ieXDmuD.jpg
↑ 本次開箱版本並非正式版,正常版本會提供 SATA 排線、支援光碟與快速安裝指南。
DeskMini GTX 外觀相當素雅,正面有著金屬髮絲紋面板,以及前置的開關與 I/O;而左
右兩側與機器上方,則有著網狀沖孔,讓機器的廢熱可自行排出。
https://i.imgur.com/x67SXRc.jpg
↑ DeskMini GTX 外觀。
https://i.imgur.com/geVSgVx.jpg
↑ 前方的金屬髮絲紋面板,以及開關、USB、3.5mm 音源孔。
https://i.imgur.com/G37Ea43.jpg
↑ 機器左側,是主要零件的位置,有著整面的散熱沖孔,以及兩組 USB 2.0 連接埠。
https://i.imgur.com/FfMnpsO.jpg
↑ 機器右側,同樣有著整面的散熱沖孔。
機器背面則有著後置 I/O 面板,後方有 Wi-Fi 天線、RJ45、HDMI(內顯)、DC 輸入與
2 組 USB 3.0 連接埠;而在機器右方的三組訊號輸出,則是獨顯的訊號輸出,有著
HDMI、DisplayPort 與 mini DisplayPort,同樣可達到三螢幕輸出的功能。
https://i.imgur.com/TXY7xOL.jpg
↑ DeskMini GTX 後方 I/O。
https://i.imgur.com/bDEM2Iv.jpg
↑ 比例尺提供給各位參考,變壓器為 270W 有獨立開關的變壓器。
拆解安裝 DeskMini GTX 主機
若要安裝 DeskMini GTX 主機,首先將左側板後方的兩顆螺絲鬆開後,即可取下左側板,
接著在主機板前方左右兩側各有一棵螺絲,以及機器後方還有兩顆螺絲,鬆開這四顆螺絲
之後,即可將整個主機板取出,讓玩家在 DIY 安裝時較便利。
https://i.imgur.com/HSMak4v.jpg
↑ 第一步將左側板給打開。
https://i.imgur.com/03baOUE.jpg
↑ 再來將主機板前方左右兩側與後方螺絲都鬆開,即可取出主機板。
https://i.imgur.com/2TF4wf5.jpg
↑ 主機板前方左右兩側各有一棵固定螺絲。
https://i.imgur.com/bgCDQHq.jpg
↑ 後方同樣兩側各有一棵固定螺絲。
https://i.imgur.com/KOOa5FY.jpg
↑ 而在取出主機板時須注意,前面板的連接線,先移除後即可取出主機板。
拆到這步驟之後,即可安裝 CPU、RAM、M.2、2.5 吋等裝置。CPU、MXM 與 RAM 都在同一
側安裝,而主機板背面則有 3 組 M.2 與預先裝好的 Wi-Fi 網路卡,而 2.5 吋裝置同樣
安裝於背面,並使用隨附的 SATA 排線連接。
https://i.imgur.com/PZ3XG3Z.jpg
↑ 左手邊是 MXM 顯示晶片,ASRock 有提供此機殼專用的 MXM 散熱器;右側則是 LGA
1151 處理器腳位,這空間僅能安裝 Intel 的原廠風扇。
https://i.imgur.com/QtrLReW.jpg
↑ 主機背面,則有 2.5 吋的安裝空間、SATA 與 M.2 連接埠。
https://i.imgur.com/6PqyV2e.jpg
↑ 當然 MXM 獨顯亦可取下,但拆裝時要注意電路板要傾斜一個角度,比較容易取從插槽
中取下。
嶄新 Micro STX MXM 主機板
一般 mini STX 主機板為 5x5 吋 147x140mm 的尺寸,而 ASRock 推出的嶄新 Micro
STX MXM 主機板,主機板尺寸多加 2 吋,也就是 5x7 吋 147x177mm 的尺寸,多出的這
空間即可加入 MXM 插槽與 M.2 等擴充介面。
主機板正面有著 LGA 1151 腳位與 MXM 插槽,記憶體使用兩組 SO-DIMM 插槽。
https://i.imgur.com/6PqyV2e.jpg
↑ Micro STX MXM 主機板。
https://i.imgur.com/2VaBaqa.jpg
↑ CPU 插槽,供電模組則有散熱片覆蓋。
https://i.imgur.com/23foaEm.jpg
↑ 兩組 SO-DIMM 插槽。
https://i.imgur.com/norg7sE.jpg
↑ MXM 插槽。
而主機板背面則有著 M.2 與 SATA 連接埠,以及 B250 晶片組;不過要注意的是,倘若
玩家在安裝 CPU 風扇時,需選擇高度小於 5 cm,且無須安裝背板的散熱器。建議可挑選
Intel 原廠風扇,或者採用 Push Pin 安裝 5cm 高度以下的散熱器。
https://i.imgur.com/npHAUs2.jpg
↑ 主機板背面。
https://i.imgur.com/LGjENzd.jpg
↑ M.2 依序安裝著 M.2 Wi-Fi,以及系統碟 960 PRO SSD,而第三組 M.2 插槽僅支持
SATA 通道,其餘兩組標示 Ultra M.2 的也只支援 PCIe 通道;B250 晶片組上亦有著散
熱片覆蓋。
MXM 行動顯卡模組 GTX 1060 / 1070 / 1080
行動 PCI Express 模組(Mobile PCI Express Module)簡稱 MXM,這規範是由 NVIDIA
所提出,在 GTX 10 系列之前,行動版的 M 系列 GPU,其性能與桌上型 GPU 有著相當大
的差異,因此才有這類 MXM 設計,讓筆記型電腦可透過 MXM 來更換新一代的 GPU 晶片

只不過,當 NVIDIA 的 GTX 10 系列問世後,取消了行動版 GPU,如今筆電用的 GPU 如
同桌上型一樣的規格,只要筆電散熱、功耗夠強,性能都可與桌機一決雌雄;而
DeskMini GTX,則是應用 MXM 的優點,導入至稍微加大的 Micro STX MXM 主機板當中
,讓小主機也能有著桌機般的繪圖性能。
筆者手邊測試的包含 GTX 1060、GTX 1070 與 GTX 1080,三者 MXM 尺寸寬為 82mm,但
GTX 1060 電路板長度較短為 100mm,而 GTX 1070 與 GTX 1080 兩者電路板較長為
110mm;倘若未來各位想自行升級,則需注意 MXM 獨顯的引腳數、長寬尺寸,以及散熱
器是否相容等條件。
GPU 散熱器則是 ASRock 特別為 DeskMini GTX 打造,中央有著銅底與 GPU 接觸,銅底
上則有著向外繃發的散熱鰭片造型,上方則有著直徑約 8cm 的散熱風扇。
https://i.imgur.com/8TJZ9Bs.jpg
↑ 散熱器與 MXM 顯示卡。
https://i.imgur.com/Z3DFBGb.jpg
↑ 左起 GTX 1060、1070、1080。
https://i.imgur.com/Ws5Gvgq.jpg
↑ 三張都有同樣的引腳與 82mm 寬,長度方面 GTX 1060 則是 100mm,其餘兩張則是
110mm。
https://i.imgur.com/I9tjrDE.jpg
↑ MXM 顯示卡的安裝,絕對不要平放、平拔,先將顯示卡抬高至一定高度後再抽出,安
裝顯示卡也是一樣。
https://i.imgur.com/5W6s1cr.jpg
↑ DeskMini GTX 機構上相容至 110mm 長度的 MXM 顯示卡,但須更換較高的螺絲固定柱
才能安裝。
https://i.imgur.com/koJL0vn.jpg
↑ 簡單幾個步驟,就可以自行更換 MXM 顯示卡。
ASRock DeskMini GTX 1060 / 1070 / 1080 迷你主機性能測試
此次測試除了使用 Intel Core i7-7700K 處理器之外,亦使用 ADATA Premier DDR4
2400 8GB*2 記憶體,以及 Samsung SSD 960 PRO,接著變將 DeskMini 組裝好上機測試

https://i.imgur.com/koJL0vn.jpg
↑ ADATA Premier DDR4 2400 8GB 記憶體。
https://i.imgur.com/5jzgSu2.jpg
↑ SO-DIMM 記憶體。
https://i.imgur.com/0F0jYEC.jpg
↑ 實際使用 Intel 原廠風扇進行測試。
測試平台
處理器:Intel Core i7-7700K
主機板:ASRock B250 Micro STX MXM
記憶體:ADATA Premier DDR4 2400 8GB*2
顯示卡:MXM GTX 1060 / 1070 / 1080
系統碟:Samsung SSD 960 PRO NVMe M.2 500GB
變壓器:19V, 14.21A, 270W
作業系統:Windows 10 Pro 64bit(高效能)
CPU-Z:Intel Core i7-7700K 為 4 核心8 執行緒處理器,運作時脈為 4.5GGHz;主機板
晶片組則是使用 B250;記憶體則是雙通道 8GB*2-2400MHz;透過 CPU-Z Bench 測試,
CPU 單線程 504.4 分、多線程 2462.5 分。
https://i.imgur.com/juMKo7J.jpg
↑ CPU-Z 資訊。
GPU 方面,則有使用 GTX 1060 6GB、GTX 1070 8GB 與 GTX 1080 8GB 三張 MXM 顯示卡
進行測試,三者的 GPU 時脈請參考下圖所示。
https://i.imgur.com/RV9FiHz.jpg
↑ GPU-Z GTX 1060 6GB。
https://i.imgur.com/fQ1gpSI.jpg
↑ GPU-Z GTX 1070 8GB。
https://i.imgur.com/dpLaLKc.jpg
↑ GPU-Z GTX 1080 8GB。
Cinebench R15 測試,分別針對顯示卡的 OpenGL 與 CPU 的多核單核運算進行測試,首
次測試使用 GTX 1060 進行測試,OpenGL 性能有著 153.50 fps;處理器多核心運算
919 cb、單核心 190 cb。
https://i.imgur.com/3GHiLXl.jpg
↑ Cinebench R15。
V-Ray Benchmark 可分別測試電腦的 CPU 與 GPU,對光線追蹤的渲染圖像的運算速度,
評分為計時以秒為單位,CPU 花費 2 分 20 秒、GPU 花費 2 分 15 秒完成渲染。
https://i.imgur.com/OYRk640.jpg
↑ V-Ray Benchmark。
記憶體與快取測試,雙通道記憶體,運行在 DDR4-2400 MHz 時脈,記憶體讀取 33284
MB/s、寫入 34678 MB/s、複製 29912 MB/s、延遲 55.6ns。
https://i.imgur.com/xGYwee7.jpg
↑ AIDA64 記憶體測試。
影音轉檔測試,此測試透過 CPU 計算編碼,使用 X264 FHD Benchmark 測試,轉檔速度
平均 30.5 fps;而 X265 測試則是平均 19.5 fps。
https://i.imgur.com/Xj8T2Fy.jpg
↑ X264 FHD Benchmark。
https://i.imgur.com/0gm70tl.jpg
↑ X265 FHD Benchmark。
此次測試,系統碟採用 Samsung SSD 960 PRO NVMe M.2 500GB,透過 CrystalDiskMark
測試,循序讀取 3212MB/s、寫入 1898MB/s。Anvils Storage Utilities 測試,循序讀
取 1928.4MB/s、寫入 2048MB/s;4K QD16 測試讀取 162K IOPS、寫入 352K IOPS。
https://i.imgur.com/Tc1iFNZ.jpg
↑ CrystalDiskMark Samsung SSD 960 PRO。
https://i.imgur.com/lqfE9n5.jpg
↑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 Samsung SSD 960 PRO。
PCMark 10 測試,獲得總分 6552 分,於 Essentials 基本電腦測試中獲得 9,510 分,
整體電腦在程式啟動、視訊會議、網頁瀏覽等基本操作上相當順暢;而在 Productivity
生產力測試中,則獲得 9,155 分,於試算表、文書輸入等操作表現上也相當順手;至於
Digital Content Creation 影像內容創作上則獲得 6,897 分;而 Gaming 遊戲上則獲
得 8,294 分。
https://i.imgur.com/Ss3JqNd.jpg
↑ PCMark 10。
在實際運行遊戲之前,先透過 3DMark Fire Strike 來衡量 DeskMini GTX 遊戲繪圖效能
。從下表可比較 GTX 1060、GTX 1070 與 GTX 1080 在各式解析度下 Fire Strike 之性
能,若假設 GTX 1060 性能為 100%,那 GTX 1070 則是近 1.5x 的性能提升,而 GTX
1080 則是 1.6x 的性能提升。
簡單來說,這分數分布可這麼解釋,遊玩 AAA 遊戲 1080p 解析度時,GTX 1060 特效只
能開到中或高,即有著標準 60 fps 的水準,而 GTX 1070 與 GTX 1080 都能在特效全開
時有著穩 60 fps 的能力。
至於 1440p 解析度就性能來看還是可行,至於 2160p 則是相當勉強。
https://i.imgur.com/q6qxF5g.png
↑ 3DMark 性能比較。
VRMark 測試中,三者在基本效能的 Orange Room 測試都有著標準 5,000 分以上的表現
,可見這三張卡用做 VR 遊戲體驗都不成問題;至於高需求的 Blue Room 測試,標準則
落在 1086 分,剛好 GTX 1060 低空飛過,而 GTX 1070 則是 1650 分、GTX 1080 則有
2051 分。
https://i.imgur.com/sinbTmp.png
↑ VRMark 測試。
而 Unigine 遊戲引擎的測試,在 Heaven Extreme 設定下,三者都有相當好的表現,至
於 Valley 也有著相似的性能表現;可見對於老 DX11 的遊戲,這三張的表現都相當好;
而最新的 Superposition 測試 1080 Extreme 分數分別是 15、24、27 fps。
https://i.imgur.com/Uvp4AaY.png
↑ Unigine 測試。
DeskMini GTX 1060 / 1070 / 1080 遊戲測試
遊戲效能測試,則以 FHD 1080p 解析度進行測試,此次挑選《鬥陣特攻》、《俠盜獵車
手V》、《火線獵殺:野境》、《尼爾:自動人形》,以及《絕地求生》與等 5 款遊戲進
行測試。
《鬥陣特攻》設定圖形品質最高,於自定垃圾村地圖中進行測試,這款遊戲本身的性能優
化就相當好,三張卡都有平均 95、86 與 101 fps 的表現。
而《俠盜獵車手V》在品質非常高設定下,除 GTX 1060 稍不足平均 57 fps 之外,GTX
1070 與 GTX 1080 都有著平均 99 fps、109 fps 的表現。
至於高硬體需求的《火線獵殺:野境》,則將會圖品質調整為非常高,同樣 GTX 1060 稍
不足平均 53 fps,而 GTX 1070 與 GTX 1080 都有著平均 73 fps、84 fps 的水準。
移植遊戲的《尼爾:自動人形》,在 Preset High 設定下,GTX 1060 僅維持在平均 46
fps,至於 GTX 1070 與 GTX 1080 都有穩定的 59 fps 表現。
最近很夯的《絕地求生》,由於此遊戲地圖大、變化多,且 fps 浮動較大的關係,三者
性能表現有些落差,遊戲質量設定為極致的情況下,於降落至陸地後開始測試,GTX
1060 僅平均 43 fps,而 GTX 1070 與 GTX 1080 都有著平均 70 fps 以上的性能。
整體來看,DeskMini GTX 1060,能讓玩家在 1080p 解析度暢玩各式電競、線上遊戲,而
面對 AAA 單機大作時,則需將設定調整為中高,即可有穩定的性能輸出;至於
DeskMini GTX 1070 或 GTX 1080,都能讓玩家在面對 AAA 遊戲時特效全開,穩定平均
60+ fps 性能輸出。
https://i.imgur.com/je9vuqb.png
↑ DeskMini GTX 遊戲測試。
DeskMini GTX 1060 / 1070 / 1080 溫度與功耗
DeskMini GTX 於待機時機器的噪音與溫度表現都相當好,待機時 CPU 溫度約 41℃,而
顯示卡則在 42-46℃ 之間;透過 Prime95 對 CPU 進行壓力測試,CPU 溫度最高來到 84
℃,而由於 DeskMini 機殼小,CPU 與 GPU 之間的溫度會相互干擾,因此測試 Prime95
時 GPU 溫度也有所變化,但都在 50℃ 左右。
至於模擬遊戲時的 Fire Strike Stress Test 測試下,GTX 1060 溫度來到 75℃、GTX
1070 / 83℃、GTX 1080 / 88℃,而在測試時 CPU 溫度約在 72-80℃ 之間變動。
https://i.imgur.com/BCs4Uad.png
↑ DeskMini GTX 溫度測試。
功耗方面,由於採用外部變壓器供電,本身待機時相當省電,安裝相同的 CPU 不同的顯
示卡,耗電在 25-35W 之間變化;同樣透過 Fire Strike Stress Test 測試下,最高耗
電分別是 GTX 1060 / 121W、GTX 1070 / 155W、GTX 1080 / 207W,倘若要升級 MXM 顯
示卡,則要確保外接的變壓器,是否有足夠的瓦數可使用。
https://i.imgur.com/cvlj8Pd.png
↑ DeskMini GTX 功耗測試。
總結
ASRock DeskMini GTX 無疑是目前體積最小 2.7 升,可自行 DIY 組裝 CPU、RAM、SSD
的迷你主機,更有著 MXM 獨顯功能,讓這 2.7 升的小主機,有著近似於桌機般的性能表
現,電腦體積與性能成反比的最佳寫照。
性能表現如上述所測,各位可依據需求來選擇是 DeskMini GTX 1060 還是 DeskMini
GTX 1070 的機種;由於目前 MXM 顯示卡較難購買,因此 ASRock 是以主機搭配 MXM 顯
示卡出售;而考量到價格、性能、溫度、噪音溫度等綜合表現,DeskMini 搭配GTX 1060
會是綜合之下最適合的選擇,倘若想要特效全開 GTX 1070 也就相當足夠,當然 GTX
1080 有著更多的性能,但相對溫度與噪音表現叫不甚理想。
整體表現 DeskMini GTX 可圈可點,無論是拆裝便利性、DIY 設計與性能,筆者認為較可
惜的是,由於 CPU 與 GPU 皆採用獨立小風扇,這用來散熱沒什麼問題,但其風量不夠帶
動主機四周的廢熱,因此溫度表現只能說還可以接受,若可額外安裝風扇,則可讓溫度在
降幾度且安靜。
迷你主機當中,唯 DeskMini GTX 保有 DIY 的優點與足夠的擴充性,更可安裝 MXM 顯示
卡,藉此獲得足夠的遊戲性能,對於喜愛小主機的玩家,這台可是目前唯一的 Micro
STX MXM 迷你遊戲主機。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