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上次簡易開箱合併的完整圖文可參考個人網誌
https://ohmy-bear.blogspot.com/2022/02/fractal-design-torrent-compact-atx.html
PTT好讀版
https://www.ptt.cc/bbs/PC_Shopping/M.1645237775.A.FBE.html
以下正文
承接上次的簡易開箱心得,這禮拜陸續裝完機及測試,為這個機殼做個個人總結。
這次要將原本 Meshify 2 C (以下皆簡稱M2C)裡的配備搬到 Torrent C。
就內部空間而言Torrent C沒有比M2C大多少,主要是前進氣柵欄太厚及38mm厚度的風扇多
佔了些空間。
https://i.imgur.com/T6gG8fZ.jpg
M2C這咖機殼的裝機體驗是真的不錯,頂蓋能拆對於在機殼內接線、拆裝散熱器等都十分
方便友善。
https://i.imgur.com/kuFOTyz.jpg
中間拆機跟移機過程略過,Torrent C裝機比起M2C更需注意順序先後,不然零組件容易互
卡。
建議先裝主機板上的CPU電源線,然後照下方步驟安裝:
1.電源線穿過機殼上方開孔
2.裝主機板(跟散熱器)
3.裝後方及下方風扇
https://i.imgur.com/fUqP2ND.jpg
底部目前裝2顆12cm貓扇,有打算先換上AC P14風扇然後等新款14cm貓扇。
裝2顆12cm風扇底部還有線材空間,目測14cm的鎖孔位置也夠線材生存,只是更緊湊一些
而已。
https://i.imgur.com/CD6YsQo.jpg
頂部CPU 8P走線空間就比較侷促了,如果先裝主機板再插線將會非常困難,所以官方建議
先裝CPU電源線再安裝主機板。
https://imgur.com/NENrkAs.jpg
最後裝上顯示卡完成所有移機程序。因為用於原本下置電源機殼的顯示卡8+8P電源,改成
上置電源機殼後長度不足,只能先從顯卡上方走線。
https://i.imgur.com/ELUlixv.jpg
https://i.imgur.com/TZHsjYT.jpg
https://i.imgur.com/JI7ONsd.jpg
依底部雙12cm風扇的安裝位置,一半是吹顯示卡,一半往上送風至CPU。
https://i.imgur.com/Owc0HLm.jpg
機殼內附的顯示卡支架不適用12cm風扇及超厚身形的貓頭鷹3070,只好放個迷你支架撐住
尾部。
https://i.imgur.com/iiWucs3.jpg
因為沿用原本的訂製線材,長度都不是針對Torrent C設計,所以顯示卡線材長度不足,
CPU線材倒是過長,不少得塞在電源前端空間。
https://i.imgur.com/yzsHxMd.jpg
有走到背板空間的線材只有顯示卡、24P電源跟機殼前IO線,但即便只有這幾條線材,也
都盡量往裡塞,蓋上側板時還是有些微的突起,無法完整蓋上。
https://i.imgur.com/lmROXvp.jpg
https://i.imgur.com/WmClIK2.jpg
這結果也不算意外,看了幾個YouTube開箱或評測,兩面側板都用玻璃的黑色版更慘,鼓
得更高。
https://i.imgur.com/j5W9WnC.jpg
https://i.imgur.com/d9AycPj.jpg
首先進行燒機測試,測試條件與之前測P12 ARGB風扇時相同,一樣的[email protected] 無
超頻,單烤FPU測溫。
這裡就不放測溫截圖結果,直接做圖表與之前M2C測試數據比較。
https://i.imgur.com/mU0DwZ3.jpg
兩個機殼溫度差距不大,Torrent C測試時共裝7顆風扇,燒機時比裝6顆風扇的M2C噪音大
了一點點,但聽感是覺得沒有明顯差異。
個人無法推測溫度幾乎沒差距的原因,也許設定頻率不夠高?功耗不夠?或是M2C散熱本
來就不錯?
也有想過是不是Torrent C的主戰場是顯示卡散熱,畢竟掛了2顆風扇直吹。
於是多測了一個項目,Torrent 原裝風扇配置及補滿3顆貓扇的燒機溫度差異,也順便加
入GPU雙烤測顯示卡溫度。
https://i.imgur.com/GsH2GZ4.jpg
https://i.imgur.com/Nx11dT5.jpg
同時也至BIOS將CPU微幅超頻至大核心4.8G、小核心3.8G,電壓一樣設為1.25V。
測試結果比較圖表:
https://i.imgur.com/UiUaDVQ.jpg
讓人意外的是原廠配置風扇較少,但CPU反而低了2-3度多,測了兩次都差不多相同結果。
個人再次無法推測溫度反而降低的原因,只能胡亂瞎猜可能是底部進氣風扇擾亂風道?
顯示卡溫度略微提高1.5度個人覺得合理,但有可能個人手上的貓頭鷹3070發熱量不夠,
本身散熱條件也就不錯,差距不是這麼明顯。
或許更高階或是本身散熱就還好的顯示卡,底部風扇會更有效果。
噪音則是確實的降低了,微幅超頻後,滿機風扇的燒機噪音提高到約53-54dBA,只留CPU
及機殼18cm風扇則能降低5-6dBA
結論
就裝機難度來說,Torrent C的確比M2C更難裝一些,頂部跟背板走線空間都更小,也更注
重安裝順序。
Torrent C最可惜的還是背板整線空間嚴重不足,對於設備選用及電源線材要求都更高。
不過Torrent C受惠於前臉兩顆18cm厚扇及大開孔,不額外加裝風扇也有不錯散熱表現,
既省錢又更靜音。
如果選用高階顯示卡也可在底部加裝風扇幫助散熱。
整體來說這咖機殼個人評論是表現還算不錯,但覺得有愛再買,畢竟價格直逼5K。
比較用過的三款FD Compact系列機殼後,個人還是覺得Meshify 2 C是個人首選,各方面
表現(安裝難度、散熱效能、用料、價格等)都相對均衡。
Torrent C如果價格降低一些會更有競爭力。
以上簡單裝機分享。最後加個瑞典小國旗,完成本次更換機殼。
https://i.imgur.com/sp49CK1.jpg
https://i.imgur.com/QFLNPOq.jpg
下一次再動機殼 應該會是換上長度適合的訂製線材&挑戰換裝NH-P1無風扇散熱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