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KD007 ()》之銘言:
: 本人從事過散熱產業可以來說一下
: VC的結構可大致上拆分為上下板、銅粉、銅網、銅粉柱、實心銅柱、銅纖維(FIBER)
: 依照設計需求不同,可能會有不同的結構組合
: 但基本上就這幾種
: 這幾樣東西環繞在四個字:毛細現象
: 毛細現象的好壞,很大程度的決定VC的性能表現
: 因為VC製程,會進行抽真空的動作,抽完真空後就是把水灌進去
: 真空的目的是讓水發生相變化
: 水在真空狀態下,在一般零件工作溫度足以將水氣化成水蒸氣
: 再經由散熱鰭片把熱量帶走後,凝結恢復成水,如此循環
我也補充一下 有修過或聽過化工單操的鄉民們應該都知道 冷卻系統的設計方向
就是要利用冷媒的潛熱(通常是汽化熱)來做 效率才會高
舉例來說 水的汽化熱為40.8KJ/mol,相當於2266KJ/KG
標準狀態下,使水在其沸點由液態蒸發為氣態所需的能量
為水自0℃加熱至100℃所需能量的5倍
不只是這樣 水不僅便宜好取得 水的汽化熱還是常見物質中數一數二高的
設計工廠的人自然也很瞭解水的這項優勢
理所當然地會把整個冷卻系統的溫度控制在95~105度之間 以便最大化地利用到水的潛熱
同樣的概念 也應用在生活中所有的冷卻系統跟熱交換器
無論是冷氣 冷卻水塔 甚至是你電腦裡的每一根熱管 裡頭都是實實在在的冷媒
所以很多年前 版上有人嫌CPU塔散的熱管會頂到顯卡 因此把熱管鋸了 直接毀了一顆塔散
(底下的留言真的非常精彩 但我忘了是哪一篇 還請有印象的鄉民補充)
反過來說 各位在玩的水冷 受限於安全性的要求 不可能設計成真的去使用水的汽化熱
(總不可能讓冷排那邊永遠100度的滾水在跑吧 溫度那麼高 還有滾燙的氣體 會有危險的)
所以只能靠更大量的液體跟水冷劑去配合水的顯熱來做冷卻
從化工單操的角度來說 這是一個超沒效率 不及格的冷卻系統
所以我個人 是比較喜歡多熱管的空冷的
不過當然水冷一定也有其市場跟存在的必要
畢竟要把熱管式的空冷效能做好 那個熱管跟鰭片的體積不是鬧著玩
相較之下 水冷只要增加水冷液、加快水泵的循環速度 就能很有效地提升效能
再搭配更大的240 360冷排還有設計好的水路 體積利用率自然不是空冷能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