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tu87616 (文組工程師)
2023-01-29 15:18:53之前為了要用稍微做過一些功課,憑印象打一些,當作拋磚引玉
type-c 是一個 "connector",意思是連接的 "形狀"
至於裡面可以傳什麼則要看裡面的傳輸協議 "protocol"
這個就又分成 USB 3.1、USB 4、Thunderbolt、DP Alt Mode 等等繁多功能子類
每個規格能做到的事略有不同
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人說 type-c 很亂
但我認為主因是沒有看清楚規格,不寫清楚的廠商也有責任就是了
首先是 USB 3.1,如果沒有寫其他額外的東西,只是基本款
差不多可以理解為單純的 USB 3.0 升級版,只是形狀從 type-a 換成 type-c
只能用來傳輸資料,頻寬可能有高一些,但沒有傳輸影像功能
DisplayPort Alternate Mode over Type-C,簡稱 DP Alt Mode
對岸也蠻愛用一線通來稱呼,個人排斥支語所以簡單帶過
這表示 type-c 口可以支援 DisplayPort 協議,也就是可以傳輸影像
可以就把它視為帶資料傳輸功能的 DP,能支援的解析度與頻率就看它的 DP 版本
另外因為 DP 支援 daisy chain (菊鏈),所以可以用一條 DP 輸出兩個畫面
有部分 type-c dock 輸出多畫面就是用這個做到
Thunderbolt 是跟 usb 不同的"協議",只是一樣使用了 type-c 作為接口
接口和線都要完整支援 thunderbolt 才可以跑得動
因為需要 intel 授權並認證的關係通常都不便宜
大部分有 tb 的接口還是支援向下兼容 USB 3.1 + DP Alt Mode
提幾個常見的非 Thunderbolt 不可的功能
1. 外接顯卡
由於顯示卡的頻寬要求非常大,需要最嚴格規範的 tb 才好發揮
不過現在頂多也就做到 PCI-e x4 的速度,比起直插還是有一段差距
2. macOS daisy chain
前面有提過 DP 可支援單線雙螢幕,但是蘋果爸爸就是不爽支援,
僅有 DP 只能輸出雙螢幕鏡像,而不能當成兩個延伸螢幕
(在採購 dock 的時候要非常注意,部分 dock 宣稱能夠延伸雙螢幕但不提不支援 mac)
必須要走 tb 協定才支援單線雙延伸螢幕
簡單介紹完以後來實戰一下怎麼看 type-c 規格,這邊挑幾張我有在注意的主機板
首先是 B550I AORUS AX
https://www.gigabyte.com/tw/Motherboard/B550I-AORUS-PRO-AX-rev-10/sp#sp
這是一張技嘉 B550 的 itx 板
從 "USB" 那欄可看到有 1 個 USB Type-C
但是 "顯示功能" 那欄只提到支援 DisplayPort & HDMI 插座,沒有提到 type-c
顯然這個 USB Type-c 是只有資料傳輸功能的基本款
再來是 X570 TB3
https://pg.asrock.com/mb/AMD/X570%20Phantom%20Gaming-ITXTB3/index.tw.asp
#Specification
這是 AM4 僅有的一張自帶 thunderbolt itx 主機板
從 "內建顯示" 的描述有提到
要使用 Type-C 螢幕,請使用Displayport 線將顯示卡連接到此DisplayPort 1.4輸入埠
把需要顯示的畫面從其他 DP 口接進 DP IN 那個口
主機板會在內部將顯示資料流跟傳輸資料流合併再用 thunderbolt 輸出
這是最好的一種實作法,因為我們可以決定誰來提供畫面輸出
如果有顯卡就可以把顯卡的 DP 接過去
與之對比的是 ROG X670E-I
https://rog.asus.com/motherboards/rog-strix/
rog-strix-x670e-i-gaming-wifi-model/spec
直接寫明了可以用 USB4 輸出畫面,但取決於內顯的性能
所以它是直接把內顯接進 USB4 顯示 input,這樣雖然不用再外面接線,但綁死了內顯
簡單來說就是先看主板有沒有 type-c 插槽
有的話再看顯示那欄有沒有提到跟 type-c 相關的描述,有的話才支援 type-c 畫面輸出
那如果主機板不支援或根本沒有怎麼辦呢?
其實 type-c 和 thunderbolt 都有擴充卡
thunderbolt 很好找不特別附連結了,四大廠都有出
但不是每張主機板都能用,需要確定主板上有 tb header
可能會寫成 TB3 header、TB4 header、thunderbolt connector 之類的
由於 TB 需要特別晶片控制,這個有內建在 intel 晶片組內,所以 i 家主板大部分都有
A 家就要廠家佛心才會特別有了,通常要非常高階的主板才有
確定主板支援、並且有多餘的 PCI-e x4 接口後就能買來插了
type-c 並且是支援 DP Alt 的擴充卡,意外的選擇非常少
目前我只找到 SUNIX UPD2018-B 這張,已經有點年紀的產品
能夠支援的規格也不怎麼樣
但有需要又無法上 TB 的話還是可以考慮
本來還想扯一下 USB4 和 Thunderbolt,不過可能太長串就算了
講這麼多,其實就是希望廠商能夠多出 Type-C、Thunderbolt 的產品
客觀比較 type-c 跟 DP 或 HDMI,type-c 是明顯更方便的接口
顯卡廠商不支援目前最主要的原因只是成本增加,需求小只是藉口
如果 Type-C 相關周邊能更規範的描述自身的規格,消費者不怕買錯,
這個市場會更成熟,到時候顯卡廠商也會更有動力在卡上開 type-c 口
以上,憑印象打的,如果有講錯的部分還請指正
作者:
aq981334 (2025年未來人)
2023-01-29 15:51:00我比較好奇,如果PC的主機板特別標註有TB4的 一定會有PD快充嗎?喔 不是PD快充 是15W充電速度
作者:
Lemming (Endless)
2023-01-29 16:04:00awg跟隔離也要寫清楚 只知道dp不夠還是會被表拿來充電都會斷斷續續 難怪當初額外給點才穩很多都是騙騙手機沒用到 寫很漂亮現在是沒寫比較多 我螢幕還是自己量才知道幾V
作者:
xiaotee (曉薙)
2023-01-29 16:13:00幫推 謝謝介紹不過兼容也是支語吧,台灣用法應該是相容?
作者:
Lemming (Endless)
2023-01-29 16:18:00一線通我也是看這篇才知道是支語
作者:
bc0121 2023-01-29 16:41:00接口(port)在以前台灣稱為"埠",不過對新生代來說埠看起來可能還比較像支語XD
作者:
GJME ((╯‵□′)╯︵┴─┴)
2023-01-29 16:45:00推整理 這個東東從買線材開始就會踩到地雷交學費 再之後的挑hub或主機板晶片組又是另一個坑 怕爆……
作者:
gtr0107 (邊緣小羊)
2023-01-29 17:19:00更好笑的是手機的孔跟線有一堆type-c(2.0)
作者:
LF2Jeff (LF2-豆腐)
2023-01-29 17:23:00感謝 學到很多!
作者:
oppoR20 (R20)
2023-01-29 17:35:0020系列 沒記錯的話即便不支援Type C輸出 還是會有Type C的控制器
作者:
bitcch (必可取)
2023-01-29 17:57:00推解說
作者:
crow0801 (multitude)
2023-01-29 18:03:00推好文
作者:
widec (☑30cm)
2023-01-29 18:43:00技嘉的GC-ALPINE RIDGE應該也有DP alt Mode我看說明書,該卡附兩條miniDP-DP線用來DP alt這張是我看坊間最便宜的TB3擴充卡了 約1500左右有點想買來接攜帶式螢幕可是花1500就只為了把兩條線→一條線,感覺有點盤 wwww
先推 晚點找時間來看USB的一堆規範 協會大概有8成印象type-c也有半殘版本
作者:
rgbff ( ̄▽ ̄)
2023-01-29 20:05:00有夠亂,希望之後能出個新USB協議整合一下
作者:
wbenjin (WBJ)
2023-01-29 20:30:00協議-->協定
作者: Gjerry 2023-01-29 20:30:00
廠商至少應該出一張功能的文氏圖讓消費者可以依照自身需求好挑選,當整併一下更好
作者:
sanion (山姆大叔)
2023-01-29 20:31:00其實應該要以USB 3.2稱呼,3.2=3.1=3.0
作者:
cliff2001 (cliff2001)
2023-01-29 20:38:00推整理
其他東西就不是USB啊XD 全部都變成TB4是最穩的,問題是價格XD
作者: wardraw 2023-01-29 21:57:00
接口比介面更加具象化 好的支語還是有優點啦
作者: SAsong319 (æ²™ä¹‹é ŒæŒ) 2023-01-29 22:11:00
哪有好的支語這種東西 笑死人 interface翻成接口 那UI怎麼翻譯?使用者接口?以為在玩2077?
作者:
Hyman (寧靜)
2023-01-29 22:13:00看到支語(兼容)(支持)(視頻)(分辨率)就煩躁,台灣一直以來都是用(相容)(支援)(影片)(解析度)
作者:
timofEE (新人)
2023-01-29 22:47:00推 另外覺得目前線材標示不夠清楚未來只會有更多雙頭type-c不像傳統通常只是usb-a端傳到type-c端單向傳輸標示不清楚會帶來很多麻煩
語言的好壞是由泛用性和準確性決定的,不要再用發源地判斷好壞了…
作者:
ravager (wait for it)
2023-01-29 23:12:00接口 -連接埠
作者:
Argent (我糟故我在)
2023-01-29 23:38:00其實這個場合connector稱為接頭比較好吧?接頭是臺灣用語,同時也符合接頭使用時會區分公頭或母頭
作者:
ipspro (U斷腳修不好!)
2023-01-29 23:46:00厲害
作者:
z5582143 (KaTsura)
2023-01-30 00:10:00推
作者:
FTICR (FT-ICR)
2023-01-30 00:34:00一種連接器弄這個多種協議,會不會新的協議訂定時沒注意到產生致命的錯誤(像是短路或是高電壓把裝置打壞等等)
作者: RONC (RONC) 2023-01-30 06:04:00
輸入主機板再輸出不會影響效能嗎筆電有無獨顯直連效能就差10%左右了
作者:
lukefr251 (陸客盧柯魯顆露可路克)
2023-01-30 10:56:00學習了,推!
作者:
widec (☑30cm)
2023-01-30 10:59:00header比較像接口
作者:
ccbbaa 2023-01-30 16:06:00推 長知識
作者:
lmh1977 (鴻)
2023-01-30 16:28:00Type-C基本款應該是USB2.0,只保證正反插
沒,type-c裡面能裝的東西超多,幾年前一堆手機首次採用type-c的時候就普遍是USB 2.0
所以理論上 power購撐 PD上百瓦 可以一條線傳影像又傳電給螢幕嗎
作者:
Lemming (Endless)
2023-01-30 19:10:00很難 因為我買的PD線100W是20V5A 但awg其實都虛標了所以要看螢幕吃幾V 如果是9V 9*5才45W 12V實際60amp數超過可能就會不穩 那就是我上面提到更別說隔離沒做好 實際線材可能比實作比60W(20V3A)還遭就是不認真管 檢討消費者就免了 高階需求刪除法直接踩的如果又搞出干擾 螢幕休眠點不起來 觸控突然沒了煩死
作者:
chaoliu (眼睛快闔上)
2023-01-30 19:44:00Wacom的繪圖螢幕 不想用轉接線 就只能接type c dp alt不然就要接mac
作者:
Lemming (Endless)
2023-01-30 19:46:00等發現打漏了 W跟awg都需標 W就要用amp實際幾V去換算然後5A的線很多都是3A水準的awg = =說實話另外供電還是最穩 尤其像我挑戰2m+的XD
作者: cat05joy (CATHER520) 2023-01-31 12:14:00
昨天才聽到有人讀卡機typec正反插讀取速度差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