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kid725 (凱道基德)
2014-09-26 12:16:12※ 引述《t8980007 (12)》之銘言:
: 小弟在2008年有幸去霹靂面試編劇,當初非常感謝tactical大幫我報路。
: 那時候剛好是棄總出場,霹靂就有辦理一個應徵編劇的活動,
: 我就寫了一篇投了稿(在布板還可以看到)幾天後就收到面試的通知。
: 我現在也只是發廢文的屍體想當然是沒有上,所以可以給你的意見並不多,
: 以下是我當初依稀記得面試官給我建議:
: 首先劇本跟小說是不一樣的,劇本要寫出偶的動作.燈光..口白的情緒,
: 還有用詞要精簡(因為字太多會很耗黃董的體力)
: 是不是本科並不一定小弟就是讀土木的(雖然後來錄取的那位好像也是中文系),
: 但如果是不是本科要很充實自己,因為在用詞上會有差異(當然啦這並不絕對)
: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是這一行要很有熱誠,因為工時很長新人薪水真的不高
: 以上就是建議
雖然跟應徵編劇無關 但是我一直也很想討論一下編劇
其實有點我真的很不解 一個作家如果紅 就可以寫一輩子
而編劇身為布袋戲的靈魂 理應是相當重要 而且應該被重視的
大家會知道魔戒的作者叫托爾金 哈利波特的作者叫J.K.羅琳
身為一個鄉民 再不濟也會知道九把刀 蔡智恆多少寫過哪些作品
但是說到布袋戲 許多觀眾就連要說出當中一個編劇的名字都有困難
更別提某某角色是某某編劇創造的 某某角色是某某編劇創造的之類
(當然這種狀況不適用於本板板友)
布袋戲的編劇總是換來換去
而且為了因應布袋戲龐大的劇情量 編劇群也非常巨大
往往必須要好幾個人組成一個團隊 才能準時把劇情寫出來拍出來給各位戲迷看
但卻又常常換個編劇換到出現斷層 然後就是各種BUG跟批評接著來了
上面也有人談論到現在霹靂的問題 導演跟編劇都有人批
那又是為什麼好的編劇跟導演人才留不住 換編劇換得比球員還勤?
難道編劇界也有這句話 "我也曾經是個編劇 直到我膝蓋........."
是不是因為對布袋戲來說 其實最響亮的名號跟財產是那些戲偶角色
(例如現在霹靂的劇情被罵到臭頭 但是人家賣周邊就賺飽啦 誰管你劇情啊!)
而相對造成許多人對編劇不重視 而也無法讓編劇得到應有的待遇導致的?
作者:
new8gi (新八機)
2014-09-26 12:32:00因為編劇和小說是二回事,編劇是因畫面需求而創造故事,小說則是以故事為主題,比如連續劇、電影之類的作品,編劇只是其中一個環節,而小說是完全體,沒有和其他項目混在一起所以小說很容易留意到作者,但影劇產品還有導演、等團體分薄了焦點
就像布袋戲迷會對木偶尖叫 連續劇會對演員要簽名一樣
作者:
x77 (肛之戀精術士)
2014-09-26 12:47:00n大說的好,編劇雖然重要,但也只是整個布袋戲的環節之一在布袋戲產業中,真正具有不可取代性的只有口白吧...
小說至少作者想怎麼寫就怎麼寫,不管是計算過的還是泉湧不斷的靈感都好連續劇的編劇常因各種現實考量而必須對作品去做更動即使那非作者本意所以很難看到一個堪稱 名作 的劇集通常名作也都是已經有小說的基礎上去改編的
作者:
x77 (肛之戀精術士)
2014-09-26 12:51:00台灣戲劇對於編劇的重視程度或許比較低,之前聽說某電視台的編劇是月薪制..甚至還要到學校徵求實習免費編劇XD我猜可能是那些鄉土劇XD
作者:
x77 (肛之戀精術士)
2014-09-26 12:52:00上面那些是聽這是聽三弦講的不過編劇這行業似乎鋒頭本來就不像明星或導演、小說家這麼健你看就算好萊塢,你認識的明星、大導一堆,但真正認識的編劇能有幾個?我覺得布袋戲編劇算不錯的了,除了黃家的人之外,大家最認識罵最多的就是編劇了XD其他道具師、特效師、偶師哭哭~~~
作者:
sam20135 (sam20135)
2014-09-26 12:59:00台灣整體的編劇都差不多...不受重視,待遇薪水都超低...
有人可以脫口說出 珍嬛傳 來自星星的你 半澤直樹的編劇是誰嗎?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行,但是我沒辦法原作者也許可以,但是編劇應該真的沒多少人知道吧?
作者: Nocturnecat (神的夜曲...遊戲貓) 2014-09-26 13:33:00
原po想討論的其實很久前我在ptt的編劇板看過結論的主因大致就是重點不在於消費者認不認識而是整個台灣影視環境對待編劇這一塊很糟糕就像你說,就像大多數消費者叫不出那些賣座電影、劇集的編劇是誰,但是他們在業界依然有應得的名氣、待遇。大環境結構使然。布布的編劇相對來說我覺得可能會更苦但是相對其他影視產業的編劇來說,布布編劇只要你進公司了,應該不用擔心沒案子收入不穩定一樣是編劇,在台灣感覺就蠻極端的。
你舉的例子都是因為故事而帶出來的創作 ex.電影 但是布袋戲是找編劇進來延長故事 兩種動機就不一樣了 你例子對比到霹靂的話應該是戲迷就會知道黃強華是編劇
其實我覺得戲劇無論如何,主角總是戲中的人物,編劇是創作故事的人,但是導演才是講故事的人,角色或者演員則是演出故事的人. 編劇與觀眾的距離其實很遠,比導演距離觀眾更遠. 操偶師對觀眾而言則是根本不存在,甚至能做到讓觀眾忘記操偶師,才顯得戲偶有生命,才是成功的操偶師. 每個人在一部戲劇中的位置不同,每個人都很重要,但是不可能每個人都被看見. 如果你要每個人都受到喝采,容易變成喧賓奪主. 不見得是好事不過如果你是討論工作待遇問題,就不在我討論範圍了
作者:
ke0119 2014-09-27 18:57:00你把小說作家跟戲劇編劇搞混了你說的托爾金跟羅琳都是出版自己的小說作品可以獨自發行大賣的那種作家。戲劇編劇要配合現場甚至演員甚至經費去寫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