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謝謝原poM大把這段劇情整理成文字。看過文字後有了更多對當中情感的理解體會。
千雪能夠一句話刺中溫皇內心的脆弱,果然不愧是好友吧。狼主其實是聰明的。但在這樣
的瞭解上不加追問而全然相信,這又是一種執著的傻氣。卻也因為這樣的傻珍貴地令人不
忍破壞,珍貴地讓人重新審視當中的珍貴,然後才願意相信他的相信,一起去保護這份脆
弱又堅韌的情誼。原諒重要的人的背叛,修復破碎的關係,其實也許從來就不是追問理由
與解釋的問題。而是相信。至於相信,相信屬於非事實評價語詞。是的,我不管事實如何
,我相信你是在乎我們的,因此,就這樣吧,那些傷害都過去了。我們乾杯。
令人玩味的還有回來二字,會說回來,是因為知道有人一直在等待。謝謝千雪自始至終不
離不棄的守候。所以,才保住了讓溫皇、藏仔能夠回來的那份餘地。
另外,我還非常喜歡這片段中的一幕:
總算,葉落風響,天地不容客昂首闊步走來。溫皇聞聲、千雪觸目,兩人皆是一愣,在兩
人驚訝的目光中,天地不容客逕自神色自若走向剩下的那一個座位。坐下,喝聲問到:
「酒咧?」
身後飛瀑激昂,映著來人看似從容不羈的神色。三人視線交會,情緒各自低昂。
就這麼一個動作一句話,毫不囉唆,藏鏡人的性格躍然而出,劃破原先僵持的隱約躁動、
劃破當下凝結的尷尬、劃破長久的等待。是的,我們都相信你會來,如同千雪相信的一樣
(雖然溫皇比較玻璃心但他大抵還是願意相信的),這麼多年了,觀眾和千雪,我們終於
都等到三傑一起喝了這杯掛念多年的酒。(還好,我們沒有棄坑。)
===
分隔線後想談談溫皇
溫皇的童年是孤寂、缺乏安全關係的。人格發展的關鍵時期,由過人的天才與巫教的悲劇
雙重交織而成。在編劇更深地去挖掘這段故事之前,我們不知道作為唯一的遺孤,他曾經
經歷過些什麼。可以確定的是在決戰時刻中後期以至於九龍變中展現出的那個,智巧、劍
術、蠱毒、顏值皆拔萃於天下的溫皇,卻有著一種接近破碎的邊緣人格:在命懸一線的遊
戲中才能感受自己的活著,自我毀滅的同時才能確認自我存在,也許可以說是方生方死,
戲中才能感受自己的活著,自我毀滅的同時才能確認自我存在,也許可以說是方生方死,
方死方生。(如果笛卡爾說我懷疑故我存在的話,溫皇的版本就是我找死故我存在了。)
方死方生。(如果笛卡爾說我懷疑故我存在的話,溫皇的版本就是我找死故我存在了。)
並且最棘手的是因而難以與他人建立健康關係,傾向不斷透過傷害自己重要的人,試探對
自己的包容和在乎來確立彼此的關係,來知道自己是被在乎而不孤獨的。在他人因為對自
己的在乎而承受痛苦卻不離不棄的時候,才一次又一次向自己証明自己的確擁有這樣的親
密關係。這或許是曾在親密關係中受到深刻創傷,過度疏離寂寞之後的病態自我保護吧。
也因此,他可以用一副毫不在乎地樣子去傷害鳳蝶、千雪、藏鏡人。人說「過命的交情」
,跟溫皇交陪,還真確實可說是「過命」了。親手犧牲鳳蝶再救回鳳蝶之後雖然有所改變
,但直到千雪抱著赴死覺悟去與溫皇道別之後,鳳蝶含淚追問溫皇,溫皇才難得地失去一
貫慵懶閒散漫不在乎的樣態,厲聲變調道:「鳳蝶,妳下去吧。」那時與千雪、藏鏡人已
是再難續當年之情。那一訣別,堪稱也是生死離別。(的確後來藏鏡人和千雪九死一生在
地門被洗腦復活,其實溫皇當時一定也沒有把握他二人活下來,而早有了死的覺悟吧。)
溫皇本人也是在此之後,幾乎死過一次才再度重生。對溫皇的偏執最深刻的地方,是如若
不是鳳蝶來照顧他,他寧可死;或者,可以說,如果不是他來保護鳳蝶,他寧可死。設下
蠱毒讓鳳蝶以外的人不能接近照顧,又種下異蠱讓鳳蝶危急的時候自己才會恢復,得以保
護鳳蝶。或許是他不願讓鳳蝶以外的人照顧自己,同時也是不放心自己以外的人保護鳳蝶
。如此錯綜複雜的盤算,背後是脆弱複雜的情感。是,溫皇在情感上是脆弱的,所以他必
須透過測試才能去相信,這一點與千雪強大堅定的心靈截然不同。(也可能與千雪一路都
須透過測試才能去相信,這一點與千雪強大堅定的心靈截然不同。(也可能與千雪一路都
是在昊穹哥哥、小王叔叔的愛的灌溉下成長有關?撼天闕的陰影也不曾觸碰到他。)
所以溫皇是首先放棄的人,三番兩次探身取酒:「放棄吧。他不會來了。」
然後千雪才說了:「是不是先放棄就不會失望?你都是這樣想的!」
其實還有一種答案,是溫皇思維以外的:永遠不放棄,就永遠不會失望。
而這正是千雪不變的傻氣回答。
最後,千雪醉醒問起離開的藏仔之時,溫皇向千雪所說:
「他沒走。他回來了。我也...回來了。」
閉眼轉身,拋入百丈瀑布的空杯,或許是拋棄從前那個自甘寂寞斬斷連結的自己。承認與
接受這樣親近的關係、這份炙熱的無可逃避的友誼。
溫皇的回來,是接受了自己擁有這樣的羈絆,自己可以被這樣放肆的在乎,千雪的執著,
藏鏡人的放下,即便對方曾被自己傷害地體無完膚,而自己又不斷地逃避情感,但原來自
己才是永不被放棄的那個人。
三弦曾經說過復出的溫皇對待感情的方式會有所改變。我想,大概就是這樣吧。
大俠曾在fb上po了三個杯子的劇照,說「一場喝喝笑笑的文戲,可以讓我哭成這樣!」
然後原來三傑重逢這一幕是大俠在劇本中加入滿滿的註解然後拍攝出來的。
然後原來三傑重逢這一幕是大俠在劇本中加入滿滿的註解然後拍攝出來的。
結論是:大俠真的...最適合的位置應該是導演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