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篇原載於知乎網站,原作者為前行者。對於金光東皇的雙線劇情都有很獨到的分析
和見解,所以轉載於此。感謝前行者允許轉載。
作者: 前行者
原載於: https://zhuanlan.zhihu.com/p/23435622
開宗明義,毫無疑問,目前的金光劇情正處於自決戰時刻以來的最低谷期。
其歸因大致可分為四點,兩點在局外,兩點在局內。
第一個局外因素,是主編三弦的缺陣,這直接導致了金光全劇在節奏和編排上的不協調化
,如東皇第九集第十集,本該成為前期小高潮的元邪皇之死,卻因為劇情安排的各種漏洞
,其震撼力和沖擊力被大大弱化,這便給此後處於鋪墊期的海境和東瀛線制造了極大的壓
力,導致了十多集幾乎未有高潮出現的狀況,且此後季電單獨擔綱海境線,大俠則帶一群
新編劇負責東瀛線,這都是三弦缺陣導致的直接後果。
第二個局外因素,是金光體裁承載力和劇本的沖突,其具體的可以概括為三個問題之間的
矛盾:
A.劇集本身的世界觀和大量人物的存在性。
B.金光拍攝部門能動用的道具和資源和劇集長度的限制。
C.政治鬥爭和大規模國戰的題材的呈現所需資源。
其中A與B的沖突,表現為中原與魔世諸多人物的突兀退場等,B與C的沖突,表現為北冥縝
的幾次軍戰,殘忍聯盟和西劍流的幾次大戰,定義上是大範圍的軍隊戰爭,但表現上卻只
是小範圍械鬥,C與A的沖突,則表現為智者的能力和定位比九龍變時期大幅弱化,雨門三
謀士,臥寅,未珊瑚和俏如來至今互相嘴炮吹噓的多,卻都缺乏強力的如默蒼離溫皇一般
一錘定局,讓人驚艷的計謀表現。
以上的三元素的矛盾,很大程度上影響和倒拖了整劇的表現力,如果說在墨武到墨邪錄時
期,金光在享受其世界觀和長線人物不死帶來的優勢和福利,那麽眼下就到了付出代價的
時候,編劇必須在墨邪錄十部一出的大高潮場面後,在劇情場面由高入低的同時,而面對
與劇本,觀眾感受以及世界觀同時三線作戰的‘’啃骨頭‘’局面了,這對於三弦缺陣的
金光來說,無疑是很大的壓力。
兩個局內因素,則分雙線來談:
海境線:此線的劇本基於瑯琊版的模板這是毫無疑問的,此前的十集,劇本的表面上基本
停留在三王宮鬥的層面,然而事實上卻並非如此,因為就第二十四集來看,海境真實存在
的矛盾和線索,實際上有四重:
1.當前的三王奪嫡,即劇中主要呈現的部分。
2.歷史的三王奪嫡的矛盾遺留,包括欲星移,雨相以及統帥的關系以及螭龍案卷,即俏如
來一直想探索的部分。
3.海境的下層和上層的階級矛盾,即二十四集鰭鱗會宗酋透露的訊息。
4.海境與外界的勾連和矛盾,包括四人組,北冥異,藥神和狼主進入海境。
四重線索間的關系,包括古今,上下,內外三層,其在呈現上存在的問題,則基本可歸因
為以下兩點:
其一,是線索暴露的漸次性,即依序而來的刻意味道太重,先是古今,再是內外,最後上
下,偏偏古今開線最早,作為核心人物的雨相和狷螭狂卻隱遁不出,內外開線居中,閻王
索命和北冥異卻又不是什麽上層次的重量級角色,上下的現實矛盾分量最重,卻又開線最
晚,兼此前信息遮蔽嚴重。
正因如此,也就出現了其各個分線間缺乏有力的交織和互動,鰭鱗會,雨相和臥寅,北冥
異和閻王索命在近十集裏幾乎沒有正面碰撞,主線劇情始終是三王的輕度內鬥,以及北冥
異和閻王索命一次又一次的陰謀陷害俏如來和夢虬孫,偏偏在這一階段作為主導的四皇子
的力量,無論在智力層次,還是武力層次上都不夠高,而在鋪墊期內,各方還都不能倒下
,於是海境線自然顯得缺乏了紛呈感和張力。這不能說不是編劇在手法上的一種因為太過
規矩和保守而帶來的‘’拙硬‘’。
東瀛線:如果說海境的基盤模板是瑯琊榜,東瀛的基盤模板目前看來很可能是真田丸。這
個是今年一個很熱的大河劇,基於日本戰國史末期的史實,大致是講了曾相繼為武田,豐
臣家臣的真田昌幸之子真田幸村在豐臣政權的末路到來時,以浪人武將身份加入大阪的豐
臣軍對抗舉天下之兵而來的德川軍的故事。
它與目前劍無極在西劍流(豐臣政權)末路時回歸對抗天下諸侯聯軍(殘忍聯盟)的場景
不是很像?目前立花(原型明顯是立花道雪),上杉(應該是上杉謙信或上杉景勝),武
田(甲賀望月氏是武田家的忍眾)等大名勢力都已出場,殘忍聯盟諸侯大名聯合軍的格局
已然露出了端倪。
這個劇在日本很熱,台灣因為有日治帶來的文化影響所以看的人也不少,但大陸這邊因為
日本戰國史和大河劇屬於小眾圈子,所以相對偏冷,其體裁上和布袋戲圈的重合度並不算
高,加上東瀛線是大俠帶著一堆新編劇所創作,其在初期刻畫上明顯筆力不夠,而導致人
物雖然被用力塑造了(如立花雷藏,江憲龍一,禦魂笑光輝等),但在感覺上還是偏浮,
缺乏深度入心的刻畫(參照霹靂開疆紀的玉藻,十九爺,八岐太歲等),所以東瀛線的初
期對大陸觀眾亦造成了一些欣賞上的困澀。
然而對於目前的金光布袋戲,就我個人而言,還是願意繼續期待的,理由大致是以下三點
:
第一,雖然季電編劇的海境線給我的感覺失於悶,大俠的編劇組的東瀛線則失於浮,但至
少我還沒有看到金光作為創作者的創作精神的喪失和急功近利,海境線和東瀛線的創作者
至少在劇情上還是在努力奠基和想要做到完整刻畫的,對我而言,做不做得到是能力問題
,但做不做是精神問題,有這個精神在,我便以為東皇最低的下限,也不會比天競鏖鋒更
差,一段時間的等待,我還是願意給的。
第二,海境線在鰭鱗會出場後,四重矛盾的承載者皆已現身,如果不出大的意外,那我還
是相信在海境線的後續中是能看到這四根線撞擊的場面和緊張度的升級的,其格局,節奏
和高潮很有可期待處,東瀛線則因為我自己算是日本戰國史的愛好者,對於風間烈在大阪
之戰中如何去一騎當千我也認為是比較帶感和能期待的,也想要去看一下。總之,其劇情
的後續發展,就目前來說,仍有可期待性在。
第三,墨邪錄如果不是結尾出了劇情漏洞,那麽本該是金光版本的超天罪,然而作為一個
布袋戲劇集來說,盛極之後入衰這本是常態,刀戟二之後有奇象-迷城的低谷才開始了皇
龍紀,鍘龑史後有開疆紀的低谷才開始了神州,神州之後有天罪-天啟的低谷才開始了刀
龍,所以我以為在墨邪錄後,金光出現一檔的‘’大招之後的硬直虛弱‘’狀態是很難免
的,作為季電編劇第一次主持劇情線,以及一眾新人編劇在東瀛線的試手,我以為一定範
圍的容錯,也該是合理的和可以理解的。
其實金光不過是一個布袋戲,或者說劇集作品而已,它不該被過分的神化,也不該被肆意
的踐踏,改鄭淵潔叔叔一句話,想看的人就來看,不想看的人就先去找別的東西看,想看
的人可能的話還是掏點錢,至於白看還自詡大爺而亂罵的人便不如不看,作為觀眾/粉絲
,最好還是能保持一種基本的理性,既不要讓一部作品局限了自己,也不要把自己的人生
價值過多的寄付於一部作品之上。
看戲,不過是看戲而已,何苦那麽執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