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靂] [代貼]地冥隨筆(六)佈局(上)by 采薇

作者: gking (GKING)   2017-09-19 21:07:42
要譜寫最精彩的劇本,就需要營造更極端的衝突、更極致的混亂。
----地冥無神論
   在討論地冥的劇本規劃以前,有必要先盤點一下地冥在劇中必須達成的目標、
所面對的阻礙以及其本身的勢力,這些決定了地冥使用的手法與佈局方式。由於天邪眾
部分涉及未來劇情,下列討論只到仙魔到斬魔中段,天邪眾出現之前的部分。
   地冥的目的:消滅八岐邪神。為了這個目的,子目標有「消滅可能遭邪染或策王
的對象」、「開啟七災以培養闇暘」及「消滅阻礙達成目標的變數」。
   地冥的阻礙:從他的目的來看,檯面上不管正道反派幾乎全都是他的敵人。
   1、「消滅可能遭邪染或策王的對象」:以後見之明觀之,風之一族遭地冥屠滅的
原因應是避免天邪眾附身策王;而埋有龍首、極可能被邪染或策王的精靈天下也成了
必須消滅的對象。
精靈一族軍容壯盛,有暘神、三尊、暘司、天織主、獸王、冷飄渺等。
   2、「開啟七災以培養闇暘」:首先,他必須有能力開啟七災;其次,他必須對抗
阻礙七災之人,如寄曇說、仙門的天跡、德風古道的君奉天、玉離經、墨傾池、邃無端
等,論俠行道的東門玄德、杜傷懷等,其餘如人覺、蝴蝶君、劍隨風、道劍等,有時
甚至連幽界都包含在內。
   3、「消滅阻礙達成目標的變數」:鬼麒主數度破壞佈局,已被帝父要求他處理。
而能剋制血闇之力的雪藏一脈及秋瑟劍等,也是地冥必須除去的變數。
   地冥的勢力:算來只有他一個人而已。唯二對他忠心、能完全依他指示行動的
邪說和無人榜幾乎算不上戰力,餘如玉梁皇、元爭、闇影、邪天子等各有算盤,也不會
真正為他效命。地冥自己的武力最多和天跡齊平,闇暘對他的功力似乎並無增強功效,
身上帶了暗傷,又常被魔刀、秋瑟劍等剋制。
   必須完成的目標多樣又艱鉅、敵人卻幾乎涵蓋了正反兩派所有角色,勢單力薄的
地冥要如何排設計畫?現實的嚴苛條件決定了他的佈局方式,那就是保存自身實力,
盡最大程度的借力使力、一計多用,既要安排棋子幫他執行目標,還要挑動檯面上的
所有勢力相互對戰消耗,這也造成他的行為更加複雜難測。
   斬魔錄第五集,所有人都在猜地冥的目的,各人有各自的假設,但也都發覺這些
假設有矛盾之處。
   為安撫對元爭不滿的天織主和獸王,地冥提供的另一位領導者是魔改的寒武紀,
然而寒武紀卻未受地冥控制,反而向兩人表示精靈災變、精幽大戰等全是地冥的陰謀,
借此暗中操控精靈。此時天織主提出質疑:「若非血闇源頭,精靈早就毀於天變,更
遑論後來的精幽大戰了!」,寒武紀承認他也想不透。
   問得好,如果希望精靈滅絕,地冥袖手坐視天變即可,當初又何須出面拯救精靈?
更該問的是,何以地冥特意安排未受控制的寒武紀與他們見面,挑撥他們脫離地冥的
掌控?
更有甚者,精靈被種下希望種子之事,根本是地冥自己以永夜劇場告訴精靈的--
他既要暗中控制精靈,為何反倒自行把這件事暴露出來,讓精靈產生自覺而脫離他的
控制?
   之後天織主和獸王討論,兩人均無法理解,地冥早已栽培了寒武紀來領導精靈,
之前又何必推出位置相同的元爭?既然費了那麼大力氣扶植元爭成為殷墟帝少、說服了
精靈接受人類的領導,此時為何又派出身為精靈的寒武紀來自行拆臺?
   雪爵和冷縹緲同樣猜不透地冥的想法,認為他只是在玩弄精靈--最終是用毫無
目的性的遊戲來解釋,畢竟地冥行為的矛盾點太多了,根本統整不出合理的結論來,
看起來就是一個中二瘋子拿精靈的性命當消遣。
   儘管地冥的心思與行為變幻莫測、魔幻師戲法耍得大家暈頭轉向,然而只要了解
他目的與限制,從之後演出的劇情反推思考,設身處地的揣摩他的想法,還是能看出
地冥的手法及佈局脈絡。
   所有勢力中,精靈一族是地冥的首要目標:龍首使得精靈極有可能被邪染甚至
附身策王,照地冥對風之一族全滅以絕後患的極端手段,精靈早已是他必須滅族通殺的
對象--問題是精靈並非風之一族那般的弱小種族,可以由他一人出手全滅,相反地,
光是一個瀕死的暘神都足以把他打到再入輪迴、就算復活也負傷不癒,更何況要對付
暘神領導下完整壯盛的精靈天下?
   而另一方面,強大的精靈又是必要而有力的棋子,地冥必須利用他們開啟血災、
對抗人類及幽界,以培養用來對付邪神的闇暘。
   回想一下,第一災是由暘神催動強大的精靈禁元方能開啟,之後精靈全軍投入
對抗正道與幽界的反撲,換成地冥一個人辦得到嗎?縱使他耗光闇暘之力去開啟血闇
結界,四方晶塔要派誰去守?只要排開當時斬首與破塔行動的聯軍陣容,就不難了解
地冥為何要行此迂迴手段,必須隱身幕後提前佈局,在久遠前以「血闇源頭」身分成
為精靈救主、取得精靈信任、種下冥日之花灑佈希望種子、煽動精靈對人魔仇恨,進
而為他開啟血災培養闇暘。
   如果只是要利用精靈也就罷了,但地冥還有一個「消滅精靈」的目標:希望種子
只能激化心性,卻無法完全控制精靈的思想行動,否則讓精靈開啟七災後再命令他們
全部自殺就好,最棘手的暘神甚至還能自行擺脫影響。因此在利用精靈的同時,地冥
勢必一邊設法削弱精靈的力量--否則讓精靈開完七災,屆時人魔滅絕、精靈壯大,
他還能拿什麼來消滅精靈?反倒是尾大不掉、自樹強敵。
   從事後發展來看,只有第一災血闇結界需要精靈禁元操作、以及利用精靈軍團
對付正道及幽界,之後的螟瘟、風災等只須元爭就能開啟,因此在第一災之後,地冥
對精靈的策略就從利用啟災轉向削弱其力,引導精靈與人魔鬥爭或是內鬨,讓他們之間
分歧對立,中盤甚至丟入元爭這樣的火種激化互殺。
   一般而言,只要知道自己受到操控,被操控者就會設法脫離控制,因此操控者
都會隱瞞這一點,然而地冥卻兵行險著、反其道而行:他不但以永夜劇場告知血闇源頭
和希望種子的事,甚至放出寒武紀煽動精靈脫離血闇源頭的控制,目的就是讓精靈立場
分裂、進而相互敵對。
   試想暘神領導下的精靈都不知希望種子之事,彼此團結一致、同仇敵愾地滅盡
人魔之後…就會成為地冥無法翦滅的噩夢了!主動告知希望種子之事當然有風險,然而
精靈們受希望種子的影響不同、身分、經歷與目標不同,箇中的複雜性使他們不會一致
掉頭對抗地冥,對應的差異便造成了精靈天下的分裂;而地冥再適時介入誘導、煽風
點火,讓精靈們一步步走向分崩離析、乃至自毀長城。
   地冥的行為看起來矛盾,是因為他目的本身就有矛盾性存在:他既要利用精靈、
又要滅除精靈。一般的利用都是狡兔死才烹走狗,然而地冥的狀況不同,他必須在七災
完成前,就先把精靈削弱到可以由他解決的程度,所以中場便開始安排棋子們互鬥:
他打出元爭這張牌不只是開啟血災而已,還要再投入寒武紀煽動精靈,使精靈與他扶植的
元爭相互消耗。
   等到精靈和人魔鬥、自己內鬥、和元爭鬥,傷亡慘重準備躲回精靈天下了,地冥
再出來一舉收拾撿尾刀,還宣稱單純是因為厭煩了,把毫無目的、隨性殺戮的中二
愉悅犯形象演得十足十--隱藏在混亂邪惡的外表之下,地冥背後精密的佈局與心計
卻深沉得令人擊節讚賞,或是…令人不寒而慄,端視用哪一種角度來看了。
(休息一下,下集待續....)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