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不是資深布袋戲迷,也只看過金光跟東籬而已。
剛開始接觸金光,是有一天朋友拿了黑白龍狼傳跟決戰時刻給我,說很推薦。
(當時正劇演到劍影魔蹤的尾段)
於是我把這二套帶回家,同時推薦給我弟。
我弟從黑白開始看,我因為對畫質跟黑白的戲偶不滿,所以從決戰時刻看。
結果大為驚人,從此之後,我們就開始了每二周的買片之路。到後來一周出一片。
九龍變可以說是最經典,這應該是公認的。
有人說魔戮血戰有些小缺點,但在我看來還好。但我還是很支持。
(尾段很好看,尤其跟玄之玄在懸崖上的對談與算計。)
也有人說默武俠鋒有些小缺點,但在我來看也真的還好。我依舊支持。
(況且中段就拉起來了,而且我覺得尾段也很好看。)
到了墨世佛劫,我覺得除了前半段真的很拖戲之外,但是從溫皇起來之後,我覺得漸入佳
境,集合所有智者的反攻,且尾段也收得不錯。
但是.............
到了墨邪錄,開始有了一絲絲轉變。
常常看得有點不知所云,但,我還是捏著LP支持。
雖然元邪皇很可惜(我以為他會很晚才出現。)
但是我對元邪皇的角色還蠻欣賞的。
可是,到了東皇戰影,我真的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了...
當初推我坑,並拿給我黑白龍狼傳跟決戰時刻的朋友,在東皇戰影退坑了。
而過去我都跟我弟輪流一人一次買光碟。
後來我弟說,先看文字劇情,再決定這周要不要買,不然他捏著LP也真的看不下去。
不想花了錢,卻沒有享受到觀賞的興致。
反倒是一肚子火氣。
魆妖纪開始之後,我弟最後一次買光碟片,是票選盟主的那一集。
而魆妖纪演到這,海境完結了,但我弟也早已經退坑了。
海境結束了,但我有二個戲迷朋友的耐心,同時也磨完了。
原本我們三個人,每次都會在看完之後,討論劇情或是猜測未來劇情,但現在也只剩下我
在關注,但我也開始了只有偶爾買,更多只是看看文字劇情。
甚至昨天他還突然問我,這周你有看嗎?
我才想到要快點回來PTT補劇情。
沒辦法,雖然不想這麼說,但對於一個觀眾來說,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於是我跟我弟聊了一下,為什麼金光會變成這樣 ?
以下只是二個戲迷私下討論的幾個方向的原因;
1.劇情空洞與拖戲。
(在這一點上面,板上的文,有說了很多原因我就不贅述了。
但是很重要的,對觀眾來說,我不想替那些空洞的劇情補腦。
這連續幾檔,總是看完之後,都要回來PTT補腦。
補腦補腦一直補腦,要一直補腦的東西,那我不如就一直看討論版就好了。)
2.武戲。
很久沒出現經典的武戲了。
3.角色刻劃。
以前反派之所以也吸引人,是因為有去刻劃。但是現在的新角色都讓人沒有感情跟記憶點
。
憑空出現,然後殞落。
然後留下觀眾一堆問號,就像免洗筷。
4.勢力。
以前跟苗疆對決,跟妖魔海,都能讓人感到大軍要來襲的壓迫感。
在墨邪錄卻感覺,一個勢力,就那麼一、二個人???
帶不出那種龐大的氣勢。
像海境交鋒這麼多次,真的沒有二軍交戰的氣勢。
5.組織。
跟上面一點的勢力架構有關。
(早期)
西劍流有四天王,六部,八門。
帝鬼有左右手,三尊,七先鋒。
苗疆,有禁衛軍,鐵兵衛。
(近期)
魔世一個單一勢力,就一人代表,沒有組織。
東瀛聯盟,一個勢力也就1、2人代表,沒有組織。
早期架購建全,後來漸漸鬆散,到現在連架購都全免了。
6.鬥智。
好像很久沒看到經典的鬥智戲碼。
7.其他如:
A:人氣角色劍無極,過多的糾結,讓人想快轉。
本以為終於長大了,到了東瀛還是很糾結...
B:搶先片的套路一直都是那樣,
固定就是搶先片的就是反過來看就對了,
自然少了這周想買的衝動。
舊角色出現=回憶。
有人噴大血=必定活著。
最後對於海境,我初期看那些血緣關係,真的看得很霧煞煞,其實我至今還是不完全清楚
,若非e大王骨的文,我真的看不懂那親屬關係。
難道官方不能一邊演出的同時,出一張像漫畫前頁般的表格,讓出現並已知的角色,有一
個脈絡的系統表嗎?
另外對於廣大的地圖,不能就出一個官方地圖嗎?
像魔戒,魔獸這麼龐大的世界觀,都有一個官方的世界樣貌。
我可以接受界與界之間,彼此是異空間。
但至少傳送點可以點出,在哪個位置吧?
這些不能有設定集嗎?
我到現在還不知道魔世的通道,在中原的上下左右那一邊。
東瀛在東南方還是東北方還是正東方?
最後,小弟還沒棄坑。
我可以繼續支持,是因為對金光還有期待,但總不能讓觀眾的耐心消失。
或是劇情漏洞跟矛盾點太多,偶爾拖戲,戲迷都能體諒,但拖到最後,變成不期不待。
不是說觀眾現實,但觀眾也不是盤子,每周花一百多元買張飛盤回家。
有一天消費者是會醒的,也會有自覺的。
是真的希望金光越來越好,好讓小弟回鍋的一天。
到了那一天,我會想再推薦原本跟陪我一起看劇情的夥伴,一起回來金光。